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住院21次,中年男子被这两大常见嗜好压垮!医生痛心:已是癌症前奏,该收手了

0
分享至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腹部剧痛,CT发现胰尾部肿胀伴渗出,且患者血淀粉酶指标升高……”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医生看到一张熟悉的脸孔,又得知其刚喝了不少酒,心里已经有谱。

郎先生43岁,这天,他与多年不见的朋友相聚。席间,大家相谈甚欢,敬酒你来我往。不知不觉,他喝下近半斤白酒。酒足饭饱后不久,郎先生腹部出现持续性胀痛,越来越严重,他凭“经验”顿感不妙,“熟门熟路”地赶到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考虑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将他收治入院。而这是郎先生第21次因胰腺炎进医院。

郎先生年轻时就开始喝酒、抽烟,渐渐地,每天得喝上半斤白酒,抽上一包香烟,一晃20年。逢年过节或遇上“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朋友,那更是得一醉方休才行。8年前,郎先生因过量饮酒、暴食暴饮导致急性胰腺炎,没想到从此一而再,再而三……每年,他都得经历几次这种痛苦。其中甚至有一次发展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极为凶险,多学科医护人员竭尽全力,才使他转危为安。其间,郎先生还患上胰源性糖尿病,留下后遗症。好几回,胰腺炎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发飙”,内分泌科、肾脏病科医生也加入救治行列。

“其实已经很注意了……”近年来,郎先生有所收敛,发病频率及胰腺炎严重程度也随之下降,不过,一旦控制不住“开戒”,就像最近的这次,他还是不得不到医院报到。

“会不会癌变呀?”入院后,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涂建锋查房时,郎先生将心中疑虑与担忧一股脑倒出来。

“每次胰腺炎发作,都是胰腺组织的一次严重炎症和损伤。虽然身体会努力修复,但反复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会破坏胰腺正常的细胞结构和基因稳定性。柔软的胰腺组织会逐渐被坚硬的纤维疤痕组织所取代,这个过程称为‘纤维化’。简单来说,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变成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逐渐纤维化,出现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最后变成胰腺癌。”涂建锋告诉郎先生,如果他依然我行我素,胰腺恶变几率相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此外,相对胆源性、高脂血症性、药物性、免疫性等各种急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继发胰腺癌的可能性也更高。

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一系列治疗,郎先生明显感觉到腹痛减轻。3天后腹痛完全消失,各项胰腺炎指标明显改善,进食也没有不适,他已于两天前康复出院。

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胰腺炎以胆源性为主,这几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也多了起来,在国内是第二大病因,而单纯酒精性约占胰腺炎病因的12.8%。

“综合郎先生这么多年反复胰腺炎的情况看,他所患的是胰腺炎的“小众”型——酒精性胰腺炎。”涂建锋介绍,当饮酒过量时,酒精可刺激胃酸及十二指肠促胰液素的分泌增多,引起胰液分泌增加,这会进一步导致胰管内的压力增强,重者可导致胰腺小导管及腺泡破裂,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出血坏死,最终引发胰腺自身的炎症,而严重的胰腺炎症可引起其他脏器的损害。

涂建锋表示,急性酒精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有突发的上腹剧痛,常可向背部放射,同时伴有腹胀、恶心呕吐,重症者可出现发热、消化道出血甚至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于一般轻症的胰腺炎,仅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非手术治疗就可以痊愈;重症胰腺炎则往往继发胰腺坏死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和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形成,应积极进行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不过,不少患者即使抢救成功,仍可能出现胰源性糖尿病、消化不良、脂肪泻(又称“脂肪便”)等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本身就罹患有胆结石、高脂血症的患者,更要避免大量饮酒,这些都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危病因,酒精可以瞬间“点燃”而引发急性胰腺炎。另外需强调,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同样对胰腺有损伤,一项针对30万人群随访超过10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烟患者较不吸烟患者罹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增加1.5-2.5倍,因此饮酒与吸烟要“同戒”!

涂建锋提醒,大量饮酒后如出现急性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欢迎加入“肝胆胰-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有相关问题,欢迎加入“肝胆胰-浙医在线病友会”,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12号为好友,备注“肝胆胰”,小助手会邀你入群。

跟着医生练出健康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张慧丽 通讯员 谭兆旺 宋黎胜

编辑 高欣奕

审核 张倩 冯云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专家解读“阿坝红旗桥因边坡滑坡垮塌”: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此类事故不常见

极目新闻
2025-11-11 21:46:04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神舟二十号最新消息显示:飞船遭撞击问题不大,或仍用该飞船返回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16:30:58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车企CEO重磅发声:对全体中国汽车人的侮辱!

电动知家
2025-11-10 11:10:23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特朗普:美国不再资助乌克兰!北约前秘书长:北约不会为乌克兰问题与俄进行武装冲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0:50:40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7.8吨猪脚从广西运往广东,竟在千里外的河南被查扣,货车司机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1 20:09:42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四川马尔康市红旗桥垮塌:系山体变形加剧滑塌造成 无人员伤亡

新京报
2025-11-11 20:23:08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深挖背后腐败问题!省委书记部署,聚焦这一重要工作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2:10:54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赖清德喊话韩国瑜声援沈伯洋,蓝营回呛:关他什么事

海峡导报社
2025-11-11 21:31:02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古二打脸警方通报,直接曝出新录音,捞人者的背景和名字均已公开

芊手若
2025-11-11 17:56:30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独行侠总经理尼克哈里森被解雇,独行侠天亮了!

爱体育
2025-11-11 23:41:14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2025-11-12 05:16:49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incentive-icons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订阅号
51173文章数 3867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房产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教育要闻

老师们不奢望减轻什么负担,只希望能实行8小时工作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