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传统道桥隧基础设施建设趋于饱和的当下,以道路侧智能体为核心支撑的道路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撬动千亿级市场的关键支点。
近日,亿欧汽车获悉,国内道路交通领域唯一产学研一体的科创企业——兆边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玄虎资本,由毅仁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核心技术迭代、团队扩张及市场拓展。
此次融资的落地,不仅印证了资本市场对道路交通新基建赛道的坚定信心,更标志着兆边科技将以更强势能领跑自动驾驶时代的道路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中国道路交通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者,兆边科技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15年技术积累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厚积薄发。
回溯其技术脉络,早在2011年国家科技部863计划 “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中,兆边科技核心团队成员便深度参与智慧交通技术研发,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5-2019年,兆边科技团队主导规划上海、重庆等地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承接工信部重大课题,积累国内最早的车路协同产品研发经验;2020年公司正式成立后,迅速实现技术产业化落地,从2.0雷视融合技术、3.0光视融合技术,到4.0纯视觉融合技术,再到如今的5.0交通感知大模型与管控大模型,完成了全维度技术跃迁。
如今,兆边科技已构建起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其自主研发的 “行之” 交通垂类大模型,准确率突破90%、误报率低于10%,可实现业务逻辑判断、关键目标甄别、开放应用生长三大突破,多智能体协同赋能道路交通系统提质增效。
其融合感知技术通过中国信通院双SL3认证,为目前行业最高水平,定位精度达0.33m,交通识别检出率96%;自适应控制系统更能适配0%-100%自动驾驶渗透率场景,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封闭园区等全场景需求。
截至目前,兆边科技已拥有100+高水平论文、40+知识产权,牵头制定超20部行业、地方、团体标准(含工信部百强标准、上海地标),技术成果斩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经沙利文认证,其车路协同感控型边缘计算设备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
兆边科技CEO孙拓博士接受亿欧汽车采访时表示,市场上一直提到的车路协同的概念,其实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演变,并根据应用场景细化,在城市范围内演变为“车路云一体化”、“双智城市”等概念,而在公路领域则被定义为 “智慧公路” 或 “智慧高速”。
这些不同的名称和概念,本质上都是对同一技术体系的形象化描述,核心指向的是未来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形态,是当前阶段对高阶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的一种定义。
孙拓表示,这些概念看似不同,实则 “换汤不换药”,最终目标都是构建新一代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业务落地层面,兆边科技凭借 “标杆案例 + 全国扩张” 策略,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以上海嘉定 “双智” 试点项目为例,公司主导建设的262个城市交叉口,实现早晚高峰拥堵降低22%、碳排放减少11%,支撑上海获评全国16个 “双智” 试点城市第一名;在智慧高速领域,方案成功落地京雄高速、甘肃清傅公路(交通强国自动驾驶货运试点)等标杆项目,可有效降低事故率和燃油消耗,节省物流成本。
短短3年,公司业务已拓展至全国16个省级地区,并顺利实现盈利。当前,兆边面向未来三年的储备订单额已达数亿,业绩增长确定性十足。
孙拓坦言,团队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遇,有三个关键原因:第一,其是上海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团队,上海作为全国排头兵,在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都比其他地区更完善,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第二,其背靠同济大学的产学研平台,是该领域同济产学研成果的最佳转化团队。无论是对接交通部、公安部还是工信部,同济大学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丰富的校友资源,都能为之提供强大支撑。
第三,道路交通新基础设施本质是技术驱动的大型工程,每个省市的项目体量往往达数十亿元,其中既有其擅长的创新系统,也包含传统基础设施。这些传统部分仍由原有体系负责,只需按照我们的技术框架执行即可,而创新系统正是我们的目标市场。
“新旧体系互不冲突、相互融合,最终能实现 1+1>2 的效果。”孙拓说道。
强大的技术实力与业务表现,离不开兆边科技独特的产学研合作生态。
在高校合作层面,公司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深度绑定,通过 “课题委托 + 成果转化” 模式,将高校前沿技术快速产业化,同时与上海临港同济大学智慧科技研究院、同济设计院等合作,完善售前解决方案,拓展安徽、雄安新区等地方合作场景,更与中国电信、江淮汽车等成立合资公司 “中安智联”,获安徽省发改委政策支持,聚焦车端产品研发与区域市场开拓。
此外,兆边科技与中国交建、上海仪电、上海电科智能等头部集成商以及上海国际汽车城等业主单位达成密切合作,构建起 “技术 - 产品 - 市场” 闭环。
当前,路侧智能赛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国家层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政策密集出台,中央财政、特别长期国债持续加码,2026-2028年全国路侧智能建设总投资规模预计达700亿元;地方层面,杭州、深圳、上海等多地开放测试道路,推动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
在此背景下,兆边科技本轮融资资金将50%用于核心技术升级(如大模型迭代、融合感知优化),30%用于团队扩张(补充研发、销售人才),20%用于日常运营,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与市场优势。
展望未来,兆边科技不仅计划在国内拓展业务覆盖区域范围与加强以AI智能体驱动的业务深度,更已启动海外市场探索,目前已为新加坡、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提供路侧智能解决方案。
正如孙拓所言:“以AI智能体驱动的基础设施是新时代道路交通的‘超视距眼睛’,兆边科技将以产学研为基、以技术为刃,持续推动智慧交通落地,助力中国自动驾驶生态走向全球领先。”
本轮投资人玄虎资本投资总监丁雯钰表示,道路交通新基建与交通强国战略紧密相连,兆边科技通过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和高精度融合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对道路状况的准全天候毫秒级感知,其感知精度达到了双SL3最高级别,并能够实现高效、安全、低碳、经济的交通管控,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添砖加瓦。“我们将持续关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布局,助力智能交通生态共建,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