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据路透社独家消息,法国汽车巨头雷诺已悄然终止了与本国供应商法雷奥联合开发无稀土电动汽车电机的项目,转而寻求一家中国供应商来提供核心部件。
这一转变,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商业合作变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电动汽车赛道残酷的现实:在无法抗拒的成本优势面前,即便是高举“本土制造”和“战略自主”大旗的欧洲车企,也不得不向东方低头。
![]()
图片来源:路透社
01 合作破裂,幕后推手是“成本”
故事原本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开端。
就在2023年底,雷诺还自豪地宣布,正与法雷奥携手打造一款更强大、更紧凑的“无稀土”电机,并将其誉为“法国创新”的典范。这完美契合了欧洲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战略诉求。
然而,短短数月,剧情急转直下。
据内部人士透露,代号 E7A 的电机项目将不再与法雷奥合作,其核心部件——定子,极有可能从一家中国供应商处采购。背后的原因简单而直接:中国供应商的报价,实在是太香了。
“这一决定是由削减成本的需求驱动的。”消息人士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欧洲车企的集体困境。
02 “去稀土化”浪潮下,中国早已抢占身位
为何车企们要不惜重金研发无稀土电机?
答案在于供应链安全。中国掌控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和85%的精炼产能。随着北京方面逐步收紧出口限制,整个西方工业界都“慌了神”。从雷诺、通用到宝马,从采埃孚、博格华纳到法雷奥,所有巨头都在争相寻找替代方案。
然而,故事的有趣之处在于:当欧洲还在为“去稀土化”技术苦苦攻关时,中国的供应链已经凭借其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在下一代电机的关键部件上,再次占据了身位。
这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局面:欧洲想摆脱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却在替代技术的关键制造环节,又一次需要中国的供应链。
03 “法国制造”的招牌,还能守住吗?
面对可能的“中国依赖”,雷诺急忙站出来安抚。
其电动汽车子公司Ampere的发言人强调,即使定子来自中国,最终的电机仍将在法国的工厂生产,逆变器则由法意合资的STMicro提供。发言人甚至补充道:“我们正在研究将定子生产设在法国的可能性。”
但这番解释,听起来多少有些“欲盖弥彰”的意味。
“法国制造”的目标虽在,但核心部件的供应链已然全球化。雷诺不是孤例,它只是先行一步,揭示了所有欧洲车企都必须面对的灵魂拷问:在严酷的成本竞争面前,“政治正确”的本土化究竟能坚守多久?
结语
雷诺的这次转向,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启示。
中国优势,已从早期的市场、电池,延伸至电驱动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制造。中国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或初级产品供应商,而是高技术、低成本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欧洲既想构建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又无法忽视中国在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上的巨大优势。这种撕裂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而中国供应链,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卡住欧洲电动化的“脖子”。
(编译:全球汽贸网Lyra)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