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老赵像往常一样,在家门口小饭馆找了个位子。与邻居李大爷相视一笑,各自端起了手中的小酒杯。
晚饭时“配点酒”,日子过得自有滋味。可两人这一习惯已持续了好多年,每次都自觉地“不过量”,二三两白酒,边聊边喝,仿佛成了晚餐的标配。
可是最近,老赵总觉得胃有点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心跳也有些乱。李大爷更是忍不住抱怨,“前阵子查出来脂肪肝,医生还让我戒酒。”
![]()
难道,晚饭时喝点白酒真的会出问题?许多中老年人都觉得“适量小酌无妨”,是这样吗?
对于“吃晚饭时喝二三两白酒”这个习惯,背后有哪些健康真相?身体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也许,答案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今晚我们就把这个老习惯翻个底朝天,告诉你被很多人忽视的3个残酷变化,尤其是第2点,老酒友千万别掉以轻心!
![]()
吃晚饭时喝二三两白酒,对身体真的好吗?专家告诉你
有人说,“适量喝酒对身体好”,还有人觉得白酒比啤酒“刺激小”。事实真是如此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最新的一项队列研究,针对近2万人随访了8年,结果发现,长期每日饮用40-60ml白酒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的风险均显著上升。
白酒的乙醇浓度高,二三两(约100-150ml)白酒相当于40-60克纯酒精,已经远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g”的上限标准。
是说,晚饭喝二三两白酒,在医学上已经属于“高危饮酒”范畴。
医学专家指出,酒精首先要经肝脏代谢。长期超量饮酒,肝细胞会大量坏死,脂肪堆积、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更值得注意的是,晚上饮酒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与血糖代谢,干扰晚间血压、心率调节。
![]()
长期吃晚饭喝二三两白酒,身体的三大转变,很多人忽视了
这一饮酒习惯的人,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协和医院等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帮我们揭开了真相。
肝功能受损。酒精性肝损伤在中年人群中的检出率已接近18%。许多长期晚餐饮白酒者,体检时都会发现转氨酶升高、B超提示肝脂肪变性。肝脏本是“沉默器官”,一旦发现异常,往往已经明显受损。
![]()
心脑血管风险增高。长期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11%,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3%-19%。晚饭时饮酒更容易“血管负担重叠”,尤其是伴随肉食、高盐饮食时。你可能以为“小酌怡情”,其实暗中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尤其要警惕。
消化系统负担加重,癌症风险飙升。科学数据显示,长期每日饮用白酒的人,胃癌、食管癌的发生率比非饮酒者高出16.2%-23%。晚餐饮酒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损伤胃黏膜、食管上皮。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宿醉头疼”,却忽略了看不见的癌变隐患。
![]()
想改善?记住这三步,远离晚餐酒桌健康劫数
饮酒是不少家庭和社交聚会的“气氛担当”,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可以从以下几步做起。
减少饮酒频次和总量。实在难以完全戒酒,可以先尝试将饮酒时间推迟到周末,每次控制在半两-一两以内(约15-25ml酒精)。这一步小小调整,肝脏代谢压力即可下降23%-30%。
选择低度酒或以无酒精饮料替代。白酒的乙醇浓度高,对胃肠和心血管刺激强烈。
低度葡萄酒、无酒精啤酒。甚至是自制的淡茶、温水,都是更友好的选择。研究显示,用低度酒替换白酒,3个月后血脂、血压平均下降8%。
![]()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蛋白、高纤维主食。晚饭菜肴多油多盐时,搭配饮酒无形中“雪上加霜”。
建议晚餐增加西兰花、菠菜、豆制品等高纤低油菜品,有助于减缓酒精吸收速度,减轻肝脏、胰腺负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