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印巴空战之后,印度媒体就见不得歼-10C战斗机好,没少进行抹黑式报道,如今终于有一个令“心满意足”的报道了。印度媒体《欧亚时报》报道称,在2025年11月14日,哥伦比亚宣布以36亿美元购买17架“鹰狮”战斗机,交付时间为2026年至2032年;
等于拒绝购买二手的F-16战斗机,也意味着,哥伦比亚婉拒了中方好意,没有选择歼-10C战斗机,最终选择瑞典“鹰狮”战机,这在印度媒体眼中,成了“好消息”了。
![]()
印度媒体最近又开始了"自嗨式"报道,原因是哥伦比亚宣布以36亿美元购买17架瑞典"鹰狮"战斗机,这则消息让一直盯着歼-10C"找黑点"的《欧亚时报》如获至宝。
要知道,中国此前向哥伦比亚提出的方案是24架歼-10CE战斗机,算上2架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9防空系统,总价也才36亿美元。
![]()
单看性价比,歼-10C单价仅1亿美元,还不到"鹰狮"-E的一半,可哥伦比亚最终还是婉拒了中方好意,这事儿说白了,根本不是战机性能的问题,而是地缘政治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控。
先说说印度媒体为啥这么兴奋。自从印巴空战中歼-10C展现出优异性能后,印度媒体就没少对这款战机进行抹黑式报道,这次哥伦比亚选择"鹰狮",在他们眼里就成了"歼-10C不受欢迎"的证据。
![]()
可事实是,哥伦比亚早在2025年4月,也就是印巴空战前就已经表态要从瑞典采购战机,只是当时没公布具体数量和价格。印度媒体这种刻意忽略时间线的"欢呼",本质上就是选择性失明的自我安慰。
哥伦比亚空军确实急需更新装备,其主力战机是服役超过35年的以色列"幼狮",大部分已经退役,目前只剩38架A-29攻击机撑场面,替换需求相当迫切。
中国提出的方案可以说是诚意满满,24架歼-10C不仅数量更多,还搭配了预警机和防空系统,能直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空战体系。
![]()
要知道,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P在实战中已经证明了自身实力,超视距作战能力和多任务性能都属四代半战机中的佼佼者,这样的配置对于提升哥伦比亚空军的整体战力来说,远比单纯买17架战斗机实用得多。
那哥伦比亚为啥非要选贵不少的"鹰狮"呢?说白了还是怕美国不高兴。南美地区长期被美国视为"后院",门罗主义的阴影至今还笼罩着这片大陆。
![]()
2025年10月刚发生的事就很能说明问题,美军以"打击贩毒"为由对哥伦比亚船只发动致命袭击,美国总统还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为"毒品头子",宣布停止援助并威胁加征关税。
这种情况下,哥伦比亚要是敢采购中国战机,美国的报复恐怕只会更猛烈。国际军事贸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生意,背后牵扯着太多政治利益,美国绝不会容忍中国军事影响力渗透到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
当然,"鹰狮"战机也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比如维护成本低、能在公路上起降,这些特点确实比较适合哥伦比亚的国情。哥伦比亚多山地地形,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鹰狮"的公路起降能力意味着它可以在战时快速分散部署,提高生存能力。
![]()
而且"鹰狮"作为西方阵营的战机,其武器系统和北约标准兼容,哥伦比亚空军现有的后勤体系不需要做大的调整,人员培训也能更容易地获得西方支持。
但这些技术优势说到底只是"加分项",如果不是美国在背后施压,性价比更高的歼-10C方案显然更符合哥伦比亚的实际需求。
美国自己的二手F-16也被哥伦比亚拒绝了,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哥伦比亚在军购上的无奈。
![]()
一方面,它不想完全受制于美国,所以没选美国的二手机;另一方面,又不敢彻底得罪美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同样属于西方体系的"鹰狮"。
瑞典作为中立国,其武器出口相对没那么多政治附加条件,这让哥伦比亚在向美国表忠心的同时,也保留了一丝自己的选择空间。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正是很多中小国家在国际军购市场上的真实写照。
再看看"鹰狮"战机本身,它确实是一款优秀的轻型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16.5吨,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有10个挂载点,开放式航电系统也方便后续升级。乌克兰之前也看上了这款战机,就是看中它皮实耐用、维护成本低,还能兼容北约弹药。
![]()
但"鹰狮"的产能是个大问题,年产量也就12到15架,哥伦比亚要等到2032年才能完成全部交付,这对于急需更新装备的空军来说,显然不是最理想的情况。
相比之下,中国的军工产能充足,交付速度有保障,这又是歼-10C的一大优势,可这些优势在地缘政治面前,终究还是没能敌过美国的压力。
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国际军售市场上并不少见。中国武器装备近年来虽然在性能和性价比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但受制于地缘政治因素,想要打开西方主导的市场依然困难重重。
![]()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军售进行围堵,南美只是其中一个战场。
即便歼-10C在印巴空战中表现出色,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在国际市场上大卖,毕竟很多国家在选择武器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性能和价格,而是政治安全。
印度媒体把哥伦比亚的选择当成"好消息",其实是没看透背后的本质。这根本不是歼-10C性能不行,而是美国霸权主义下的必然结果。
等到有一天,越来越多的国家敢于摆脱美国的控制,真正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武器装备时,歼-10C这样的优秀战机自然会获得更多认可。
![]()
国际军售的游戏规则从来都是靠实力说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地缘政治带来的阻碍终将会被逐渐打破。而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提升装备性能,积累更多实战经验,用实力证明中国武器的价值。
哥伦比亚婉拒歼-10C的选择,是地缘政治、美国压力和自身现实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不是歼-10C的失败,也不是印度媒体口中的"好消息",只是国际政治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对于中国军工来说,这次经历更像是一次成长的契机,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际军售市场的复杂性,也为未来的海外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毕竟,好的产品终会被认可,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更需要打破霸权主义的束缚。
参考资料:
哥伦比亚宣布订购16架瑞典“鹰狮”战机——界面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