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噩耗:14亿人的守护神走了!他瞒过全世界、为中国玩命60年!

0
分享至

11月3日,一位享年86岁的老人悄然离世,他的名字叫张福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但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里,他却是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的总设计师,一个真正的国家脊梁。

他的故事,被国家当成机密保守了整整六十年,直到2022年一本名为《导弹人生》的书籍出版,人们才从书中窥见这位“隐形守护神”惊天动地的一生。

人们说他是14亿人的守护神,他自己却说:“搞防空的,最大的骄傲就是没人需要想起我们。”他的姗姗来迟,恰恰是他毕生成就的最好证明。

他的隐姓埋名,换来了几代中国人的天空无恙。



竹竿捅下来的秘密

很多人都听过陈毅外长那句幽默的回答:“我们是用竹竿把U-2捅下来的。”可实际上,那根“竹竿”并不是竹子,而是一枚用命拼出来的地空导弹。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飞得极高、极快,中国的防空雷达几乎无法锁定。

面对这只“天上看不见的眼睛”,科研人员没退,他们硬是想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战术——“近快战法”。

所谓“近快”,就是让雷达在敌机靠得更近时才开机锁定,把原本一百公里的安全距离压缩到三十八公里。



这意味着操作员从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只有不到十秒钟的反应时间,那一瞬间,任何迟疑都可能让飞机逃脱。

1962年9月9日,南昌上空传来一声巨响,一架U-2被击落,那天,寓意着我国防空体系第一次具备了击落高空侦察机的能力。

支撑起这场奇迹的,不是高端设备,而是一群靠算盘、手摇计算器和笔算工作的年轻人。



张福安和他的同事,为算出一个参数能连续三天三夜不睡觉;在戈壁滩试验场里,风沙灌进嘴里,他们照样嚼着压缩饼干工作。

电脑、自动化、数据模型?那时候都没有,靠的只是人脑、人手和一股死磕到底的劲儿。

他们用“手算+群算”的方式,一次又一次验证结果,终于把那根“看不见的竹竿”捅上了天。那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意志的胜利。



消失是一辈子的选择

时间到了1992年,53岁的张福安接到国家使命,原来,国家把中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的总设计任务交到他手上。



可这是一项几乎没有参考、没有资料的工作,因为此前西方严密封锁技术,我们得从零开始。

他明白,这是一场更艰难的战斗,那几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体重掉得惊人。

面对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张福安提出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新概念——“复合制导”。在当时,这几乎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但他顶住压力,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去。

三年间,他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推翻、重来,光是关键技术,他们就啃下了五大项。

每一次试验、每一个改动,都是无数人用精力和心血换来的,最终,1995年,新型防空系统定型成功,那一刻,多项性能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从那之后,中国的防空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点状防御变成了全面覆盖,张福安的总体设计方案,为“飞龙”“飞獴”“飞豹”等系列导弹奠定了基础。



外人只看到成果,却很少知道,他曾因过度劳累而两次晕倒在图纸旁,对他来说,这些年就是不断地和时间、技术、身体极限赛跑。

最终,他赢了,但张福安也选择悄悄隐退到幕后。

当盾牌终于亮出锋芒

为什么他愿意一辈子默默无闻?答案就藏在他的童年,1939年,他出生在战火中,小时候常听到刺耳的防空警报,也亲眼见过轰炸后的城市废墟。



那种无力的感觉深深刻在他心里,后来国民党空军用美制飞机轰炸上海,让他更加明白,没有自己的制空权,国家就没有安全。

那时,一颗“守护中国天空”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1956年,他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主动选择了自动化专业——当时这门学科与国防密切相关。

毕业后,他毫不犹豫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此把一生交给了导弹事业,那个让U-2坠落的夜晚,改变了他的命运,也让他下定决心一辈子干这件事。



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几乎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国家给他的荣誉无数,但他从不居功,只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即使在他晚年,拿到“中国航天杰出贡献奖”“国家重大贡献奖”,他仍然平静地微笑,说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那本《导弹人生》第一次公开了12位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航空航天器材)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



