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云南大理南涧县的一个普通小院里,三岁男孩平平正专注地在画纸上涂抹色彩。
窗外阳光正好,他新理的短发显得格外精神,白色T恤和蓝色牛仔裤干净合身。谁也想不到,这个正在学画小兔子的孩子,在过去二十多天里经历了怎样的舆论风暴。
时间回溯到2025年10月15日,雅西高速石棉服务区。平平的父母李某某和万某带着两个孩子自驾旅行,在这里暂时歇脚。
在这个寻常的午后,平平像许多三岁孩子一样尽情玩耍,他赤裸着身体在空地上爬行,手里还攥着心爱的玩具汽车。这个画面被路过网友拍下上传网络,瞬间点燃了舆论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赤裸爬行的孩子”成为社交媒体热议焦点。网友们分成不同阵营:有人质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有人怀疑“父母是否在利用孩子非法牟利”,更有人直接断言“这明显是虐待儿童”。
各种猜测和指责如潮水般涌来,平平一家人却在继续他们的旅程,对正在发酵的舆情一无所知。
![]()
10月16日,距离视频上传仅一天,大理州、南涧县就组建了联合工作组。在省级部门指导下,一场严谨的调查立即展开。工作组做的第一件事,是尽快找到这家人。
10月17日,工作组人员赶赴四川,经过一天奔波,终于在18日清晨7点左右找到了李某某一家。
“我们一开始确实有顾虑,”联合工作组相关人员后来回忆,“但沟通后发现,这对父母虽然教育方式特殊,但对孩子的爱是真实的。”经过耐心劝说,一家人于10月21日随工作组返回南涧县。
与此同时,一个由14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已经准备就绪。这个团队包括医疗专家、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分成两组开展工作:一组负责陪护照顾孩子,全面评估身心健康状况;另一组则依法开展调查,重点查明是否存在拐卖、虐待等违法行为。
11月8日,记者在安置点见到了平平一家。除了父母,万某的父母也赶来帮忙照顾孩子。现场还有民政、妇联的工作人员和幼儿园老师,大家都在为这个家庭提供支持。
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小王从10月19日起就陪伴在平平身边,她见证了孩子这些天的变化。“刚开始孩子对陌生人很警惕,”小王说,“但熟悉之后,他变得特别活泼。”在她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段珍贵的视频:平平和小伙伴们在茶园里嬉戏,他们采摘茶树果,互相追逐,笑容灿烂。
更让人欣慰的是,平平已经开始适应穿衣穿鞋的生活。小王指着孩子脚上的黑色旅游鞋说:“他现在已经习惯穿戴整齐了,这是个很大的进步。”
关于“孩子是否亲生”的疑问,联合工作组提供了明确答案。父亲李某某,34岁,南涧本地人,大学学历;母亲万某,43岁,北京人,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公安机关进行的DNA鉴定显示,李某某和万某确实是两个孩子的亲生父母。
这对夫妻的爱情故事也浮出水面。2019年,李某某在大理经营客栈时,遇到了来旅游散心的万某。性格相投的两人很快成为恋人,2022年6月生下平平,2024年11月又迎来第二个孩子安安。
至于为何没有办理户口登记,调查发现主要两个原因:孩子都是在家自然分娩,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另外两人至今未办理结婚登记。好在这些问题正在解决,南涧县卫健部门已经根据DNA鉴定结果办理了《出生医学证明》,公安机关也在按程序为孩子们办理户口。
针对最引人关注的“赤裸身体和爬行行为”,李某某解释说,平平曾经患过湿疹,天气暖和时不喜欢穿衣服。“但他觉得冷的时候会自己找衣服穿,”李某某强调,“从来没有因为着凉生过病。”
而爬行行为,调查组发现这主要源于平平特殊的成长环境。由于父母经常自驾旅行,平平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他最主要的玩伴是家里养的宠物狗。“孩子天生喜欢模仿,”工作组人员分析,“平平模仿狗狗的爬行动作,而母亲万某采取不干预的态度,父亲又听从母亲的意见,这就导致了爬行行为一直持续。”
李某某对此的解释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我们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从来不会对孩子说‘不准’‘禁止’之类的话。”
![]()
在走访李某某的亲戚和邻居时,得到的反馈出奇一致。村民小组长说:“我们家相隔不到30米,能听到他家鸡叫,但从没听过打骂孩子的声音。”
更让人意外的是,多位工作人员反映,李某某和万某不是虐待孩子,反而是“过度宠溺”。工作人员在纠正孩子行为时,哪怕语气稍微严厉些,夫妻俩都会流露出不悦的表情。
医疗检查结果也提供了有力证据。10月21日,省、州、县三级医疗团队对孩子们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和各种彩超。结果显示,平平身高93厘米,体重13.5公斤,头围49厘米,所有这些指标都在3岁儿童的正常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检查没有发现任何被伤害的痕迹。
对父母的评估显示,李某某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理状态正常。万某则被描述为“性格倔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较强”。
关于“通过网络非法牟利”的质疑,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后确认没有任何证据。李某某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营客栈的积蓄、种养殖收入以及父母资助。
一位亲戚证实:“他们家有3辆车,这两年带着孩子去过十多个省,就是想让孩子多见识祖国的山河。他们家的条件,根本不需要靠孩子赚钱。”
平平和安安的身体状况良好。工作人员观察发现,平平行走能力正常,神志清晰,反应灵敏。弟弟安安也生长发育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平平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毫无障碍。他喜欢做游戏、画画、踢足球,学习能力很强,“一教就会”。
“让每个孩子既能触摸泥土,也能融入人间。”联合工作组相关人员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他们指出,真正的自然教育应该与社会规则相结合。
目前,当地已经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组成的家庭教育暨志愿服务指导专班,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工作组对李某某和万某监护失当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批评,夫妻俩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转变。
李某某最近用手机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过去几年,我们的教育方式与大众认知产生了冲突,这确实影响了孩子融入社会。现在我们正在加强孩子穿衣、行走等习惯培养,为将来入学做准备。我们一定会尽力把孩子送到好学校接受教育。”
