作者|陈开心
编辑|向晚晚
7月9日,德国生物技术企业Actithera宣布,成功完成A轮融资,金额高达5.4亿元人民币。
令人称奇的是,这家公司只有创始人Andreas Goutopoulos一名员工。
Actithera的成功融资,不仅在行业内外广受关注,连带着“核药”这个原本略显冷门的赛道,也跟着热度飙升。
![]()
![]()
什么是“核药”
核药,又称“放射性药物”,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提早诊断某些疾病。还能在治疗时,释放射线能量,精准摧毁病变的细胞。
这项技术的发现,还要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
物理学家贝克勒尔1896年,发现了自发的放射性。放射性碘,于1946年,首次被运用到临床上,治疗甲状腺肿瘤。
20世纪70年代,“核药”被监管体系,正式纳入药品管理。至此,一步步走向标准和规范。
![]()
与常规药物相比,“核药”有以下三大优势:
可视化:能够精确识别肿瘤位置,大脑内的异常斑块,或指示心肌缺血的区域。
可定量:能精确计算出,病灶吸收的辐射剂量。这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用药,减少副作用。
不易产生耐药性:核素射线能直接摧毁病变细胞,大大降低了,肿瘤产生放射抵抗的机会。
近年来,全球患癌人数持续上升。2020年患癌人数为1929万,预计到2030年,将飙升至2404万。
在这样的增长趋势下,传统的诊疗手段显然力不从心,无法充分满足临床需求。
![]()
而“核药”则凭着独特的优势,逐渐在精准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
![]()
站在风口上的“核药”
从MEDraysintell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全球“核药”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达到约70亿美元。
且“核药”市场的增长率,在2022-2028年,仍将保持在18%。到2028年,总体规模,预估可达187亿美元。
面对“核药”一片大好的市场前景,国际巨头自然不愿错过这个风口,争相下场。
![]()
诺华为了获得,治疗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Lutathera,花费近百亿美元,完成对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 (AAA)的收购。随后,为获得治疗前列腺癌的Pluvicto,又完成了对Endocyte的收购。
2024年,Lutathera完成7.24亿美元的销售额,Pluvicto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3.92亿美元。
其他巨头也不甘示弱,加快布局。
早在2009年,拜耳就通过与Algeta合作,推出了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Xofigo。
2024年,阿斯利康以高达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Fusion Pharmaceuticals,获得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FPI-2265后,成功入场。
在国际巨头狂飙的同时,中国药企也没有错过这班车。他们依托本土市场优势和政策支持,在细分领域加快布局,力争抢占未来市场。
国内“核药”领域代表远大医药,有一款核心产品,叫做易甘泰微球注射液,主要针对肝癌的治疗。
2024年,该产品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得到验证:销售额高达5亿港元,同比增长率超过140%。
除了甘泰微球,远大医药还有一款,针对前列腺癌的产品——TLX591,已迈入最终的国际III期临床阶段。
![]()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的“核药”巨头,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也不甘落后、持续加码。
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同辐28.1亿元的总营收中,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物,占比就达到了30.7%,共计8.64亿元。
而东诚药业,2025年上半年的“核药”收入,也已经达到了5.03亿元,且“核药”部分的利润高约40%。
此外,还有一批活力创新的生物技术公司相继涌现,如辐联医药、核欣医药和智核生物等。
国际巨头的快速领跑、新老玩家的持续涌进,让“核药”赛道,越来越活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
“核药”的机会与挑战
当下的“核药”赛道,是一片“诱人”的蓝海,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一方面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尤其是《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出台,开启了一个新的“核”时代。
另一方面,全球RDC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容期。跨国药企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放射性药物产业链的成熟与完善。
还有技术方面,α核素,相比传统的β核素,射程短、能量传递效率高,不仅能精准地消灭肿瘤细胞,副作用还小。
![]()
但与此同时,“核药”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核药”研发的高门槛是公认的,这使得它无论是在资金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需要比普通赛道更多的投入。
除了要解决放射性同位素,与载体分子的稳定结合、生物分布和剂量控制等复杂问题外。
有些核素(如镓-68)的半衰期极短,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生产、质量检测、运输,并准时注射到患者体内。任何环节的延误都会导致药物失效。
同时,“核药”依赖稀缺的大型设施生产,运输受严格监管和时效极短,导致偏远地区很难获取“核药”,尤其短半衰期药物。
这也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地区,医疗水平的差距。
![]()
而且许多患者,谈“核”色变,担心辐射会有危害。
同时,核医学专业性强,医生不仅要会看片子,还要懂用药和防护。培养一名合格的核医学医生,周期长、要求高,人才储备难度也更大。
不过尽管有如此多的挑战,但在巨大的临床价值面前,国内外新老玩家仍不断入场。
![]()
技术为“核”,创新驱动
“核药”赛道竞争的核心,始终在于技术创新。这也是Actithera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
Actithera聚焦于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靶点,能让药物像“磁铁”一样牢牢吸住肿瘤,并长时间停留在病灶内部,持续释放辐射。
这样能量更集中、作用更持久,不仅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还能减少副作用。
![]()
尽管诺华、礼来等跨国药企,也曾布局FAP领域,但他们的现有药物,仍普遍存在滞留时间短、药效不足等问题。
Actithera的技术创新,则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真正打开FAP靶点的治疗空间,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可见,想在“核药”赛道杀出重围,坚持差异化的技术创新,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Actithera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在“核药”这条赛道上,技术的价值远高于人员规模。
资本敢为“一人团队”下注,看中的正是其技术创新,和解决临床需求的潜力。
“核药”不止是风口,更是一场关于精准医疗的效率革命——谁率先突破技术瓶颈,谁就有机会定义,下一代癌症治疗的规则。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6家创新药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金融界:《中国同辐:核医药龙头持续发力,营收再创新高》
新浪财经:《东诚药业(002675):制剂和核药业务表现向好》
科普中国:《精准打击癌细胞,医药巨头正在“核药”赛道上狂奔》
图|来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