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正式入列还没满一周,美国媒体就坐不住了。据CNN晚报引述两名“不愿具名的”美军退役的航母军官的述说,福建舰的设计存在着“一大堆的重大缺陷”,其战斗力甚至都“只及美国50年前服役的尼米兹级航母的60%”。可谓是对“一套半世纪的老标准就能把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的先进性和可比性都说得一一相形见绌”这句话的最为“直接”的嘲讽了!这话一出,不少军事爱好者都直接笑出了声——难道真的是不懂,还是装的不懂?
![]()
美媒咬住不放的所谓“缺陷”,主要集中在飞行甲板布局上。他们说福建舰的斜角甲板只有6度,比尼米兹级的9度小了3度,导致2号弹射器的挡焰板侵入了降落区,舰载机起降会互相干扰。按他们的推算,福建舰每12小时只能出动70架次舰载机,而尼米兹能甩出120架次。听起来挺唬人?
但实战中,航母压根不会频繁玩“一边弹射一边回收”的杂技。这种极限操作只在电影里常见,真实海战中反而容易调度混乱,增加事故风险。我们的工程师早就优化了甲板流程,分波次作业效率更高,还不用折腾飞行员。
更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美媒竟一口咬定中国的“杀手锏”就是那一枚一枚的导弹却始终不曾将中国的“杀手锏”——电磁弹射系统的“真面目”说了出来。这套系统能量利用率超过90%,比尼米兹的蒸汽弹射高出一大截。
![]()
蒸汽弹射每次得耗2吨淡水,连续弹8次就得减速等压力回升;而电磁弹射稳得像开了挂,90秒就能弹一架舰载机,三轨齐发,5分钟组个9机攻击波,尼米兹级拼死一天能跑140架次,福建舰轻轻松松冲上270架次,这账怎么算都不是六成战力吧?
而福建舰的舰载机配置就直接将美军的最新一代的航母的舰载机给对标了。歼-35隐身舰载机专为电磁弹射优化,空战能力压过F-35C;空警-600预警机能把侦察范围拉到650公里,配上歼-15T重型战机,组网能力比尼米兹的“超级大黄蜂+E-2D”组合更现代。可见美媒一边嘴上念叨了“甲板的角度小了3度”,但却一概不说了尼米兹的舰载机还得靠老式的蒸汽弹射“硬推”这一根本的技术瓶颈,这一对比简直就是对比的“避重就轻”。
至于常规动力的争议,更是双标现场。美媒吹核动力“无限续航”,却不说核反应堆维护周期长、成本吓人,福特号至今故障频发。
![]()
福建舰所采用的常规动力系统,在西太平洋这片区域里,完全能够满足作战需求。要是再搭配上055型驱逐舰以及东风-21D反舰导弹,那以体系化方式展开作战,可就是它最大的优势所在了。可一提到福建舰就被俄媒指为“战略的误判”,更有网友一一翻出他家那座名不见经传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生锈的维修照片——自家开不动的航母都还在瞎指点别人的“战略”呢?
说到底,美媒的“六成论”暴露的是战略焦虑,福建舰服役后,西太平洋的军事平衡悄然生变,三航母轮换制让中国有了长期前沿存在的能力。
当年美国靠核垄断树立技术神话,如今中国用常规动力实现电磁弹射跨越,这条路走得比谁都稳。下次再有人说福建舰只有尼米兹六成战力,建议直接甩数据:电磁弹射效率翻倍、舰载机代差追平、体系作战成本减半——这“六成”,怕是指美军信心的缩水程度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