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大可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2024年,山姆会员店的官栈鲜炖花胶以年销售额破亿的成绩成为现象级单品,这一成就被广泛解读为“新中式滋补品牌借助高端渠道逆袭”的典范。
随后,这一产品背后的品牌“官栈”进入大众视野。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品牌,凭借山姆的渠道势能完成了从线上到线下的破圈,其产品在山姆货架上的周转率甚至超过部分国际大牌保健品。
为什么是官栈?这个品牌的“出圈”,能带给我们什么新启示?
![]()
新中式滋补的“技术派玩家”?
自2014年成立,主打新中式滋补品牌的官栈,迅速成为线上品类的头部。相关报道显示,市场表现上,官栈已连续五年稳居天猫即食花胶品类销量第一。2024年双11期间,其全网成交额达7785万元,同比增长195%,累计销量突破500万瓶。在山姆渠道官栈的销售额也轻松破亿,成为该渠道增长最快的新消费品牌之一。
![]()
图源:天猫
官栈的崛起,始于对传统滋补品痛点的精准洞察。在创始人张宇看来,传统滋补品长期存在"功效模糊、食用不便、品质参差"三大问题。为此,官栈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科技赋能传统滋补"的战略方向,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壁垒,施展“降维打击”。
在原料端,官栈入手引领行业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官栈参与制定的行业首个广东省地方标准《鱼鳔干制操作规程》即将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帮助打破鱼胶干制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局面,保障和提高鱼胶产品品质。
![]()
图片来源:官栈公众号
在生产端,相关报道披露,官栈投入1.3亿元在越南建成2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工厂,独创"鲜制工艺黄金链路"。该工艺涵盖3小时冷链锁鲜运输、24小时生物酶定向去腥、仿生低温烘干等40项质量控制标准,将鱼胶从原料到成品的周期缩短至150小时,最大限度保留了胶原蛋白的活性。同时,工厂通过BRC与IFS双认证,成为行业内首个实现全链路可追溯的花胶生产基地。
在科研端,官栈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薛长湖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联合中国检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机构,构建了花胶营养数据库。他们通过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等技术,系统解析不同鱼种花胶的氨基酸组成和活性成分差异,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营养可视化标签",让消费者直观了解产品的核心指标。这种"科研背书+数据透明"的策略,有效提升了品牌的信任度。
而在运营侧,官栈也不吝投入,既请明星贾乃亮、庞博等做代言,又定期邀请奥运冠军、各界名人做推广,还与牛奶品牌、药店推出联名产品,并与不同的非遗联动推出限定产品,尽可能的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覆盖更广泛的人群。
多管齐下之下,官栈从新中式补品赛道脱颖而出,并不是什么难事。
![]()
中式滋补赛道,
千亿蓝海的暗流涌动?
官栈的成长,更离不开的中式滋补赛道的爆发式增长。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消费升级,传统滋补品正从高端礼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型。数据显示,2023年中式滋补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2%,其中即食化产品增速超过30%。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政策、消费、技术三重因素的叠加驱动。
《2024抖音电商滋补营养品行业趋势洞察》显示出,五谷养生营养品,与以燕窝、花胶、参类等为主的美容养颜类与补气血的滋补制品呈高规模高增长;小红书上与“中式养生”关联的笔记数量,也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0%。与此同时,Z世代成为养生主力。早在2023年药食同源市场规模Z世代的贡献就超过了40%,《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18-35岁人群占养生消费的83.7%,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这种需求变化催生了即食花胶、鲜炖燕窝等新品类,也为官栈等品牌提供了市场空间。
![]()
▲图源:HelloLink
药食同源目录的扩容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支撑。2024年,国家卫健委将党参、肉苁蓉等9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至此共有102种中药材可作为食品原料。这一政策直接推动了"中式滋补零食化"的趋势,官栈的即食花胶、小仙炖的鲜炖燕窝等产品,均受益于政策红利。
