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唐宋以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扛过来的?

0
分享至

在今天,冬天是浪漫的季节,街头飘着雪,人们裹着厚羽绒服,手捧热奶茶,看着窗外结霜的玻璃,觉得冷也成了一种享受。

最冷的时候,一键开启空调、电热毯、地暖,棉被一盖,家里像春天一样暖和,可要是倒回一千多年前,尤其是在唐宋之前,情况就完全变了样。

那时别说羽绒服和热水袋,连棉花都还没普及,棉被更是想都别想,那在没有棉被的年代,古人是靠什么熬过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的,他们的身体真的“抗冻”吗,还是说背后另有门道?



这事儿还真不是“扛一扛就过去了”,细看下来,古人靠的不是“硬抗”,而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办法,有土办法,也有巧思。

商周时期的“原始过冬法”

最早的“过冬对策”,得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那时候,生产力还非常低,工具简陋,材料匮乏,御寒这事儿,基本靠“土”办法活着。

最常见的取暖方式,就是“火坑”,也就是说,人们在屋子里挖一个坑,点火取暖,考古专家在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里,确实找到了这种火坑的痕迹。



说明那时候的房子里,是靠这种“地火”来保温的,火烧得旺,屋子就还能暖和点,烧得慢了,屋里和外头差不多冷。

屋子都是夯土筑的,说白了就是把泥巴拍实了做墙,再用草盖上屋顶,窗户不多,门缝用泥糊住,尽量不让冷风灌进来,但防风归防风,保温效果还是差得远。

穿的更别指望厚实,普通老百姓穿的是粗麻布衣服,这种布料薄且硬,根本不挡风,有点家底的,会在衣服里塞点杂草,或者缝上打猎来的兽皮,虽说能挡点冷。



但穿着沉重不舒服,走路带响。大冷天出门干活,只能靠不停运动来“发热”,《诗经》里就有写冬天堵门缝、封窗户的场景,当时的生活状态一目了然。

贵族稍微好点,家里能点起几个火盆,衣服也更厚实一些,用料讲究点,但那会儿材料本就有限,就算有身份,也享不到太多“冬日福利”。

整体来看,商周时期的御寒手段可以说是“求生级别”,谈不上舒适,只能说,能活着熬过去就不错了,但即便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人们也在想办法改善生活,靠着最基本的资源,慢慢摸索出一套保命的御寒方式。



从火坑到“暖墙”

到汉代,情况有了不小的进步,虽然棉花还没出现,但人们已经开始在建筑和衣物上下功夫,琢磨怎么让生活在冬天里少受点罪。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椒房”,这个词听着像调料,其实是一种“保温墙”的结构。汉代皇宫里,会在墙体中掺入花椒。

为什么用花椒,不是为了香,而是因为花椒富含油性,干燥后有微小空隙,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墙体一厚,屋子就不容易散热,比起空荡荡的泥墙,保暖效果立竿见影。



据文献记载,汉武帝给皇后卫子夫建的“椒房”就是这种结构,屋里不但暖和,还有淡淡的香味,算是当时皇室的“高端取暖房”,考古人员在西安的汉代遗址中,也确实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建筑构造。

除了房子升级,吃喝也成了御寒的重要手段,贵族冬天常吃热腾腾的肉汤、羊肉、带辣味的菜,甚至有类似我们今天火锅的饮食形式。

热量足了,身体自然暖和,衣服上,贵族们能穿上厚重毛皮,甚至有多层叠穿,穿着虽不方便,但保暖效果还是有的。



不过,这些待遇普通百姓是享受不到的,平民的房子虽然也有一点改进,比如用木头和厚土加固墙体、减少窗户面积,但本质上还是靠火坑+厚衣服的组合。

衣服依然是粗布+杂草,偶尔缝点皮毛,连火盆都不一定有,很多人还是围在一个大灶台边取暖,火灭了,屋里立马变冰窖。

不过,汉代的一个进步在于“御寒意识”开始增强了,人们不再满足于“熬一熬就过去”,而是开始研究怎么让房子保温、怎么吃得更暖、怎么穿得更贴身,这也说明,御寒开始从“活着”往“活得不那么难受”进化了。



没棉没电,靠命扛?

虽然汉代的御寒手段显著提升,但放在今天的眼光看,依然是“硬核生存”,毕竟,最关键的保暖材料,棉花,要等到唐宋之后才逐步普及,在此之前,衣物的保暖性能实在有限。

那时候的冬天有多冷,北方的气温能掉到零下二十度甚至更低,没有厚被子、没有地暖,睡觉靠火堆,取暖靠人挤人。

尤其是贫困地区,一场寒潮下来,冻死人是常有的事,《汉书》里就有记载某些年份因寒冷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导致饥荒。



