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话《树影迷宫》主创:在迷案发生的胡同,打捞一个上扬的90年代

0
分享至


文|77

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写道:“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这里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几代人毗邻而居,彼此知根知底。打招呼、串门、互相照应,构成了胡同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可以说,胡同就像一个住着十几户人家的“大家”。它催生闲话,也藏匿秘密,谁家有点风吹草动,恨不得一夜之间传遍全院。而迷宫般七拐八绕的结构,也为罪恶提供了藏身之处。那些难以溯源的阴暗,往往就在最熟悉的地方悄然滋生。

《树影迷宫》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1994年,北方胡同接连发生多起女孩被杀案。老刑警冉曦(廖凡 饰)与徒弟赵赶鹅(尹昉 饰)依靠传统的走访与摸排,一步步逼近真相,却直到18年后,才最终抓住那个一直潜藏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真凶。


尽管是一部悬疑剧,但《树影迷宫》并未刻意追求高能反转或视觉刺激,而是借由胡同里每一户“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密,串联起人性中隐秘的痛点和时代的困局。性压抑、控制欲、婚外情……多个社会议题在剧中自然浮现。

它关注犯罪背后的“因”,而非仅仅呈现犯罪的“果”,更着力于勾勒大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它胜在人物的鲜活与情节的真实,扑面而来的90年代气息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让观众仿佛触摸到一段发生在身边、触手可及的生活。

这样的创作理念,也实现了与观众的双向奔赴。在当下悬疑剧市场整体趋冷的环境下,《树影迷宫》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与轻盈的生活质感,实现了热度与口碑的同步攀升。截至目前,在爱奇艺的热度已突破8500,成为今年悬疑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从“高能反转”到“生活流人物剧”

当《树影迷宫》的导演、编剧之一孙浩第一次读到《大真探赵赶鹅》中《胡同罪恶回忆》这一篇章时,他被其中两样东西深深打动:真实的人物原型与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

“这本小说最厉害、最核心的是‘真’,”孙浩说,“两个真实存在的片警,在真实的90年代胡同里破案,这种真实感特别打动我。”在他看来,原著虽然篇幅短小,仅有三万多字,却像一扇窗,透过它能看到那个年代警察真实的工作状态与胡同里鲜活动人的市井百态

然而,将这样一部非虚构小说改编成十几集的电视剧,并非易事。编剧赵赶鹅在创作初期也曾陷入过类型化的迷茫。“我最开始写过高能反转版本,写完自己都看不下去,”他坦诚道,“我受了太多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以为悬疑剧就必须是那样的格式,开场先死个人,接着不停反转,凶手变被害人……前几集观众或许很爱看,但后面难免烂尾。”这种刻意的模仿让他感到痛苦,“我不想这样欺骗观众。”

经过跟孙浩的反复探讨,他们逐渐明确了一个方向:放弃追求表面的高能反转,转而深入人物与时代。“我们要拍的是两个片警在胡同里破案,”孙浩强调,“就必须得放弃那些所谓高能反转的设定。因为在真实逻辑下,命案都是归刑警队的,片警更多是打辅助、做外围的。只有在刑警队认为这个案子必须结束的时候,是他们两个投入进去,不断地追查,才有了接下来的故事。所以这部剧就不可能成为我们想象当中那种高度类型化的作品。”


他们最终决定将扩写的重点放在两个方向上:胡同生态与警察人物。“我想表达的是熟人社会里的危险,”赵赶鹅说,“一个案件发生以后,各家各户的脏事都被压力胀破了,爆裂出来。就像老捡说的那句话一样:‘其实只有那些有家有业的人,才干那些恶心事,他们藏得深。他们心里头那个脏,你们看不见。’这句话其实就奠定了整部剧的底色。”


剧中那十四条胡同里的秘密,也确实随着命案的发生与警察的调查逐一浮出水面。看似体面却双双出轨的中年夫妻、莫名失踪的高中女生、控制欲近乎病态的父母、狂躁又阴郁的街头混混……这些人性中被压抑的欲望与暗面,在压力积累到临界点时,便化作无法忽视的危险。


从创作角度看,如何以一个连环案件串联起胡同中所有人的命运,是一大难题。赵赶鹅在写作过程中压力也一度巨大。后来,他在构建整个胡同生态时,找到了一条能将所有人紧密相连的基础线索:性。“因为命案跟性是分不开的,性对当时的人也是很神秘的。所以我可能是不自觉地将它作为连接所有人的线索。”

