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荔枝新闻中心北京工作部记者/刘辛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增城丝苗米是广东首个粮食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素有“米中碧玉”之称,以其米粒洁白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柔软可口而驰名岭南,享誉海内外。
![]()
民间传说增城丝苗米是由明代一位僧人育成。相传嘉靖年间,在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山上,有一座“栖云寺”,两位高僧于此庙传道,把云游各处收集的优质稻谷品种杂种于此,逐渐形成一种优质稻种,但这种稻米只有在寺旁山坡地上种出来品质才最好。高僧将稻种分给山下的村民种植,当地村民因此称其为“寺庙米”,后演变为今日的“丝苗米”。
经过五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2004年,增城丝苗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8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筑起了坚实的品牌壁垒。如今,增城丝苗米品牌价值达51.5亿元,已成为助力增城乡村振兴的“黄金种子”。
![]()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副科长吴泽锋介绍,“增城区丝苗米种植已带动当地3.4万户农户,总产量4.4万吨,核心区产值达18.69亿元。”
近年来,广州市增城区以地理标志为纽带,打通了“产品—产业—品牌—市场—保护—富民”全链条,形成了“地标兴产、地标强农、地标富农”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粮食管理所负责人王汉桥告诉记者,新塘粮食管理所创新“专业合作社+产业种植基地+农户+品牌” 合作模式,通过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机制与农户共享产业链升级成果,已累计带动农户超6000户,每户年均增收超2000元,既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共赢发展,又通过稳定原材料供给保障了丝苗米的品质,为增城丝苗米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强力支撑。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想要筑牢品牌根基并保持发展态势,科技助力必不可少。多年来,增城区及相关企业在这“一粒米”上做足了功课。
在增城朱村万亩稻田丝苗米基地记者看到,无人机灌溉已是这里的作业常态。
![]()
![]()
无人机正在进行浇灌作业
如今,增城区为丝苗米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已建成日烘干能力180吨的低温稻谷烘干中心及年育秧能力1万亩的智能化水稻育秧工厂,实现育秧效率提升25%的同时,确保稻谷“颗粒归仓”,干爽利落。
此外,增城区还落地了业界首个5G丝苗米精准种植项目,通过5G技术实现种植全流程的精准管理与智能管控。 “比如一个机器开过去,发现这块土可能缺氮肥或钾肥,它就会自动进行精准施肥的操作。不像以前,不管缺不缺只能全部撒。”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新塘粮食管理所记者了解到,一方面,公司打造自动化加工体系,建成了标准化、规模化、自动化的粮油仓储加工基地,包含15座标准化粮仓及先进稻谷、大米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达9万吨。精米加工配备全自动生产系统,从清理杂质到定量包装全程把控品质。
另一方面,为了打造出放心大米供应链,公司自建检验室并引进先进设备,覆盖稻谷、大米重金属及真菌毒素检测等20多个检验项目。目前,公司已参与团体标准编写5次,自编企业产品标准5份、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23份,完善种植投入品管控与生产流通全流程指引。与此同时,公司还引入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BRC、ISO22000、ISO9001认证,成立HACCP小组,搭配食品安全溯源QC团队与先进溯源系统,实现了产品质量双向溯源。
科学管理为增城丝苗米带来了稳定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现在,增城丝苗米已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立销售网络,产品覆盖300多家门店,同步开拓高端餐饮和高端超市渠道。线上全面覆盖各大电商平台,积极开辟短视频、电商直播新赛道,抖音直播间运营获超92%同行高分评价。 2023年线上销售额增幅超15%,2024年线上销售额增幅超20%。
近年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各区进行地理标志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发掘“潭洲白蔗”“南村坊大头菜”“新沙粉葛”等农产品资源,引导、协助农村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涉农企业和农民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其中,“从化大叶毛茶”“门口坑粉葛”已于2024年9月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截至目前,广州市已拥有地理标志商标1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为区域品牌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陈新烈介绍,广东省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已达15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226个,地理标志产品用标企业达2674家。越来越多的美食产品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走进三地商超、走上百姓餐桌,还有的通过港澳窗口走向了国际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