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mRNA疫苗因其高效、安全、易生产的特性,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前沿方向。然而,目前的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肿瘤抗原选择的复杂性、疫苗稳定性和耐药性的发展。
2025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仝爱平研究员发表综述文章,系统回顾了癌症mRNA疫苗的结构和工艺优化策略、递送载体、临床试验及挑战。整体来看,mRNA疫苗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且临床安全性良好;个性化新抗原疫苗的出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然而,肿瘤异质性、耐药性、动物模型局限性等问题仍需突破。未来,人工智能、新型递送系统与联合疗法的结合有望推动该领域快速发展。
![]()
01
研究背景
全球每年约1000 万人死于癌症,传统治疗方法存在肿瘤复发和严重副作用等问题。癌症疫苗等免疫疗法是癌症治疗的一种有效策略。
癌症治疗性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细胞疫苗、核酸疫苗(DNA 和 mRNA 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其中mRNA 疫苗具有独特优势,如降低宿主基因组突变风险、合成技术成熟、能编码全长肿瘤抗原,增强 T 细胞反应。其发展历程从 1961 年 mRNA 被发现,到 1995 年首个 mRNA 癌症疫苗基于小鼠模型诞生,再到 2017 年首个个性化 mRNA 癌症疫苗进入人体试验。
![]()
02
mRNA序列及工艺优化策略
结构修饰提升稳定性:提高加帽效率、针对不同靶细胞选择合适的3' Poly (A) 尾长度,可增强 mRNA 稳定性和翻译效率。
核苷修饰调节免疫与翻译:使用化学修饰核苷酸,如假尿苷(Ψ)、N1-甲基假尿苷(m1Ψ)等,可抑制宿主免疫系统对外源性mRNA 的识别和降解,避免先天免疫系统激活,提高蛋白质翻译效率。但需注意的是,不同修饰核苷酸在不同 RNA 中的作用不同,如 m6A 是 环状RNA(circRNA)的关键翻译起始因子,Ψ修饰可能不适用于自复制RNA(saRNA)。
序列优化增强翻译与稳定性:对 mRNA 的非翻译区(UTR)和开放阅读框(ORF)进行修饰。优化 UTR 的密码子序列可增强翻译效率,避免特定起始密码子和稳定二级结构,选择合适的 3' UTR 来源可增强稳定性;优化 ORF 序列,如使用高频密码子、减少尿苷(U)含量、考虑翻译速率对蛋白质折叠的影响、避免形成稳定二级结构等,可提高蛋白质表达水平。
纯化技术去除杂质:体外合成的 mRNA 含有杂质,会阻碍翻译和激活先天免疫反应。使用阴离子交换色谱、HPLC 等技术去除 RNA 副产物,有利于提高蛋白质翻译效率;对于 circRNA,结合尺寸排阻色谱(SEC)、HPLC 和核酸酶消化可实现高效纯化,纯化效率可达 90%。
根据青鸟核酸(RNASci)丰富的项目服务经验,不同mRNA、circRNA纯度影响其体外表达水平,mRNA主要受双链RNA(dsRNA)杂质的影响,circRNA受线性前体RNA、nicked RNA的影响。更多IVT RNA纯化相关问题欢迎与菌菌探讨:199 2658 2926。
03
递送载体与给药方式
mRNA 疫苗的递送载体包括病毒载体、病毒样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如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载体,存在免疫原性、安全性和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病毒样颗粒(VLP)载体安全性较高,但生产复杂、成本高。
非病毒载体中,脂质纳米颗粒(LNPs)应用最为广泛,能保护 RNA 稳定,但存在肝趋向性、组织分布有限等问题,靶向LNP的开发是一个突破方向。其他非病毒递送载体包括鱼精蛋白、阳离子聚合物、树突状细胞(DCs)、外泌体等。
mRNA疫苗的给药方式包括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静脉注射、雾化吸入、瘤内注射、口服给药和微针注射等。不同输注方法各有优势,如皮下和皮内注射可诱导强烈全身反应,肌肉注射免疫反应更有效,瘤内注射直接针对癌细胞,静脉注射可使 mRNA 分布到更多淋巴器官,雾化吸入主要针对肺部疾病,口服给药方便且易被胃肠道免疫细胞吸收,微针注射是微创无痛的经皮给药方式。
![]()
04
癌症mRNA疫苗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多款mRNA癌症疫苗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编码肿瘤通用抗原或个性化抗原。
国际mRNA三巨头公司BioNTech、Moderna、Curevac均布局了基于癌症通用抗原的mRNA疫苗管线,包括:BNT111、BNT113、BNT116、mRNA-4359、CV9103、CV9104和CVGBM。国内新兴mRNA企业也布局了通用型mRNA癌症疫苗,例如嘉晨西海(saRNA疫苗JCXH-212)、艾博生物(EGFP抗原)、云顶新耀(肺癌等多癌种TAA)、臻知医学(食管鳞癌TAA)等。
![]()
mRNA个性化癌症疫苗的代表性管线为Moderna开发的mRNA-4157(V940),是目前进展最快的mRNA癌症疫苗,正在开展3期临床试验(NCT06077760)。mRNA-4157编码多达34种患者特异性肿瘤抗原。BioNTech 的个性化癌症疫苗 BNT-122(autogene cevumeran)编码癌症患者来源的多达 20 种新抗原,处于临床2期阶段。此外,国内企业开发的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管线包括Gritstone bio(saRNA疫苗GRANITE-001)、立康生命科技(LK101)、因诺纬克(InnoPCV)、斯微生物(SW1115C3)、云顶新耀(EVM16)、纽安津(iNeo-Vac-R01)、新合生物(XH001)、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mRNA-0523-L001)等。
![]()
mRNA疫苗与其他癌症药物的联合疗法有望增强协调治疗效果。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PD-L1 和 CTLA-4 抑制剂)与肿瘤疫苗联合可刺激抗肿瘤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CAR-T 细胞疗法与肿瘤疫苗联合的协同抗癌作用也在探索中。
05
临床挑战与未来展望
mRNA疫苗的临床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合适的临床前动物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存在局限性,患者来源的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和类器官模型更具前景。肿瘤存在耐药性和免疫逃逸问题,肿瘤异质性导致抗原突变,肿瘤细胞招募免疫抑制细胞和表达免疫抑制分子。确定最佳药物剂量和适用范围困难,个性化疫苗生产时间长,且存在肿瘤细胞计数低、高质量新抗原不足等问题。
未来应聚焦于开发个性化癌症疫苗,通过新一代测序和优化算法筛选个性化抗原。加强多种免疫佐剂的研究和开发,针对低免疫细胞浸润和低免疫原性肿瘤开发mRNA 疫苗佐剂。结合实时监测和自适应临床试验设计,加速个性化疫苗评估。探索 mRNA 疫苗与肠道菌群调节的联合效果,根据个体肠道菌群特征设计疫苗,补充免疫刺激微生物,增强疫苗疗效。
参考文献
[1] Li H, Min L, Du H, Wei X, Tong A. Cancer mRNA vaccines: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Cancer Lett. 2025 Apr 28;625:217752. doi: 10.1016/j.canlet.2025.217752.
[2] Żak MM, Zangi L.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mRNA applications. Mol Ther. 2025 Mar 25:S1525-0016(25)00208-4. doi: 10.1016/j.ymthe.2025.03.034.
欢迎来到医食参考新媒体矩阵
2023年疫苗接种攻略
阳过了,该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种指导手册来了
撰写| RNA星球
校稿| Gddra编审|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Alic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