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于金玉
初冬时节,陇东大地寒意渐生,崇信县的山川间却热潮涌动。作为“三北”工程攻坚战与六盘山生态综合治理核心区域,该县抢抓土壤封冻前的黄金期,在全县多点铺开造林作业,为黄土高原编织“生态绿装”。
锦屏镇杜家塬人工造林点。
在崇信县锦屏镇造林点,80余名干部群众挥锨扬镐、干劲十足,正忙着修建林带、培土围堰。该区域按照混交造林、科学绿化的原则,有序栽植云杉、油松、山毛桃、刺槐等常绿与乡土树种,力求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与此同时,黄寨镇、柏树镇、木林乡、新窑镇等乡镇也在同步推进中幼林抚育与人工造林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08万株,日均投工超过2000人,干群携手、植绿护绿的造林热情持续高涨。
据了解,崇信县今年秋冬季计划完成林草重点生态工程6.48万亩,义务植树22万株。截至目前,已完成中幼林抚育2.6万亩、人工造林0.5万亩,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全链条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崇信县林草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该县构建了从规划到养护的全流程体系,严守整地、苗木、栽植、浇水“四道关口”,还针对干旱推广“下陷式栽植”“土球浸泡”等三项抗旱技术,保障苗木生长。
“质量是生命线,秋冬造林更要严把关。”崇信县林草中心主任梁志峰表示,技术人员与监理全程跟班,落实“事前交底、事中检查、事后验收”机制,每个环节专人指导,确保“栽一片、活一片”。
栽后管护同样重要。崇信县明确“谁栽谁管”,合同约定1-2年管护期,细化施肥、灌水要求;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将任务落实到地块与人员,守住造林成果。
冬意渐浓,绿化不停。崇信县正以十足干劲,在“三北”工程前沿续写绿色答卷,让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愈发鲜亮。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