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肖璐
“‘汗流浃背’的‘浃’,右边是‘夹’不是‘来’。”11月5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规范汉字听写大赛现场气氛热烈,82支中小学参赛队伍、246名师生齐聚一堂,在笔墨交锋中展开比拼,在一笔一画间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根基。
比赛现场,选手们神情专注,有的低头沉思、斟酌笔画、笔尖轻顿,有的胸有成竹、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当主持人念出“嶙峋”“襁褓”“龋齿”等易错字词时,台下观众忍不住小声嘀咕验证。选手们屏气凝神,在答题板上工整书写,每一笔都凝聚着对中华文化的敬畏,每一个字都展现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扎实功底。
赛后,来自罕乌拉小学的参赛学生艾吉木兴奋地说:“为了备赛,我和同学们整理了300多组易错字词,我现在不仅写字规范了,读课文也更流畅了。”
此次大赛以“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既是对全旗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验,更是以赛促学、激发学习热情的生动实践。
“我们希望通过竞赛搭建起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师生在比拼中夯实基础、感受文字之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校园里‘说得出、写得准、用得好’。”阿鲁科尔沁旗教育局局长额尔德木图说,阿鲁科尔沁旗将持续丰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形式,开展经典诵读大赛、课本剧展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把语言学习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课外活动全过程,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活”起来、“热”起来。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将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昌平支教、“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交流轮岗等渠道,补充优化三科教师队伍51人,实现师资配备精准化。同时,依托国家、自治区、市、旗四级培训网络,累计选派教师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专项培训1565人次,内容涵盖拼音规范教学、课堂用语技巧等,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如今,走进旗里各中小学课堂,教师用标准的国通语授课,师生互动自然流畅,语文课上的经典诵读、数学课上的逻辑讲解、英语课上的双语衔接,都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融入教育教学的生动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