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小学创建于195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区域名校。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是学校的育人理念,他们致力于培养“仁善、睿智、健康、优雅”的优胜学子,目前形成了本校、丰收校区、孟源校区、天伦校区“一校三区”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的沃土中走出国家级、省、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骨干教师、最美教师、优秀班主任90多人。他们潜心教育,用满腔的爱和过人的教育智慧,不断诠释着“追求优质,勇为胜者”的精神,以满腔热忱续写着“办人民满意美好教育”的盛世华章。今天开始,大象新闻记者走进这个优秀的群体中间,挖掘他们的点滴,展示他们鲜为人知的教育故事。
------编者:李书恒
![]()
徐彤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教师简介:
徐彤,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入职以来,她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深耕教学一线,以耐心细致的关怀守护学生成长。徐老师坚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看见与认可——多一份耐心,便能听见他们的声音;多一份包容,便能拥抱他们的不同;多一份信任,便能唤醒他们的潜能。在她的班级中,孩子们在尊重与鼓励中自信表达、快乐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徐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在班级管理中践行温暖育人,用责任与热爱书写着师者的担当与温度。
教育故事
徐彤:从“跑错路”到“扛稳牌” 成长就藏在细节中
教育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不期而遇的细节里。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陪着班里这群小不点走过了两个春秋。在五十多张稚嫩的脸庞中,林林的转变像一颗默默积蓄力量的种子——从课堂上沉默躲闪的小身影,到敢于主动担当的小领队,一块小小的班牌,串联起他从“跑错路”到“扛稳牌”的蜕变,也让我读懂了: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耐心等待细节里的微光。
![]()
课堂中一丝不苟的徐老师
一年级刚接手班级时,林林就像班级里的“小透明”。他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上课低着头,仿佛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来。提问时,很多同学都踊跃举手,但是他始终保持沉默,即便我特意放慢语速、降低难度点名让他回答,他也只是涨红了脸,嘴唇嗫嚅着说不出一个字。课后和他沟通,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很少主动开口。我知道,这是一个内心敏感、缺乏自信的孩子,需要一束温柔的光,照亮他不敢迈步的角落。
升入二年级,我在课堂上刻意增加了“分享互动”环节,希望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一次道法课上,我们学习《我为班级做贡献》,我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帮助同学、为班级出力的小故事。教室里小手林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就在我准备总结时,眼角的余光瞥见林林的手悄悄抬了起来,又快速放下,眼神里满是犹豫与渴望。
“林林,老师看到你有话想说,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我轻声唤他。他猛地站起来,身体微微发颤,小声说:“我……我帮同桌捡过铅笔。”话音刚落,教室里短暂安静了几秒。
我立刻露出赞许的笑容,带头鼓起掌:“林林太棒了!帮助同学、互相陪伴,就是为班级做贡献最温暖的方式。你不仅乐于助人,还勇敢地说出了自己的故事,老师为你骄傲!”掌声响起时,林林的眼睛亮了,脸上露出了羞涩又灿烂的笑容。那节课后,仿佛有一扇门在他心里悄悄打开了。上课时,他不再低头躲闪,而是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遇到会的问题,会犹豫着举起小手,即便声音依旧不大,但每一次回答都格外认真。我知道,一句简单的肯定,已经在他心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
真正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是一块小小的班牌。每天放学,班级都要举着班牌整队离校,之前一直由班里的路队长负责。那天道法课后,看着林林眼里未散的光芒,我突然想给他一个更具体的“贡献机会”,便笑着说:“林林,今天你来帮班级拿班牌,做咱们队伍的小领队,好不好?”
他愣住了,随即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惊喜与忐忑。可等我整理好队伍准备出发时,却发现林林不见了。我四处张望,才看到他站在一年级时班牌的位置,手里空着正急得团团转。原来,他太过紧张,下意识跑回了一年级时的班牌存放处,结果没找到班牌,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路队走到校门口,林林低着头跑到我身边,声音带着哭腔:“老师,对不起,我跑错地方了,没拿到班牌,我出丑了。”看着他泛红的眼眶,我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这有什么好出丑的?你愿意为班级承担任务,就已经很勇敢了。
是老师没跟你说清楚二年级的班牌位置,下次咱们一定能做好。”他抬起头,眼里的自责渐渐散去,多了一丝释然。
本以为这件小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林林主动找到了我,小声却坚定地说:“老师,我还想试试拿班牌,这次我一定记对位置!”看着他眼里的执着,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天下午,林林提前五分钟就跑到班牌存放处,小心翼翼地拿起班牌,紧紧抱在怀里。整队时,他腰杆挺得笔直,脸上带着认真的神情,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走到校园主干道时,他还会悄悄提醒身后的同学:“别说话,排好队哦。”放学路上,林林悄悄小声跟我说:“老师,拿着班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重要,好像真的为班级做了大事。”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满是感动。原来,对大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心里,却是获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径。那一块小小的班牌,承载的是信任,是责任,更是孩子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从那以后,林林变得越来越开朗。他不仅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帮老师收发作业、整理图书角,遇到同学有困难,也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
老师见证你的成长
作为班主任,我不禁感慨,教育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事串联而成。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信任的托付,一个小小的机会,都可能成为照亮孩子成长之路的微光。林林的转变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渴望被认可、被需要的内心,只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包容,多一份恰到好处的信任,就一定能看到他们挣脱胆怯的束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而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往往藏着最动人的成长力量,见证着孩子们一步步从自卑走向自信,从沉默走向闪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