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8岁上海女健身教练确诊艾滋病,流泪坦言早有异常,当时没重视

0
分享至



健身房的落地镜前,28岁的余琳,整理着健身服,神情和以往不一样。她是朋友圈里的“运动达人”,健美赛季常见她阳光灿烂的身影。

谁也不会想到,不久前,在陪朋友体检时顺便做了个项目,她竟在报告栏看到:“HIV抗体阳性”几个字,整个人瞬间僵住。



余琳回忆,自己的生活并不混乱,平时作息规律、健康饮食,坚持锻炼。但过去几个月里,“总觉得体力变差,夜里盗汗,还以为是训练量太大,或换季感冒。”

直到体检那天,医生耐心追问后,余琳才恍然大悟:几个月前一次意外受伤、剪刀扎破手指,急救时未重视消毒处理。她哽咽道:“我以为这些小变化只是累了,没想到背后是这么严重的事。”

其实,像余琳这样年轻健康、规律生活的人,感染艾滋并非个例。中国疾控中心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8-35岁新发艾滋病例占比超过45%,而女性患者增速明显。也就是说,“远离高危”不等于绝对安全。

那些日常觉得无关紧要的小异常,往往就是身体发出的第一声警告。而在“忽视-拖延-后悔”间,严重后果已悄然逼近。



那么,哪些身体信号常常被当作“小毛病”,却实际上提示HIV风险?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健康人群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一旦错过最佳发现时间,病情转归会怎样?又该如何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

综合权威专家和真实数据,本文带你拨开固有误区,面对最真实的艾滋健康真相。

很多人以为,艾滋病是一种“远离自己”的疾病。

实际上,HIV感染的早期表现常常极其隐匿,很容易被当做普通疾病、压力大或食物不洁引起的不适而忽略。医学统计发现,超过60%的感染者在最初6-8周内,曾经历以下几类问题,但仅有不到1/4的人选择及时就医检测。

反复低热、易疲劳。余琳最初感到“运动时没劲儿”,其实就是免疫系统受损的表现。专家解读,这类“亚健康”状态,如持续体温37℃-38℃、四肢无力、乏力感明显,虽然不像流感那样剧烈,但反复发作就需警惕。

皮肤黏膜易出问题。早期HIV患者黏膜防护能力会减弱,口腔易溃疡、反复口腔白斑,皮肤易长红疹,尤其夜间盗汗明显。余琳当时也出现过反复嘴角裂口,却没当回事。

持续淋巴结肿大。典型如脖子、腋下、腹股沟轻度肿大。这一点恰恰是大部分人容易忽略的“隐藏信号”,但临床显示,超过30%的新发病例都查到此类异常。

权威数据显示:HIV感染从无症状到明显免疫功能异常,平均时间2-10年,但早期诊断和治疗极为关键,可以显著延迟疾病进展,降低40%-60%的病死率。



如果像余琳一样,当身体出现反常“亚健康”、原因不明、反复不愈时,能早点重视、及早检测,或许人生的轨迹可以完全不同。

许多人误以为“自己没有高危行为”就绝对安全。

事实上,女性感染HIV的防线更脆弱,一方面由于生理结构缘故,艾滋病毒血液、组织液等接触传染效率更高;同时,现代社会节奏快、聚会多,偶然的小创伤、小手术、体液接触(甚至美甲店交叉用具等)都可能藏身风险。

世卫组织报告指出,全球40%新发HIV病例因非典型途径感染,被感染者绝大部分在发病前毫无察觉。

让人警醒的是,我国2022年艾滋新发病例中,女性占比由10年前的8%升至21%,越来越多年轻、健康女性成为意外感染的对象。专家提醒,艾滋病没有“高危人群和安全人群”之分,唯一的防护是科学认知、定期筛查和规范治疗。

实际案例里,很多和余琳一样的女性,不吸烟不饮酒,不乱交,反而疏于防护小细节:如小美容机构未规范消毒、小手术用具交叉感染、偶发药物违规注射等。

一旦已感染,早期若能即刻抗病毒治疗,可以让HIV感染者寿命与普通人几乎持平。但如果等到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再发现,治疗风险和个人生活影响远远超出想象。

医生强调,预防HIV最有效的方式,是做到“知情、主动、规范”三步走:

如出现不明长期低热、反复盗汗、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等可疑症状时,不要自我安慰,更不要“拖一拖等它自愈”。

