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网讯(记者 王忠岩)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高发期,低温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等,使患者的冠脉负担骤然加重。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五科连续成功为3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手术,以精湛技艺和高效协作守护生命,完成寒冬里的“生命接力”。
据悉,3名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因气温骤降加之平时作息时间紊乱,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剧烈胸痛、胸闷伴大汗淋漓而紧急送医。入院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作为最危重的心肌梗死类型,堵塞的冠状动脉需在最短时间内开通,否则大面积心肌坏死将导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后果严重。
面对此类急危重症患者,心血管病五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每一分钟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至关重要,科室团队的救治目标是将“门球时间”(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开通血管的时间)控制在国际标准的90分钟内,尽可能缩短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存活的心肌。
手术中,科室医护团队展现出高超的介入技术和丰富的应急处理能力。医生通过桡动脉穿刺,将细小的导丝和球囊导管精准送达堵塞的冠状动脉处,随后利用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从而迅速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了心脏血液供应。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胸痛症状迅速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同时,科室医护团队在围手术期管理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色,在规范的西药治疗基础上,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证型,配合中药汤剂、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达到益气活血、温阳通脉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以及心悸、失眠等术后不适,促进患者恢复,显示出中医药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独特优势。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有吸烟史的冠心病高危人群,心血管病五科专家提醒,冬季应加强心血管的自我保护,并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注意保暖:外出时务必添加衣物,佩戴帽子、围巾,防止身体因寒冷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
2.适度运动:避免在寒冷的清晨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阳光充足、温度升高的时段进行适度锻炼;
3.平稳血压: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防止血压剧烈波动;
4.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5.识别信号:一旦出现突发性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并放射至左肩、左臂,或伴有胸闷、气短、大汗、恶心等症状,务必立即停止活动,拨打120急救电话,尽量避免自行驾车就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