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说话”的墙壁
校园里的隐形教育
![]()
走进衡水市第十四中学,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静立其间,不张扬,却自有力量。它们以质朴的姿态融入日常,在无声中传递价值,于细节处滋养心灵,成为校园中不可或缺的隐性课堂。
![]()
林荫道旁,一排旗帜轻扬——每一面都印着一所高校的校徽与名字。它们如静默的向导,拓宽着学子对远方的想象。有学生曾在周记里留下这样的心声:“每次经过,望见那面属于梦想学府的旗帜,脚步便更坚定几分。”
![]()
![]()
![]()
教学楼走廊上,励志语录与校训并肩而立。“养正气”与“求真知”相呼应,既强调品格,也鼓励探索。这些词句不是装饰,而是校园精神的低语,在每一次擦肩与回眸间,唤醒信念,传递力量。
![]()
班级门口,学生画作展现个体的光芒。它们构筑了一处被看见、被认可的空间,默默诉说:每一份努力都值得珍视,每一种才华都有绽放的舞台。
![]()
![]()
![]()
班级廊道的文化墙,更像是一张青春的誓言地图。中国高校分布图上,红标点点,如星火燎原;旁边贴满学生亲笔写下的目标院校,字迹各异,却同样炽热。
![]()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些墙壁不语,却始终在言说;不批评,却唤起自省;不命题,却考验初心。它们是无声的“教育者”,以存在本身参与生命的塑造。
![]()
![]()
作为隐性课堂的一部分,墙壁的教育力量正来自于它的“不刻意”。它不说教,不强制,而是将理念化为视觉,将价值藏于环境,在日复一日的凝视与经过中,完成一场静默而深远的对话。在教育的漫长光阴里,它们以最温柔的方式,见证并参与每一个生命的茁壮成长。
图文、排版:肖贤
视频:肖贤
编辑:赵木村
审核:郑海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