剧中,刘琳饰演的刘北萍在性观念逐渐开放的90年代开设成人用品店,迎着时代浪潮向上生长;然而,仍有人谈性色变,由此引发一连串悲剧。这正是《树影迷宫》的独特之处——它真实地呈现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在两性关系中所面临的困境。

另一处独特在于,与许多色调黑暗、氛围压抑的悬疑剧不同,《树影迷宫》始终保持着一种“亮调子”的叙事气质。孙浩希望还原的是90年代初那种“经济上行、充满阳光”的时代氛围。

“有人常说现在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垂头丧气的年轻人’,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这些朝气蓬勃的老头老太太们,就是我现在描写的90年代的这些人。他们登上舞台的速度特别快,谢幕的速度也特别快。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有谁还记得他们,其实他们大部分都还在。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顽强的、坚韧的生命力,我觉得他们特别值得被描绘出来。”也因此,这个悲剧的故事里融入了一些喜剧元素,让这份生命力显得更加明亮,而不尽是沉重

“这是我想表达的一部分,也是这部剧主题的一部分,”孙浩说,“在那个时代,罪恶当然存在,但是整个时代氛围不是越来越下去的,而是越来越上扬的。”



还原人物的“内在美”

对孙浩而言,改编过程中最具挑战的,是如何塑造出冉曦与赵赶鹅这两个警察形象。

近年来的很多悬疑剧中,警察的形象越来越“工具化”,“你会发现绝大部分的戏最精彩的一定是坏人。我们写坏人的成长、坏人的犯罪过程一定是最吸引眼球的。相比之下,要把警察写出彩,其实非常难。”

这种现状,也激发他在《树影迷宫》中做出了一次尝试:能不能完全从警察视角出发,正面、全面地塑造他们的形象?能不能仅仅通过警察的视角与办案过程,串联起整部剧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并支撑起一个有厚度、有温度的故事?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还原警察真实的工作状态与面貌,编剧赵赶鹅也在创作前期进行了扎实的田野调查。他采访了11位老警察,将许多真实细节融入到了剧情当中。“比如警察在审讯时的思维方式。他们跟嫌疑人讯问的过程有点像打牌,”赵赶鹅分享道,“我捏着我的底牌不出,真真假假让你猜我手里有什么。嫌疑人也要猜我的底牌是什么。”这种相互试探、相互过招的拉扯,才符合真实的办案过程。

剧中不乏这类源自真实的细节。比如冉曦把一根L型铁管装在包里冒充枪支,吓唬疯僧的手下如果动手抢了就是“抢枪既遂”。这类看似“狡猾”却在实际办案中常用的策略,都是他从警察口中听来的真实案例。

此外,剧组还专门请了涉案影视题材指导专家曹煜为拍摄护航,还有当年在基层的老警察全程跟随拍摄。在拥有实战经验的专家指导下,每一个警察形象都得以丰满、真实地呈现出来。


剧中的两位主人公,经验丰富的老警察冉曦和刚毕业的“公安大”赵赶鹅,也构成了一对极具张力的师徒搭档。尽管他们表面上符合“老警带新人”的经典设定,但人物内核却与传统套路有所区别。

冉曦不是那种无所不能的老警,而是一个只想守好自己那十四条胡同的普通片警。“你看他平时好像躲事儿,但他又很负责任。他对治安隐患很重视,经常去宾馆检查,以找狗为名义把录像厅里的小情侣赶走。当然这是他认知有局限性的那一部分。他是有内在矛盾的,又很负责任,但又想躲事儿。”

而赵赶鹅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愣头青”。他虽然怀揣一腔热血,但也有脆弱的一面。闯了祸会害怕,犯了错也愿意在全体同事面前低头。“他是一个心思很重的年轻人,有什么事不想对别人说,宁愿使劲往前冲。”

在编剧赵赶鹅看来,把一个看似“不讨喜”的角色写得让观众喜欢,关键在于赋予人物足够的维度。“如果这个角色只有‘愣’,那肯定不讨喜。但是赵赶鹅心思很重,又有点受虐性,能想出苦肉计这招。”这些复杂性让角色活了起来。“包括老冉,面对妻子是一种状态,面对儿子是一种状态,面对领导、赶鹅、邻居又是一种状态。维度丰富了,人物自然就好看。”

