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金融舞台掀起波澜,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意外发布通告,宣布自11月10日起全面中止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这项决策毫无预兆,既未提前公开征求意见,也未设立过渡安排,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政策风暴席卷市场。
2
这一举措的背后,折射出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领域日益增强的话语权。统计资料显示,以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权日均成交量在三年时间里飙升近900%,增长速度远超预期,引发传统金融秩序的高度警觉。
![]()
3
那么,为何这家百年历史的交易所会采取如此强硬手段?人民币又是如何在美元主导的体系中逐步开辟出自己的路径?这些问题的答案,深嵌于全球货币权力更替的历史进程之中。
![]()
4
伦敦交易所的突然行动与美元霸权
5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金属交易中心,伦敦金属交易所长期以来是美元在全球商品市场实施定价控制的核心枢纽。此次叫停非美元期权交易,看似是一次技术性规则调整,实则暴露了美元主导地位遭遇实质性冲击后的防御性姿态。
6
过去数十年间,美元依托其在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储备配置以及大宗商品计价三大领域的绝对优势,构建起一套高度闭环的金融控制系统。而LME正是这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将美元价值波动传导至全球原材料价格的关键职能。
![]()
7
这套机制的运作逻辑清晰且高效:当美联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大量低成本美元资本涌入LME市场,推高铜、铝等关键金属的期货合约价格,导致中国、德国等制造业强国不得不支付更高成本进口原料,企业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
8
一旦美国进入紧缩周期,资本迅速回流本土,国际市场金属价格随之剧烈下挫,前期高价囤货的企业面临库存贬值、债务压力加剧甚至破产清算的风险。
![]()
9
此时,美国金融机构便能凭借资金优势低价收购优质实体资产,完成一轮“收割”周期。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操作模式,美国实现了对全球经济资源的再分配,而LME也在其中巩固了其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
10
因此,当其他货币开始挑战美元的计价权时,LME的根基便受到动摇。这解释了为何它宁愿牺牲部分流动性,也要强行遏制欧元、人民币等货币的渗透势头——本质上是在为美元霸权筑起一道防火墙。
![]()
11
不过,这种单边压制策略是否真能扭转趋势,仍有待观察。毕竟,市场的力量终究源于真实贸易需求,而非行政指令。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现实基础推动人民币走上国际舞台中央?
![]()
12
人民币国际化
13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同时也是多个关键金属品类的主要生产国。权威数据显示,中国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新增铜消费需求,掌控着全球55%以上的电解铝产能,并占据高达70%的稀土氧化物产量份额。
14
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难以替代的角色。每天平均有超过十万吨金属现货运抵中国港口,全球约45%的金属贸易最终服务于中国市场。如此庞大的实物交易规模,自然催生了对本地货币参与定价的强烈诉求。
![]()
15
近年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一个典型例证是,在欧洲汽车制造商因芯片短缺濒临停产之际,中方供应商提出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要求,外方为确保供应链稳定,只能接受这一条件。
16
类似情形在稀土出口谈判中频繁上演。这种转变的根本动因在于中国市场的深度与广度——若拒绝人民币结算,许多国家将难以找到体量相当的替代买家。
![]()
17
正是在这种现实驱动下,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三年内扩大约九倍。来自中东、俄罗斯及其他资源型经济体的矿产采购合同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从不足一成跃升至三成左右。
18
尤为关键的是,中国已搭建起人民币与中东金属交易的直通通道,允许持有人民币的国家直接用于购买区域内矿产资源或中国制成品,无需再经由美元中转兑换。
![]()
19
这一系列进展表明,人民币正从辅助性的结算工具,向具有独立定价功能的国际货币迈进,直接触及美元在全球商品交易中最核心的利益区。面对这一结构性变化,英美金融体系又将如何应对?
![]()
20
国际货币格局
21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紧急调整,可视作旧有金融秩序对新兴力量崛起的一种应激反应。然而,这种做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值得深入反思。
22
交易所的本质是服务市场参与者,其生命力取决于流动性和包容性。若主动排斥占全球金属贸易近半壁江山的中国市场,或人为提高人民币使用者的交易门槛,最终可能削弱自身的全球吸引力。这无异于一家大型商场突然禁止某类货币支付,而该类货币的持有者恰恰构成其最主要的消费群体。
![]()
23
事实上,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单一货币主导的时代正逐渐让位于多极并存的新格局,欧元、人民币、甚至区域性货币联盟都在提升其国际影响力。这种演变并非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全球经济重心转移的自然体现。
24
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与投资中的比重上升,原有的以西方为中心的资金流动模式正在重构,相应的货币使用习惯也随之改变。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是这一宏观转型的具体写照。
![]()
25
中国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过程中,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和渐进式改革。通过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铜、铁矿石等期货产品,完善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并与多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显著提升了境外机构持有和使用人民币的信心。
26
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例,其推出的人民币计价阴极铜期货合约,目前持仓规模已跻身全球同类品种前列,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的价格参考基准之一。
![]()
27
这些制度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人民币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提供了坚实支撑。那么,未来的全球货币秩序究竟将呈现何种面貌?
![]()
28
![]()
29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骤然转向,表面上看是美元体系发起的一次反制行动,深层反映的却是国际货币权力结构正在经历深刻重塑。
30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快速拓展绝非偶然现象,而是中国经济实力、产业规模与全球贸易网络深度融合的必然结果。数据显示,人民币计价的金属衍生品交易量三年增长九倍,这一惊人增速建立在坚实的实物贸易基础之上,体现了市场参与者的自主选择。
![]()
31
从长期视角审视,由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金融架构已难以匹配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现实。货币多样性不仅有助于降低对某一国家政策的过度依赖,还能增强整个系统的抗风险能力与运行弹性。
32
中国在此进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致力于建设更加公平、高效的国际金融环境。通过持续优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为中国货币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33
主要信源
34
财联社 投资日历:周一资本市场大事提醒 东方财富网 伦敦金属交易所:自2025年11月10日起将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金属期权交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