根据学者估算,古代冬天的死亡率比现代高出好几倍,有些寒冷年份甚至能达到总人口的两三成,这不是夸张,是当时社会资源、医疗条件和住房条件决定的。

那他们怎么活下来的,靠的不是一个办法,而是多个办法叠加使用,形成一套“过冬组合拳”。

第一招是“人挤人”,一家老小晚上睡觉时会挤在一起,中间是孩子,四周是大人,用身体取暖。有些地方还会把牲畜圈在屋旁,靠畜热提升室温。



第二招是“地坑屋”,北方一些地区的人开始往地里挖房子,形成早期的窑洞结构,地底温度稳定,不容易太冷,冬天住在里头比地上屋子暖和。

第三招是“火不熄”,火塘、火坑、灶台,几乎都是家里核心区域,有的家庭会轮流守夜,确保火不灭,火灭了,不只是冷,还可能冻死人。

当然,贵族依旧过得舒服些,他们住的房子讲究结构保温,穿的是家养动物皮毛,吃的是热肉热汤,而老百姓只能靠火堆和草衣,靠邻里互助,靠意志熬过去。



但也正是这种巨大差距,让社会逐步意识到资源分配的重要性,也推动了后续对更好保暖材料的寻找和推广,后来棉花传入中国,就是对这种“御寒难题”的一次重大回应。

今天我们穿着羽绒服、盖着棉被,还嫌冷,可在没有棉被的年代里,祖先们靠火坑、厚墙、兽皮和集体互助,从零下几十度的冬天里活了下来,

他们不是不怕冷,而是没有退路,只能靠智慧和韧劲去应对一切,从泥屋到椒房,从火堆到地坑,古人的御寒方式虽然看起来简陋,其实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生活的理解和改造。



虽然条件苦,但从中能看出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也看见了社会从“生存”向“生活”迈进的痕迹,如今的我们,享受着温暖却常常忽略这背后的历史积累。

寒冬仍在,只不过我们有了更多选择,而那些在没有棉被的时代里熬冬的祖先,用他们的方式告诉我们:再冷的冬天,也能熬过去,只要有办法、有信念、有智慧。

信息来源:
古代中国没有棉花的时候,靠什么挺过寒冬? 广东共青团2018-11-02 22: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杨兰兰案:四次开庭都没进展?她到底凭什么拖到明年,还拒不认罪

杨兰兰案:四次开庭都没进展?她到底凭什么拖到明年,还拒不认罪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14 22:19:19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靠关系吃饭的时代要结束了?

国家出手了!倒查风暴席卷全国,靠关系吃饭的时代要结束了?

娱乐帝皇丸
2025-11-15 02:29:39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祖院长原配护士长高颜值照流出,气质不输曾医生,发声原谅丈夫

文史道
2025-11-11 06:45:03
马筱梅再谈大S,感叹她把玥箖教的很好,透露大S生前曾委托过她

马筱梅再谈大S,感叹她把玥箖教的很好,透露大S生前曾委托过她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4 18:11:34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扭转!网传曾医生或被降职,网友们留言声援

火山诗话
2025-11-12 18:12:41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19投狂轰23分22板!女篮后卫天才杀疯了:中国队未来指挥官是她?

篮球快餐车
2025-11-15 02:30:09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谁说屁股大就不能穿瑜伽裤?黄色T恤搭薄荷绿瑜伽裤,成熟有活力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2 11:46:01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新华社
2025-11-14 12:11:09
足坛一夜动态:荷兰平波兰,德国末轮生死战,克罗地亚晋级世界杯

足坛一夜动态:荷兰平波兰,德国末轮生死战,克罗地亚晋级世界杯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06:27:20
连续两场正负值最低,这位落选秀看起来很难得到来自火箭的关注?

连续两场正负值最低,这位落选秀看起来很难得到来自火箭的关注?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02:33:32
10万人挤在同一个小区?实探湖南最大“城中城”

10万人挤在同一个小区?实探湖南最大“城中城”

GA环球建筑
2025-11-13 15:38:30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这一画面,在日本引发巨大争议!

上观新闻
2025-11-14 21:08:08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车辆撞断江堤护栏冲入长江,至少一人不幸身亡;浦东应急局:他1个小时内被救上来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54:58
两年做了四次胃镜,还是漏了癌!医生提醒:这四类人格外注意

两年做了四次胃镜,还是漏了癌!医生提醒:这四类人格外注意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4 23:52:19
得罪足协,克劳琛称若没有足协干预,05年国青至少能进两届世界杯

得罪足协,克劳琛称若没有足协干预,05年国青至少能进两届世界杯

体坛风之子
2025-11-15 04:30:03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马云全面高调杀回来了

马云全面高调杀回来了

华尔街见闻官方
2025-11-12 21:19:17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27:05
特朗普签署,事关“对等关税”!纳指大逆转,特斯拉、英伟达上演 “绝地反击”,国际金价跌超2%!美联储降息,新消息

特朗普签署,事关“对等关税”!纳指大逆转,特斯拉、英伟达上演 “绝地反击”,国际金价跌超2%!美联储降息,新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07:06:07
2025-11-15 08:23:00
回京历史梦 incentive-icons
回京历史梦
山巅俯瞰兴衰史
5017文章数 16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头条要闻

环球:中方召见日本大使用词罕见 警告可谓前所未有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时尚
房产
数码

手机要闻

手机市场大洗牌:iPhone暴增华为失守,OV小米都在上涨!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字母系数结论大判断,一个视频学完!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