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年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乙肝创新药贺普拉肽公布了令人振奋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这项研究显示,该药物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中实现了cccDNA清除,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乙肝治愈最高标准——灭菌性治愈。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乙肝治疗领域正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
乙肝治愈的医学难题与新希望
乙肝病毒难以根治的关键在于其基因组DNA进入肝细胞核后,会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作为病毒复制的稳定模板。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虽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彻底清除cccDNA,导致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医学界将乙肝治愈分为两种类型:功能性治愈(血清HBsAg清除)和灭菌性治愈(肝内cccDNA清除),后者被认为是乙肝治愈的最高标准,也是医学界长期追求的目标。
而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原研创新药物贺普拉肽,其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均被“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与现有药物作用机制不同,这种创新药物通过阻断病毒进入肝细胞的独特机制发挥作用,从源头上遏制病毒感染。
在公布的Ⅱ期临床研究中,贺普拉肽联合PEG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显著成效。接受24周联合治疗后,部分患者肝内cccDNA低于检测限水平,达到了灭菌性治愈标准。更令人鼓舞的是,该研究还显示贺普拉肽可逆转“大三阳”乙肝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耐药性,这为那些对现有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与此同时,本次年会上公布了一项ENSURE Ⅱ期研究的最新数据,展示了一种创新的序贯联合治疗策略。
该策略利用治疗性疫苗BRII-179进行患者免疫激活和富集,提高对后续治疗的应答。研究结果显示,BRII-179抗-HBs应答者在治疗结束24周后,42%(8/19)维持了HBsAg清除状态,而无应答者仅有8%(1/12)维持该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持续HBsAg清除的BRII-179应答者中,50%的患者基线HBsAg水平较高,表明这种免疫疗法即使对难治型患者也可能产生效果。这一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医生识别更可能实现治愈的患者群体。
临床应用前景
在创新药物突破的同时,现有乙肝治疗药物的临床证据也在不断丰富。
其中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比较了艾米替诺福韦与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在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艾米替诺福韦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相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具有一定优势。此外,相关的5年随访观察结果支持了其长期治疗的骨安全性优势,为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创新疗法的不断推进,临床医生未来可能拥有更多样化的治疗选择,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相关Ⅲ期临床试验即将启动,更多研究数据预计在未来数年公布。
综合整理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