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隔空对着特朗普喊了句话,“全世界都怕你,我可不怕。”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带劲?一个战时总统,对着当今美国最有权势的人说“我不怕你”。但你要是只看到“不怕”这两个字,那就太天真了。这背后的弯弯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政治博弈。
![]()
咱们先来品品这句话,这绝对是顶级的“马屁”艺术。
他说“全世界都怕特朗普”,这是什么意思?这可不是在批评特朗普是“霸王”。这是在说,特朗普的影响力、那个威严,是全球级别的,是“不怒自威”的。我们都知道,特朗普这人,特别吃这一套。他喜欢被看作是强人,是那种能“一言九鼎”的角色。泽连斯基这话,等于直接挠到了特朗普的痒处。
紧接着,泽连斯基话锋一转:“但我可不怕。”
乍一听,这是在抬高自己?“你看我,多有骨气!”
不,这才是精髓。他马上就解释了为什么不怕:“因为乌克兰与美国不是敌人,而是朋友。”
![]()
你听听,这话多舒服。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您(特朗普)的威严是对着敌人的,我们是朋友,您对朋友总是如春风般温暖。”这一下,既把自己和那些“怕”特朗普的“敌人”划清了界限,又把特朗普塑造成了一个“对朋友仁义”的形象。这等于是在给特朗普戴高帽的同时,又给自己贴了个“铁哥们”的标签。
泽连斯基这番话,核心目的就是“澄清”。
澄清什么呢?就是10月份那次访问的“事故”。
当时媒体可没少爆料,说那次会谈简直是灾难。有说双方在会议室里直接对骂的,吵得不可开交。更夸张的说法是,特朗普在讨论俄乌战局的时候,据说激动得直接把一张地图给摔了。
![]()
这消息一传出来,基辅那边估计都炸锅了。这还得了?这不等于说,美国最大的“金主”要撂挑子了?
要知道,乌克兰现在能撑着,全靠美国和西方的援助。特朗普这个人,大家也知道,情绪起伏很大,他的“调停”方案一天三变。如果他真的发火了,那对乌克兰的援助法案,可能分分钟就卡在国会了。
所以,泽连斯基这次出来说话,首要任务就是“灭火”。
他用这种方式,看似不经意地“澄清”了传闻。他等于在告诉全世界,尤其是告诉美国内部那些还在犹豫的议员们:“别信媒体瞎说,我俩好着呢。美乌关系‘正常、务实、富有建设性’。”
这既保全了特朗普的个人声誉,也维护了美乌关系的前景。这一招,确实玩得很高明。
![]()
但是,如果你以为他这番话只是说给特朗普听的,那又错了。
泽连斯基的处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他现在是在走钢丝,底下是万丈深渊。他不仅要“对外讨好”,更要“对内安抚”。
咱们得知道,乌克兰内部,特别是军方和民族主义者,那帮“强硬派”可不是吃素的。
特朗普一直在嚷嚷要“调停”俄乌冲突。但他的调停方案是什么?是乌克兰割让领土换取和平吗?是默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现状吗?
这些强硬派最怕的,就是泽连斯基顶不住特朗普的压力,在领土问题上对俄罗斯松口。那对他们来说,就是彻头彻尾的“叛国”。
![]()
泽连斯基如果在美国那边表现得太“软”,太“怕”特朗普,那他回国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轻则被强硬派架空,搞个“政变”换人;重则,我们参考下历史上那些“下场不好”的领导人,他的人身安全都可能是个大问题。
所以,他必须对内也释放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就是:“我可不怕。”
他要告诉乌克兰国内的强硬派:“你们看,我见到特朗普,腰杆是直的。我没有被他吓倒,我不会出卖乌克兰的利益。”
同时,他说“乌美是朋友”,也是在削弱国内强硬派对美国的怀疑。他想说服大家:“美国(特朗普)虽然调停立场多变,但终究是朋友,不会真把我们卖了。”
这个平衡术,拿捏起来太难了。
![]()
一边,他要极尽所能地讨好特朗普,确保美国的援助别断了,不然前线的炮弹都不够用。
另一边,他又要在国内强硬派面前表现出骨气,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妥协。
他既要当美国的“好孩子”,又要当国内的“硬汉”。这两个角色,本身就是矛盾的。
所以,咱们回头看泽连斯基这番话,从政治技巧上说,确实是成功的。他对内对外的信号都传递到了。
但,朋友们,政治是残酷的。技巧终究是技巧,改变不了现实的冰冷。
泽连斯基说,乌克兰把美国当朋友。
这话听着让人有点心酸。
![]()
咱们就事论事。如果美国真的把乌克兰当成“朋友”,当成一个平等的伙伴,怎么会忍心让乌克兰的士兵独自在战壕里流血?
如果真是“铁哥们”,不应该像二战那样,直接派兵下场,帮着乌克兰把失地收回来吗?
如果真是“朋友”,为什么在调停的时候,立场会时不时地靠向俄罗斯那边,总想逼着乌克兰接受“现实”?
说白了,泽连斯基还在心存幻想。他希望美国能成为乌克兰的“救世主”。
但现实是,乌克兰在美国的全球战略里,从来就不是“朋友”,而是一个“棋子”。
这个棋子的作用,就是在欧洲东部消耗俄罗斯的国力。棋子的命运,是棋手决定的。棋手需要你前进,你就得前进;棋手觉得你该被“兑子”,你就必须被牺牲。
一个棋子,想反过来教棋手怎么下棋,这可能吗?
![]()
泽连斯基的这番“不怕”,这番“友情”的表白,在美国那些真正的战略家眼里,可能根本不值一提。
这就让人不得不想起那个著名的“基辛格论断”。
亨利基辛格,这位已经故去的美国外交“老狐狸”,他一辈子都在玩弄这种大国博弈。他对美国的本质,看得比谁都透彻。
基辛格有句名言,现在听来,简直是为乌克兰量身定做的:
“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
这话太狠了,但也太真实了。
做美国的敌人,你可能会面临制裁、封锁,甚至战争。
![]()
但做美国的朋友,你可能下场更惨。
因为美国对“朋友”的定义,是“工具”。当你作为工具的价值被榨干时,或者当维护你的成本高于抛弃你的成本时,美国会毫不犹豫地把你扔掉。
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例子?
当年的南越,美国扶持了多久?最后“西贡铁拳”上演,美国人是怎么撤的?那些爬不上飞机的“朋友”,下场如何?
近一点的,阿富汗。美国在那儿打了20年,花了上万亿美元,扶持了一个亲美政府。可2021年,说撤就撤。喀布尔机场的混乱,那些绝望地扒着C-17起落架往下掉的人,不就是美国的“朋友”吗?
乌克兰现在的处境,正在完美地应验基辛格的论断。
![]()
它因为想倒向西方,成了俄罗斯的“敌人”,这很危险。
但它现在成了美国的“朋友”,这可能是“致命”的。
泽连斯基还在努力地扮演一个“有价值的朋友”,他用尽浑身解数去讨好、去周旋。但他面对的,是一个只讲利益和权力的冰冷机器。
他那句“我可不怕”,听起来越是响亮,就越显得有种悲剧色彩。他可能真的不怕特朗普的威严,但他恐怕还没真正理解,那个“朋友”的身份,到底有多么致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