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谁不想白拿一笔现金补贴?特朗普最近抛出的重磅承诺直接戳中了美国人的痛点,除了高收入人群,每个美国人都能领到 2000 美元关税红利。
这事儿听着诱人,可真能落地吗?关税收入够支撑这么大规模的发钱计划吗?最高法院那边还盯着关税政策的合法性,这 2000 美元到底是真实惠还是画大饼?
11 月 9 日,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连发多条帖子,正式官宣了这个关税退税方案。
![]()
他在帖子里把反对关税的人骂成 “傻瓜”,底气十足地宣称美国靠关税已经赚了数万亿美元,现在有实力给民众发福利。
与此同时,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也接受了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的采访,只不过他的说法和总统比起来要含糊不少。
他坦言还没和特朗普聊过这 2000 美元分红的具体事宜,但关税带来的好处确实有多种兑现方式,比如早就纳入《一项伟大的法案》里的那些减税措施。
![]()
贝森特解释得挺具体,像小费免税、加班费免税、社保免税,还有汽车贷款抵税这些,都是已经落地的实打实优惠。
这就有点意思了,总统高调宣布发钱,财政部长却在提减税,难不成这2000美元的红利,最后会以税收减免的形式变相发放?
毕竟之前也有过类似的铺垫,今年 7 月的时候,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就提议过用关税收入给美国人发 600 美元支票,当时特朗普也跟着表态,说政府正在 “考虑退税”。
![]()
可到了 8 月,贝森特在接受 CNBC 采访时又换了说法,强调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偿还国债、降低赤字占 GDP 的比重,得等合适的时机才会把资金用于回馈民众。
短短几个月,官方口径反复变化,也难怪大家心里犯嘀咕,让人没底的是,特朗普政府至今没就纾困支票的发放与否、具体怎么发发布正式公告。
而且之前有过前车之鉴,之前提出的狗狗币分红计划最后不了了之,这让不少民众对这次的 2000 美元提案本能地保持怀疑,毕竟画饼容易,兑现难,大家吃过一次亏,自然会多留个心眼。
![]()
想知道这事儿能不能成,先得算笔经济账,钱从哪儿来,又要花出去多少。
美国财政部最新的月度报告显示,2025 财年通过关税征收了大约 1950 亿美元。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给出的乐观估计是,未来十年关税收入可能达到 2.5 万亿美元左右;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更激进,认为 2025 年到 2035 年期间关税收入能冲到 3.3 万亿美元。
单看这些数字,似乎确实有发钱的底气,但把发钱的成本一算,就会发现缺口不是一般的大。
![]()
亿万富翁投资者、阿诺德风险投资公司联合主席约翰・阿诺德做过测算,如果排除掉大约 5% 的高收入人群,给剩下的每个美国成年人发 2000 美元,总花费得有 5130 亿美元。
税务基金会负责联邦税收政策的副总裁埃里卡・约克则给出了另一个口径,要是只排除年收入超过 10 万美元的人,符合退税资格的成年人还有 1.5 亿,总成本也得 3000 亿美元。
可税务基金会同时估算,当前的关税措施到 2026 年总共只能带来约 2170 亿美元收入,这还没算上隐性成本。
![]()
约克特意点出一个关键问题:关税收入不能只看表面数字,一美元的关税收入大约只能抵消 24 美分的所得税和工资税收入,这么一算,关税带来的净收入其实只有 900 亿美元。
900 亿和 3000 亿放在一起,差距一目了然,这意味着要是真要推进这个发钱计划,美国的国家债务肯定得往上跳一大截。
可美国现在的国债已经高达 37 万亿美元,本来就面临不小的偿债压力,再额外增加几千亿的支出,后续的财政风险实在让人不敢想。
![]()
普通人可能觉得,只要政府愿意发,钱总能想办法凑,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身正接受最高法院的合法性审查。
这可不是小事,要是法院最后裁定关税政策无效,政府可能得退还已经征收的部分进口税款,到时候别说发钱了,能不能保住现有关税收入都成问题。
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告诉福克斯商业频道,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大概率会在年底前公布,现在所有人都在等这个关键答案。
![]()
不过格里尔也提到,就算法院驳回了现行关税政策,政府也有其他机制可以征收相关关税,不会让政策彻底搁浅。
但这毕竟是后话,新的征税机制能不能顺利推进、能带来多少收入,都是未知数,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就着急宣布发钱计划,难免让人觉得有点操之过急,更像是一场政治秀。
毕竟民众对现金补贴的渴望是实实在在的,这个承诺确实能吸引不少支持率,尤其是在关键的节点上,这种民生福利政策总能赚足眼球。
![]()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可是把话说得很满,他宣称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敬的国家,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股市创下历史新高,大家的 401 (k) 退休金账户余额也达到了历史峰值。
他还强调,有了关税带来的巨额收入,美国很快就能开始偿还 37 万亿美元的国债,同时还能拿出钱来给民众发红利。
但实际情况和他描述的有没有差距,美国人自己心里有数。
![]()
通货膨胀率几乎为零的说法,和不少普通美国人的生活体验就不太一致,超市里的食品价格、加油站的油价,还有房租水电这些日常开销,并没有让人感觉到通胀已经消失。
股市和退休金账户的繁荣,更多惠及的是有投资能力的群体,对于那些靠工资过日子、没多少资产的普通人来说,感受并没那么明显。
所以特朗普的这番宣传,更像是在放大利好、回避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发钱提案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
其实类似的操作在美国政治里并不少见,候选人或者在位者为了争取民意,常常会抛出一些看起来很诱人的福利承诺,但真正落地时总会遇到各种阻碍。
这次的 2000 美元发钱提案,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三重难题:关税收入和发钱成本之间的巨大缺口、关税政策本身的合法性争议、政府内部的口径不一致。这三个问题有一个解决不好,发钱计划就可能泡汤。
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特朗普这个提案已经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
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2000 美元不是个小数目,能缓解不少生活压力,所以大家愿意相信这个承诺,也期待能真的拿到钱。
但理性来看,这个提案的可行性实在不高,更多像是一场政治营销,关税收入的有限性、政策的合法性风险、财政上的巨大压力,这三座大山很难同时翻越。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总能想出办法解决资金问题,但再强大的国家,财政也不能无节制地透支。
![]()
现在美国的国债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再盲目增加支出,只会让未来的财政状况更加糟糕,甚至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经济问题。
而且关税政策本身也有争议,加征关税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 “征税”,现在又要拿这笔钱来发福利,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说到底,特朗普的 2000 美元发钱提案,更像是一场精准的民意收割,抓住了民众对经济补贴的迫切需求,用一个看似诱人的承诺吸引关注、拉拢选票。
![]()
但从现实角度出发,这个提案面临的阻碍太多,真正落地的概率并不大。就算最后真的能兑现,也很可能是打了折扣的版本。
大家不妨拭目以待,年底最高法院的裁决结果会是第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关税政策能过关,接下来就看政府怎么平衡财政压力和民众期待;如果政策被驳回,那这个发钱计划基本就可以画上句号了。
无论如何,这事儿都给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添了不少变数,而对于普通美国人来说,与其盼着天上掉馅饼,不如踏实工作,毕竟靠自己挣来的钱,才最靠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