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化工行业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化工企业要统筹资源与环境、工艺与设备、效益与责任,全链条“三维度”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聚焦资源利用,重塑工艺流程新生态。化工企业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水平,实现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近几年,华鲁恒升积极开展各类节能改造和技术革新,在反应热利用、低位能蒸汽和冷凝液利用、高压流体能量回收、系统增产、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组织开展能量衡算和水平衡测试,全面摸清装置用能情况,绘制出生产系统热平衡图及水平衡图;综合考虑各厂区、装置资源能源供需情况,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能源梯级利用与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能源价值最大化。
二是强化技术赋能,构建绿色制造新标杆。化工企业要加快设备迭代升级,淘汰落后机电设备,推广高效压缩机、节能泵、低氮燃烧器等绿色装备;应用碳捕集利用、绿氢耦合、氧化亚氮分解等减碳技术,开发减污降碳和节能协同控制技术,推进“三废”高值化利用、废弃碳资源循环与能量梯级回收。在这方面,华鲁恒升坚持“减加结合”,通过上大压小、以旧换新,将2000年以前的工艺装置基本淘汰;新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就优化用能工艺,选用达到国家1级能效标准或节能推广目录中的产品和设备,并将能效指标作为重要技术指标列入采购文件及合同之中,力争从源头控制,提升节能水平。
三是完善管理体系,筑牢低碳发展新根基。化工企业要未雨绸缪,建立全链碳足迹图谱,制订分级减排路线图,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探索碳汇项目开发,将减排量转化为绿色竞争力;压实全员减排责任,将碳排放强度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从管理层到操作岗的“双碳”目标责任体系。近年来,华鲁恒升积极开展碳足迹评价试点,先后完成了尿素、醋酐、草酸等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明确产品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从而识别能耗高、碳排放大的生产环节,进而发现碳减排的潜力和优化空间,助力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挖潜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来源 | 中国化工报 作者:刘海军
(刘海军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