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时代中日瓷器装饰比较研究——以景德镇与肥前瓷器为中心》终得付梓。回望这段漫长的学术旅程,根植于对故乡瓷都的敬畏,始于对东亚物质文明交流的遥望与好奇。
熊 寰
2025年7月
江户时代中日瓷器装饰比较研究
——以景德镇与肥前瓷器为中心
熊寰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 9
ISBN 978-7-03-083174-3
装饰不仅是瓷器最直观的特征,更承载着原料选择、胎釉配方、成型工艺及装烧与烧成过程中的技术诀窍与审美意蕴,是陶瓷研究的核心视角。《 》以中国景德镇与日本肥前瓷器的装饰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江户时代中日两国瓷器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演变,并从社会背景、工艺技术、管理制度、需求贸易及观念审美等多维度开展综合分析,探讨其发展与演变的原因,旨在揭示中国与日本瓷器发展演变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呈现东亚古代两大瓷器生产国陶瓷文化的关联与互动,为全球视野下的陶瓷史与装饰艺术研究提供新视角。
本书以1610至1860年的两个半世纪为时间框架,以中国景德镇与日本肥前两大制瓷中心为对象,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比较研究体系,揭示了中国与日本瓷器关系发展演变的面貌、规律与动因,是中日瓷器交流领域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
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一个四阶段演变框架——从模仿对话、融合自觉,走向风格自立与分化转型。这一框架跳脱出传统的帝王年号分期,转而聚焦于装饰风格自身的内在发展逻辑。
▋Ⅰ期(1610—1650年代):日本瓷器形式上模仿中国瓷器
表 中国“古染付”与日本仿“古染付”对比
![]()
▋Ⅱ期(1650—1690年代):日本瓷器意象上模仿中国瓷器。
表 中国克拉克瓷与日本“芙蓉手”对比
![]()
▋Ⅲ期(1690—1780年代):中日瓷器主流风格分离
![]()
中日“官窑”瓷器装饰风格的分离
▋Ⅳ期(1780—1860年代):分离延续中,日本瓷器再次受中国瓷器影响。
![]()
日本瓷器再次模仿中国瓷器
这是一场三百年的文明对话——审美、技术、制度与信仰在器物上交织,形成了东亚艺术史上一条隐秘而清晰的脉络。
▋与以往以“中国影响日本”为主线的叙事不同,本书以平等的比较视角,重新审视中日陶瓷互动的结构。
- 它打破了“中心—边缘”的陈旧框架,揭示双向影响的复杂过程;
- 它将艺术史的风格分析与陶瓷考古的实证结合,通过胎釉成分、施彩层次等微观特征分析重建装饰体系;
- 它让每一个纹饰都成为文明交流的证据,让瓷器真正“开口说话”。
书中的每一项论证,都来自作者多年来深入中日窑址与博物馆的实地考察与深入研究。从景德镇到肥前的诸多山野古窑,他用田野的脚步丈量装饰演变的真实路径。
▋为什么这本书重要?
- 因为它让我们看到:风格的流动,是文化在对话;装饰的变化,是历史的痕迹。
- 因为它为陶瓷考古、东亚艺术史与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体系化参照。
- 因为它让“装饰”成为理解文明与历史的钥匙。
学术之路漫漫,随着对人生感悟渐深,愈发感恩这段研究经历赋予我的一种沉静的力量。东亚文明的长河汇流,奔涌不息,这部关于中日瓷器比较研究的专著,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是探索路上的一个印记。窑火千年不熄,前路修远,求知之心亦当如斯,长存不竭。
——熊寰 “后记”
本文摘编自《江户时代中日瓷器装饰比较研究——以景德镇与肥前瓷器为中心》(熊寰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 9)一书“结语”“后记”,有删减修改,标题为编者所加。
ISBN 978-7-03-083174-3
责任编辑:蔡鸿博
装饰不仅是瓷器最直观的特征,更承载着原料选择、胎釉配方、成型工艺及装烧与烧成过程中的技术诀窍与审美意蕴,是陶瓷研究的核心视角。本书以中国景德镇与日本肥前瓷器的装饰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研究江户时代中日两国瓷器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演变,并从社会背景、工艺技术、管理制度、需求贸易及观念审美等多维度开展综合分析,探讨其发展与演变的原因,旨在揭示中国与日本瓷器发展演变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规律,呈现东亚古代两大瓷器生产国陶瓷文化的关联与互动,为全球视野下的陶瓷史与装饰艺术研究提供新视角。
本书可供陶瓷考古、陶瓷史论、装饰艺术及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文编辑: 刘四旦 )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