这个事件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在尊重孩子天性和培养社会规范之间找到平衡。
李某某和万某代表了一种极端的“自然教育”理念。他们带着孩子自驾游历十多个省份,希望让孩子“充分融入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这种愿望本身是美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他们忽略了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平平模仿宠物狗爬行这个细节特别值得深思。三岁正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与同龄人相处,需要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如果这个时期缺少了必要的社会化过程,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确实会产生影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父母自身的状态。万某“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特质,显然影响了孩子的社交环境。教育专家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都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
从10月21日返回南涧,到11月8日记者探访,这二十天里发生的变化是令人鼓舞的。
平平开始习惯穿衣穿鞋,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进步。衣服不仅是遮体保暖的工具,更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当平平穿上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衣服时,他向着正常的社会生活迈出了重要一步。
工作人员小王的陪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不是简单地看护孩子,而是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她教平平画画,陪他踢球,带他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对平平来说却是宝贵的社会化经历。
李某某的态度转变也同样重要。他从最初可能的不理解,到后来写下那些反思的文字,说明他开始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我们希望这场风波尽快平息”这句话背后,是一个父亲想要保护孩子的本能,也是他开始反思教育方式的起点。
这个事件中,政府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第一时间组建联合工作组,到安排专业团队陪护,再到成立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专班,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视。
医疗团队的专业评估驱散了“虐待”的疑云,教育工作者的耐心引导帮助孩子适应社会规则,民政部门的持续关怀为家庭提供了实际支持。这种多部门协作的模式,为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了范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中既坚持了原则,又体现了温度。对监护失当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同时又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指导,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确实收到了效果。
![]()
在安置点,我们看到了万某的父母也加入到了照顾孩子的行列中。这种跨代的支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平平的姥爷抱着睡着的孩子时说的那句话特别动人:“希望社会能给予这个小家庭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去回归、去矫正。”这不仅仅是一个老人的心愿,也代表了社会应该有的包容态度。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祖辈的参与往往能提供更稳定的情感支持。在这个家庭面临转折的时期,老一辈的加入无疑为孩子们增加了一道保护屏障。
大理州有关领导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发挥协调机制作用,优化家庭教育指导,“以法治守护、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这些承诺需要落到实处。对平平一家来说,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孩子需要逐步适应集体生活,父母需要学习如何在尊重天性和遵守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
李某某已经表示会“尽力将孩子送到好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个承诺需要他们付出持续的努力。而社会要做的,是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在平时给予空间,让这个家庭能够像万千普通家庭一样,过上平静的生活。
傍晚时分,玩累了的平平在姥爷怀里安静入睡。这个画面,本该是所有孩子童年中最普通的瞬间。
从10月15日石棉服务区的那个午后,到11月8日南涧小院的这个傍晚,短短的二十多天里,一个三岁孩子经历了太多本不该他这个年龄承受的关注。
值得庆幸的是,在舆论的风暴中,理性的声音最终占据了上风。政府的快速反应、专业人士的介入、媒体的客观报道,共同为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这个事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也许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在表达关切的同时保持理性,在发挥监督作用的同时尊重隐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共同守护,但更需要的是专业、耐心和适当的距离。
平平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期待有一天,当他长大成人,回想起2025年的这个秋天,记忆里不是网络的喧嚣和众人的围观,而是茶园里和小伙伴嬉戏的快乐时光,是画纸上鲜艳的色彩,是姥爷怀抱里安心的温度。
因为童年本应如此简单,如此平凡,又如此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