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11月1日上午,2025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年会在杭州花圃隆重开幕。紧随开幕式后的现场创作表演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八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盆景师同台献技,以一方方缩微的山水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盆景艺术“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
活动现场。
在众多精美的创作中,一幅蕴含浓郁巴渝风情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全国技术能手、“江北盆景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盆景师技师田原,以其匠心巧思,现场创作了一盆名为《巴人汲水》的水旱盆景,将山城重庆的历史记忆与地域特色凝练于方尺盆盎之中,成为全场焦点。
![]()
重庆巴人汲水公园。
该作品灵感汲取自徐悲鸿同名经典画作《巴人汲水图》,画中“舀水”“让路”“登高前行”的经典场景被凝练为盆景创作核心意象。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巴人汲水公园通过实景复刻这三个动态瞬间,成为山城人文地标,此次盆景创作亦是对该公园文化内核的微型艺术重构。作品巧妙运用水旱盆景的技法,通过精心的布局,再现了山崖陡峭、江水蜿蜒的典型峡江地貌。
![]()
活动现场。
作品的点睛之笔,在于其对“汲水”这一主题的生动刻画。艺术家通过微缩人物模型或极富暗示性的景石组合,艺术化地表现了巴人先民依山傍水、取水生活的劳动场景。这不仅是对过往生活方式的追忆,更是对重庆人坚韧不拔、勇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颂歌。整个盆景将山、水、树、石、人有机融合,既展现了自然山水之秀,更承载了深厚的人文内涵,充分体现了重庆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沉淀。
![]()
盆景局部场景。
田原作为“江北盆景制作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向来注重地方特色的表达。此次现场创作的《巴人汲水》,不仅是其个人技艺的精彩展示,更是重庆地域文化在国家级专业平台上的成功亮相。它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山城巷陌,感受到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氤氲水汽,聆听到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不仅彰显了重庆盆景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也为推动中国盆景艺术的多元化、地域化发展贡献了宝贵的“重庆智慧”与“山城韵味”。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