应第一时间到当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HIV筛查。目前国内大中型医院均可匿名快速检测,15分钟即可出报告,隐私和安全性都有保障。



日常生活避免与他人共用破损尖锐工具,美甲、美容、穿耳等务必选正规机构。外伤护理要及时规范消毒包扎,切勿图省事用“老办法”处理。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过无防护性行为、接受过注射或手术、纹身的小伙伴,一定要主动筛查。根据中华医学会指南,健康成年人建议每1-2年筛查一次HIV抗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向佑彻底没救了!现身南昌酒吧,新交的女友又胖又颓,烟酒不离手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1 18:08:55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近代日本学者的中国观:唯利是图、气质文弱、善于虚言、民风败坏

沈言论
2025-11-10 18:40:03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生活普法|92、95、98是否都属于卖淫?

奇葩游戏酱
2025-11-09 01:23:56
德约亲口承认2015-2016年是巅峰期,称当时的他历史上无人能击败

德约亲口承认2015-2016年是巅峰期,称当时的他历史上无人能击败

网球之家
2025-11-12 13:42:11
走周琦老路?爆多支NBL队伍联系曾凡博,媒体人:他有三条路可选

走周琦老路?爆多支NBL队伍联系曾凡博,媒体人:他有三条路可选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2 15:38:55
郑丽文突发双职任命,党内声音炸开了锅,未来会怎么演?

郑丽文突发双职任命,党内声音炸开了锅,未来会怎么演?

娱乐督察中
2025-11-12 11:06:11
再捐2.2亿!自称胸无大志、41岁就退休了的段永平咋赚到这么钱?

再捐2.2亿!自称胸无大志、41岁就退休了的段永平咋赚到这么钱?

讲真
2025-11-12 11:05:00
印度裔当选纽约市长,当众吃手抓饭

印度裔当选纽约市长,当众吃手抓饭

远方青木
2025-11-11 23:07:55
方寸之间展湾区气象!十五运会开幕式门票“出圈”了 | 全运来了

方寸之间展湾区气象!十五运会开幕式门票“出圈”了 | 全运来了

国际在线
2025-11-12 14:58:12
山楂立大功!医生:常吃山楂的人,不出两月,身体或迎来5大变化

山楂立大功!医生:常吃山楂的人,不出两月,身体或迎来5大变化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12 14:02:27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部发布8条措施: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4:08:19
防守倒数第一!500万捡个累赘,快船再让他首发,雷霆能拿状元签

防守倒数第一!500万捡个累赘,快船再让他首发,雷霆能拿状元签

篮球国度
2025-11-12 14:51:49
知名车评人陈震驾驶小鹏X9复刻“劳斯莱斯闪灵事故”场景引争议!小鹏员工发文回应:证明中国车企在安全方面的领先实力

知名车评人陈震驾驶小鹏X9复刻“劳斯莱斯闪灵事故”场景引争议!小鹏员工发文回应:证明中国车企在安全方面的领先实力

和讯网
2025-11-12 12:02:49
江西一中学校领导查看屋顶漏水时意外坠楼身亡 现场教师讲述事发瞬间

江西一中学校领导查看屋顶漏水时意外坠楼身亡 现场教师讲述事发瞬间

红星新闻
2025-11-12 14:28:18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诗意世界
2025-11-10 11:22:53
这一夜 “全裹”的蒋欣用珠圆玉润给内娱的畸形审美狠狠上了一课

这一夜 “全裹”的蒋欣用珠圆玉润给内娱的畸形审美狠狠上了一课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1-10 10:06:00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这下该傻眼了!伦敦交易所踢中国出局,紧要关头全球资本弃美投中

肖兹探秘说
2025-11-12 15:13:37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香港风水师蔡伯励评李嘉诚:有钱无福之人,活得太累

香港风水师蔡伯励评李嘉诚:有钱无福之人,活得太累

田先生研究室
2025-11-11 18:53:21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特朗普通告全球: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朋友

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特朗普通告全球: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朋友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2 15:27:44
2025-11-12 16:32:50
元宝课堂
元宝课堂
关注我,生活更精彩
1456文章数 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头条要闻

金饰以旧换新"蒸发"9克上海女子懵了 店员:跟我们无关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手机
健康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速抢!海口主城书包房限量特价,首付25万起直接上车!

手机要闻

初代产品销量不佳,博主爆料明年没有iPhone Air 2 ​​​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