不过,人物的丰富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赵赶鹅认为,一个角色可以因面对的情境不同而展现不同的侧面,但他必须有一个最本真的底色,这个底色需要创作者去挖掘。“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抓住了这点,无论角色的表象多么复杂,都有了坚实的根基。“我觉得现在传统刑侦剧和悬疑剧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怎么高能反转,而是你能不能把一个人物内内心最深处、最害怕的东西找到。”


90年代社会治安形势复杂,案件层出不穷,但破案资源有限,警察不得不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艰难权衡。某种程度上说,剧中的赵赶鹅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他代表了那个年代许多警察的悲剧。“一旦你钻进某个案子里出不来,就会变得偏执,然后陷入痛苦。”

而最戏剧性的是,赵赶鹅从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起命案,就成了他一生都无法放下的执念。“他只不过是比其他刑警碰着的早点儿。”


构建真实的情境

《树影迷宫》令人信服的真实质感,首先从视觉上扑面而来。

北京城的胡同深处,青砖灰瓦、斑驳的门楣、交错纵横的窄巷,共同织就一幅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图景。剧中人物穿行其中,身影被高矮错落的院墙和树影切割,仿佛每一步都能触碰到旧日生活的温度。

《树影迷宫》基本上全部采用实景拍摄,取景于一片被认为是全中国最后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平房胡同区。这片胡同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本身也是叙事的关键组成部分。孙浩希望通过实景带来的沉浸感,让观众直观地理解“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一个人敢在住的附近胡同里杀人,但就找不到凶手”。那些密集、曲折、如迷宫般的空间结构,在视觉上构成了合理性,也让观众相信,“在这些弯弯绕绕的迷宫里丢了个人,你找不到”。

这种真实感也体现在职业逻辑的还原上。例如在第二集中,观众跟随赵赶鹅的视角,眼看着法医、刑警不断进入现场,而他自己却被拦在外面,连尸体的样子都看不见。这正是片警在命案侦办中的真实处境,他们的工作就是在现场外围维持秩序。


在视听语言上,孙浩也运用了大量长镜头调度来强化沉浸感,但他始终坚持不以炫技为目的,而是以人物为先。比如第一集开头通过一条狗的奔跑,将时空从2012年拉回1994年。这一设计不止于转场:狗是冉曦的精神象征,无论是2012年他再见赵赶鹅时,狗冲出院门,他的内心波澜再起,还是最终赵赶鹅因为狗的提示锁定胡同杀手,它都像是角色命运的隐喻。这种通过视觉元素传递心理与命运的手法,让场景超越了物理空间,成为内心世界的外化。


演员的全身心投入,也进一步夯实了这份真实。廖凡在饰演老年冉曦时,一整天保持着佝偻的体态与缓慢的步速,完全沉浸在角色的状态里;尹昉则为角色设计了从形体到状态的变化,他特意垫了肚子,步态也更显松垮,让观众能直观地“看见”时光在人物身上的流逝;还有老冉和儿子吃饭,刘北萍突然骑着摩托车破门而入,是全剧里最温馨的一幕。而骑车破门,正是刘琳的主意。

配角们同样贡献了充满生活实感的表演。饰演包子铺老板林浩与小梅的富大龙、王艺禅,本身就擅长做面食,因此剧中揉面、包馅等等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他们是真的会做包子,”孙浩说。开拍前,演员就泡在场景里,拍摄间隙,他们也留在铺子中保持状态。林浩那段令所有人不寒而栗的“做人就像蒸包子”的台词,大多也来自富大龙自己的设计……


从真实的物理空间,到演员的沉浸式表演,再到双线叙事带来的命运纵深感,《树影迷宫》构建了一个粗粝可触的真实世界。这种对真实感的全方位追求,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陷入内卷的悬疑剧市场,指出了一个可能的创作方向。

在孙浩看来,未来悬疑剧的竞争焦点,一是“有真实生活根基的原著小说或故事”。“如果只是按照所谓的类型套路去编,观众迟早会审美疲劳。人对刺激的耐受度会越来越高,你给强刺激,慢慢他们就习惯了,你再给更强的刺激,迟早他们就麻木了。”他强调,“未来创作,第一得有生活的底子,要有情感的共鸣;第二,悬疑剧依然可以写好人物,只要人物能抓住观众,故事就能一直走下去。”