除了张福安外,还有钱文极、徐馨伯、陈怀瑾、柴志、耿锐、谈凤奎、徐乃明、陈国新、吴北生、沈忠芳以及王国祥。

他们都用几十年写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的故事告诉后人:真正的英雄,不在聚光灯下,而是在沉默里,把国家的天空一点点撑起来。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苏丹爆发大屠杀!伏尸百万堆积如山,血洗法希尔为何无人敢拦

苏丹爆发大屠杀!伏尸百万堆积如山,血洗法希尔为何无人敢拦

史纪文谭
2025-11-12 11:32:23
“WPS崩了,打工人天塌了”

“WPS崩了,打工人天塌了”

新京报
2025-11-17 13:13:46
男单连爆4场冷门,陈雨菲惊险进4强,全运会羽毛球半决赛赛程

男单连爆4场冷门,陈雨菲惊险进4强,全运会羽毛球半决赛赛程

佑铭羽球
2025-11-18 02:46:05
贝索斯创办AI初创公司,马斯克嘲讽“跟屁虫”

贝索斯创办AI初创公司,马斯克嘲讽“跟屁虫”

IT之家
2025-11-18 07:43:09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为啥混混不去大公司收保护费?网友:大公司背后势力他们惹不起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6 00:15:05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全城探秘
2025-11-15 16:20:03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有用户反馈苹果iPhone 17 Pro Max用湿巾清洁后机身涂层被擦除

IT之家
2025-11-16 10:17:07
膝盖能否多用20年?关键就在这块肌肉!医生:太多人在无效跑步

膝盖能否多用20年?关键就在这块肌肉!医生:太多人在无效跑步

猫大夫医学科普
2025-11-17 06:47:33
张艺谋锐评金鸡奖影后宋佳演技,言辞犀利,句句说到观众心坎里

张艺谋锐评金鸡奖影后宋佳演技,言辞犀利,句句说到观众心坎里

老骾体育解说
2025-11-18 06:28:05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我曾在基层多年,分析山西反杀案,能清楚看到,郭家就是当地一霸

阿纂看事
2025-11-16 21:51:14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苏提达枣红造型雍容华贵,尽显王室风范

述家娱记
2025-11-18 10:33:27
招远人警惕!外地流动车卖的低价毛蛋,已多人上当!

招远人警惕!外地流动车卖的低价毛蛋,已多人上当!

招远论坛
2025-11-17 20:33:30
因为父母的职业吃到的红利!网友:从小就知道护肤穿搭做发型!

因为父母的职业吃到的红利!网友:从小就知道护肤穿搭做发型!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27:59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阿斚田侃故事
2025-11-03 22:56:11
退费、取消!中国旅行社冻结寒假赴日团,全日空、资生堂、伊势丹等股价大跌

退费、取消!中国旅行社冻结寒假赴日团,全日空、资生堂、伊势丹等股价大跌

爱看头条
2025-11-17 14:24:36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央视对郭晶晶的称呼变了,三字之差释放强烈信号,霍震霆全说对了

梦录的西方史话
2025-11-17 18:18:58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而且不旅游只扎根!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上海藏着五万日本人:而且不旅游只扎根!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0:35:26
53岁闫学晶搬到三亚,房老又小,儿子儿媳得租房,想卖掉北京房子

53岁闫学晶搬到三亚,房老又小,儿子儿媳得租房,想卖掉北京房子

边城少爷
2025-11-17 12:54:58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20:10:06
2025-11-18 11:56:49
云舟史策 incentive-icons
云舟史策
要有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本事。
1311文章数 5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旅游
房产
教育
艺术
本地

旅游要闻

第二批“世界旅游名山”名单出炉

房产要闻

大胆预测:三亚湾终极版低密度豪宅可能要来了!

教育要闻

从西工大辅导员招录看学历膨胀现象:清一色名校博士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