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六
命运无常,令人唏嘘!
一名刚满18岁的少年,9月才收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却在短短两个月后永远闭上了眼睛。
据家属回忆,孩子从确诊到离世仅有短短60多天,病情发展迅猛而猛烈,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瞬间席卷了整个家庭的希望与安宁。
![]()
高烧中坚持完成高考
詹胡涛从小就是个懂事又上进的孩子,一直渴望走出小镇,走进理想的高等学府。
今年参加高考期间,他持续发着高烧,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家人多次劝他去大医院检查,他却执意说:“等考完再说。”
最终只在镇上的诊所打了三天点滴,便拖着虚弱的身体步入考场。每一场考试,他都拼尽全力作答,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倒下。
在他心中,这场考试不只是分数的较量,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关键一步,绝不能轻言放弃。
![]()
通知书抵达家中那一刻,全家激动落泪
高考结束不久,大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正是他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
拆开信封时,詹胡涛的手微微颤抖,反复确认了好几遍自己的名字和专业信息,才敢相信这是真的。
父母眼眶泛红,连声说“值了,孩子的辛苦没有白费”。
从那天起,他把通知书放在枕头底下,睡前总要拿出来再看一眼,幻想着开学那天踏上北上列车的情景。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喜悦还未沉淀,死神的脚步已悄然逼近。
![]()
高考后第十天,高烧再度来袭
这一次,退烧药完全失效,体温居高不下。父母心急如焚,立即带他前往县医院就诊。
血液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神情凝重,多项指标严重异常,当即建议转往省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一家人连夜收拾行李,驱车赶往省城,一路上祈祷这只是暂时的危机,只要及时治疗就能挺过去。
毕竟,大学的通知书还在枕边躺着,未来的路明明已经铺开……
然而到了省医院,专家看完报告后摇头表示束手无策,并紧急建议:
![]()
“我们治不了,请立刻前往北京协和或上海瑞金医院!”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母亲当场瘫坐在地,父亲强忍泪水紧紧抱住儿子,哽咽道:“咱去上海,一定能治好!”
几经周转,终于抵达上海瑞金医院。
最终确诊为“EB病毒引发的嗜血细胞综合征”,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免疫系统疾病,医生明确指出:必须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否则生命危在旦夕。
而这,仅仅是他漫长抗争之路的开端……
![]()
心中有光,不忘感恩
即便身陷重病,詹胡涛始终没有被打倒。
每次化疗带来的剧烈疼痛让他冷汗直流,但他从不喊痛,护士问他是否难受,他也总是勉强笑着回答“还好”。
支撑他的,是那个未曾踏足的大学校园。他把大连交大的照片存在手机相册里,每当痛苦难耐时就拿出来翻看,想象自己背着书包走在林荫道上的样子,仿佛下一秒就能实现。
![]()
11月4日,他正式进入无菌移植仓。临进仓前,他对父母轻声安慰:“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出来。”
三天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开始,历时数小时顺利完成。医生告知过程顺利,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网络上的陌生人也为之动容,纷纷留言祝福,祈愿这个坚强少年能够战胜病魔。
但高昂的医疗费用压得家庭喘不过气来——仅移植一项就耗资数十万元,后续还需长期服药与复查,积蓄早已见底。
就在父母夜不能寐、愁眉不展之际,亲戚朋友率先伸出援手,你三百我五百地凑钱相助;村里的乡亲也自发捐款,一百两百汇聚成暖流。
![]()
事件传至社交平台后,更多素未谋面的好心人参与进来,有人转账支持,有人寄来蛋白粉和营养品,附言写着:“加油,你要好起来!”
得知这一切后,詹胡涛让妈妈将每一位帮助过他们的人记下名字,他说:“等我好了,一定要亲自感谢他们。”
这两个月里,父母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白天守在病房外,晚上蜷缩在走廊的折叠床上打盹。
看着儿子头发掉光、脸颊凹陷、瘦骨嶙峋的模样,母亲无数次躲在卫生间偷偷哭泣,却又不得不擦干眼泪,笑着面对孩子。
![]()
父亲则陷入深深的自责,反复念叨:“要是早一点察觉不对劲,早点送医就好了。”
可现实无法重来,能做的唯有倾尽所有,陪他走完这段艰难旅程。
那时所有人都以为,移植成功意味着曙光初现。可谁又能料到,命运再次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
未踏进校门,却留下温暖回响
术后几天,詹胡涛出现严重排异反应,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功能急剧恶化。
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使用多种药物和生命支持设备,但仍未能阻止病情恶化。
11月10日晚,监测仪上的曲线逐渐变平,他的心跳缓缓停止,手中仍紧紧攥着那张被汗水浸湿、皱褶不堪的录取通知书。
年仅18岁,尚未踏入大学校门,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父母抱着冰冷的身体,哭得撕心裂肺,久久不愿松手。
丧子之痛难以承受,但父亲仍强忍悲恸,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篇深情讣告。
![]()
文中写道:“感谢每一位曾为我们点亮希望之灯的人,若非你们的帮助,我们根本撑不到今天。”他还说,胡涛走得很平静,他知道有很多人在为他祈祷。
字字含情,句句带恩,没有一丝怨怼,只有满满的感激,读来令人心碎。
消息迅速在网络上传播,无数网友留言哀悼。
有人说:“孩子,愿你在天堂也能收到录取通知书,那里四季如春,书香满园。”
也有人承诺:“我会替你去看看大连的秋天,替你走一遍你没能走完的路。”
![]()
大连交通大学的老师也公开发声:“学校永远为你保留一个座位,你的梦想不会无人知晓。”
虽然詹胡涛没能亲自走进教室,但他留下的坚韧与善良,早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
这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写满了遗憾二字。可惜,命运有时就是这般无情。
在此也郑重提醒所有人:身体一旦发出警报,切勿拖延就医,更不要硬扛!
生命仅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无法重来……
![]()
结语
詹胡涛的一生太过短暂,短到还没听见大学上课铃声响起。
但他带病赴考的执着、抗癌路上的坚强、以及家人与社会传递的温情,都深深打动了无数人。
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安然坐在教室里,翻开属于他的课本,听一堂完整的课。
也希望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珍惜眼前时光,善待每一次呼吸,不留遗憾于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