生活流悬疑剧虽然是市场的趋势,但不少作品中的生活戏份却显得冗余而无效。在赵赶鹅看来,问题的核心在于“缺少明确的主题”。“你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线没有主题重要。我觉得现在很多刑侦剧只是为了写案子而写案子,不知道想通过案子表达什么。它们表面上紧凑,实际上松散。这种东西糊弄不了观众,顶多靠高能撑过前四集,中后期一旦人物立不住,只能靠‘水戏’强撑到二三十集。”

在创作《树影迷宫》时,赵赶鹅也险些走上这条弯路,是孙浩严格把控住了作品的基调。这部剧或许没有前三集就爆发的强情节,但它是一种更温和、更有后劲的存在。“它不是把所有劲儿在前三集就使完,”孙浩说,“它的力量传递得慢,但越往后越足。”


回顾项目初期,孙浩和团队带着剧本寻求合作时,收到的反馈大多是“节奏慢、不高能、不反转”,甚至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剧本太差,做不成”。但他不愿为了迎合类型而抹杀IP的内核与亮点。

后来,他们试着将剧本递给了一直以来冉曦的第一人选——廖凡。廖凡和霍昕看完剧本后的回复很简单:“剧本好,我来演。”他们带着主创们找到爱奇艺,大家一拍即合,项目迅速推进,才有了今天这个在许多观众心底生长出来的故事。

“其实《树影迷宫》第一集原本有个很悬疑的开场,”孙浩透露,“但跟爱奇艺总制片人戴莹聊完之后,她建议我把这个开头拿掉了。她的意思是,应该让观众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一个讲生活、讲人物的故事,别给他们太高的悬疑期待,相信他们能静下心来看人、看人物的命运。”

所以说,真实,有时不仅源于制作的扎实,更源于创作者内心的“相信”。相信一个从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故事,终会遇见懂得它的观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印度首都发生恐怖袭击,莫迪或随时按下开战按钮,歼10C又将发威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37:01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亚马逊再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腰斩

慢放
2025-11-11 15:35:29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特朗普心急如焚,关税战不但没打赢中国,美国可能要倒赔2万亿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0:32:58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耿直boy+1!18岁复旦学子击败潘展乐孙杨夺冠,赛后回应亮了

青春上海
2025-11-11 11:35:14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撤销机顶盒的重要消息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9 14:50:37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度网球选手前往中国参赛遭拒签,社媒求助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懂球帝
2025-11-11 18:52:03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外卖大战太惨了:阿里亏360亿、美团亏200亿,拉低中国互联网盈利三成?

开柒
2025-11-11 18:30:46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官方:亚马尔退出国家队,西班牙足协对其自行接受治疗不满

懂球帝
2025-11-11 18:01:10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中方将向菲律宾提供现汇和紧急物资援助,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0多人死亡

鲁中晨报
2025-11-11 19:51:02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李连杰怎么突然年轻30岁?知情人曝关键线索:看他的手

精彩背后的故事
2025-11-12 01:08:24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将关停部分App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08:36:48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一年狂飙21万公里,电池仅衰减5%,小米SU7车主刷新了科学

木蹊说
2025-11-11 16:06:19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16级大风+大暴雨!具有灾难性破坏力!今年最大的台风要来了

深圳晚报
2025-11-11 07:59:35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比特币富婆”钱志敏洗钱案宣判在即,最高面临14年监禁 听证会披露其奢靡生活

红星新闻
2025-11-11 19:05:17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敢碰台湾问题?中国驻日大阪总领事警告日本:勿忘 “敌国条款”!

不掉线电波
2025-11-11 11:08:03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进入加勒比海

界面新闻
2025-11-11 22:44:34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后公布病历 医生:完全恢复已不可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1 13:52:04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央视直播,国足VS越南,冲3-0开门红,邵佳一督战,首发11人浮现

球场没跑道
2025-11-11 21:34:38
2025-11-12 05:20:49
骨朵传媒 incentive-icons
骨朵传媒
网络影视垂直行业平台
10295文章数 50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亲子要闻

中国首例「5胞胎」现状曝光:个个年满20岁,父亲过劳去世,如今现状却让人唏嘘

《无尽传说 Remastered》评测:前进"/>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无尽传说 Remastered》评测:前进 星河 2025-...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