与此同时,传统滋补品的加工多依赖人工经验,存在腥味重、营养流失等问题。而官栈的"生物稳态去腥技术"、小仙炖的"鲜炖工艺"等生产工艺上的创新,解决了这些痛点,也让即时滋补品走入千家万户。
然而,赛道的繁荣背后暗藏竞争硝烟。
首先,中式滋补,是伪需求还是真趋势?以花胶为例,相关数据显示,67%的消费者单次消费超500元,但58%的购买频率仅为每月一次,折射出“高客单价、低复购”的品类困境。年轻人对中式滋补的热情,是国潮文化加持下的阶段性红利,还是真正的生活习惯转变,答案尚未清晰。
其次,在花胶细分领域,官栈面临着"传统品牌转型"与"新兴品牌模仿"的双重压力。传统滋补巨头如东阿阿胶、同仁堂加速布局即食化产品,凭借品牌溢价和渠道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而新兴品牌如胶趣、花胶世家则通过低价策略和社交营销分流消费者。此外,燕窝、阿胶等品类的头部品牌如小仙炖、福胶也在跨界竞争,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中式滋补赛道的标准化缺失与信任危机依然存在。尽管官栈参与制定了广东省《鱼鳔干制操作规程》,但行业整体仍处于“无国家标准、检测体系薄弱”的初级阶段。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数据显示,部分即食花胶产品的胶原蛋白含量波动幅度达20%,功效宣称存在夸大嫌疑。若监管政策收紧或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整个赛道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
此外,渠道变革同样深刻影响着行业生态。伴随着线上平台营销红利见顶,线上流量成本高企,官栈等中式滋补品牌纷纷将2025年定为“线下战略元年”,计划通过山姆、Ole’等渠道打造“百万销售标杆门店”。然而,在消费环境整体下行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零售业掀起低价潮,山姆、盒马等也在对畅销商品长期降价,势必影响官栈的毛利率。而商超的扣点率普遍在25%-35%,且需要承担入场费、堆头费等隐性成本。若官栈线下毛利率低于50%,则可能陷入“规模增长但利润萎缩”的状态中。
![]()
官栈需要对增长逻辑的再审视?
尽管涨势可观,但官栈的“增长拦路虎”清晰可见。
首先是对单一渠道的依赖风险。山姆贡献了官栈约30%的销售额,这种"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模式在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品牌丧失渠道议价权。一旦山姆调整品类策略或引入竞品,官栈的业绩必然将受到冲击。
其次是产品同质化问题。即食花胶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竞争对手可通过模仿工艺和包装快速跟进。例如,部分品牌推出"9.9元试用装"抢占市场,而官栈的高端定位使其难以通过价格战应对。如何在保持品质的同时实现与其他同类滋补品牌的显著差异化,是官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供应链的稳定性也是潜在风险。官栈的原料90%依赖进口,其中越南白玉花胶占比超过60%。2024年,受国际渔业政策调整影响,越南花胶价格上涨15%,导致官栈的毛利率下降2.3个百分点。此外,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虽然保障了品控,但也增加了运营成本,2024年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增长45%。
而在品牌层面,“品类认知”一直是官栈需要攻克的难题。消费者对花胶的认知度远低于燕窝、阿胶,官栈在教育市场的同时,也在为整个品类"做嫁衣"。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式滋补行业难以避免的是经历"功效验证"的信任危机。尽管官栈通过科研投入构建了数据壁垒,但其核心卖点"胶原蛋白补充"仍存在争议。有研究指出,口服胶原蛋白的吸收率不足5%,且效果因人而异。这种争议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长期复购,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或多或少的会被质疑“智商税”。
结语
官栈的崛起映射出新消费品牌“品类创新+渠道红利+资本助推”的经典路径,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具有行业代表性。官栈的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供应链深度整合解决品质痛点,以科研投入构建信任壁垒,以会员店渠道实现精准触达。但挑战同样严峻:品类的科学化进程能否跟上营销速度?渠道依赖如何转化为品牌溢价?供应链优势怎样抵御系统性风险?
对官栈而言,从“山姆爆品”到“国民品牌”的跨越,不仅需要技术投入和渠道拓展,更需回答一个本质问题:当国潮光环褪去,中式滋补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真实价值。而这场博弈的终极答案,或许不在实验室的离心机里,也不在直播间的叫卖声中,而在于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让滋补真正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