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00年三峡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负责检测的部门发现从日本进口的钢材不合格,这批钢材原本要用于三峡施工,如果投入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后来我们就找到了负责生产钢材的日本企业,谁知他们却坚持认定钢材没问题,还要求重新检测,但重新检测的结果同样是不合格。
三峡工程属于国家大型项目,它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何我们会使用日本的钢材,之后又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
01 从日本进口钢材
众所周知,三峡工程的施工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那个时候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兵”,我们生产的钢材也没那么出色。
然而,三峡工程在组装水轮发电机组时却需要用到技术要求非常高的钢材,那时候我们无法生产这样的钢材,所以就需要从国外进口。
当时日本是钢材强国,他们生产出的钢材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于是我们就决定从日本进口钢材,而负责承担钢材生产的是日本的三井物产和住友金属。
![]()
根据合同订单量,此次钢材交易规模为4000吨,金额为170万美元,对于这样的选择很多人都没有意见,毕竟当时大家的都对日本的工业非常之信任。
三峡施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工程团队负责,而且这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不影响后续的施工,大家都希望尽快拿到这批钢材。
![]()
5月份,钢材从日本出发经长江运抵湖北,出入境检疫局的检查员王春来承担起了检测钢材质量的重任。
然而由于施工紧急,加上某些人对日本钢材的盲目崇拜,所以有人就希望王春来能够快点,检测的话走个过程就可以了。
![]()
02 日本钢材被检测出不合格
当时王春来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认真检查的话,如果后续没有发现问题,就有可能被别人扣上拖延工期的帽子,但如果只是走个流程,要是这批钢材存在问题那可就威胁整个三峡工程的安全了。
王春来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不敢冒险,下定决心要对此认真负责,他从钢材当中抽取了5块样本,然后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验。
![]()
从外观上来看,日本人生产的钢材的确很不错,然而看不见的内部可就不是这样了,经过中国科学家的检测结果发现,这批钢材的屈服强度、延伸能力等四个关键项目都无法满足三峡工程的使用需求。
王春来得到了最终的结果,那就是这批钢材不合格,可当他把情况公之于众时,有人却对此产生了质疑,认为是不是检测出了问题,甚至还说道:“日本可是头号钢材生产国,怎么可能会不合格?”
![]()
后来为了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检测失误的问题,三峡办主任和王春来就再次做了一次检测,这次他们可以说是全程监督检测的过程。
然而结果依旧和第一次一样,又是不合格。
![]()
03 后续的处理过程
不合格的钢材显然不能用于三峡工程建设,于是我们就联系到了日本企业,而日本也在不久之后派谈判小组来到了湖北,面对中国有理有据的检测报告,日本代表却对此不屑一顾。
在谈判期间,日本代表还多次打断了我们检验人员的发言,日本认为是我们试验条件不够成熟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检测结果,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钢材有问题。
![]()
后续的发展就是日本代表带着钢材样本带回日本检测了,而我们则根据商检法进行复验程序,有多名中国专家参与了这个流程。
于是时间又拖到了7月份,日本代表再次回到中国时显然没有上次的傲慢态度了,因为他们的检测结果也跟中国的一样,的确是钢材存在问题。
![]()
但日本人却不想做出正面的承认,于是就找了另一套说辞,认为是采用了不成熟的生产工艺所以才导致的失误,之后日本才对此表达了歉意,并表示会进行赔偿。
日本企业的“失误”拖延了三峡工程不少的时间,本来这些钢材6月份就要投入使用了,因为不合格所以不得不让日本带回去重做,好在重做之后的钢材是满足使用需求的。
![]()
在这起事件当中,王春来所起到的作用很关键,要是没有他坚持认真检测,恐怕不合格的钢材就得流入三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了,他的严格把关无疑给三峡工程的建设立下了大功。
参考资料:1、澎湃新闻:日本钢铁造假产品曾险些流入三峡:中方成功检出,日方道歉2、人民日报客户端:国之重器!一分钟回顾三峡工程建设历程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