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78万,读个博士居然能在三线城市买套房了!”当上海交通大学公布2026年非全日制会计博士学费标准时,这个数字瞬间引爆全网热议。
“看到78万学费的那一刻,我怀疑自己眼花了。”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如是说。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校本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正式发布,其中非全日制会计博士每期78万元的学费标准,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书怕是读不起了!”但随着校方后续回应,这幅高价学费背后的图景逐渐清晰,揭示出高端教育资源的另一种分配逻辑。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01 天价学费引发争议,校方回应澄清疑惑
事情源于10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26年博士招生简章。这份简章显示,2026年上海交大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5000名,其中校本部规模4000名左右,而直博生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其他博士生为4年。
在众多专业中,非全日制会计博士的学费格外醒目——每期78万元。这个数字在网络上迅速发酵,网友评论两极分化。有人直言:“这哪是读书,分明是买文凭!”也有人调侃:“博士帽是镶金边了吗?”
![]()
面对汹涌的舆论,11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作出回应,解释说学费标准中的“一期”时长为4到6年,具体时长由学院与导师确定。
对于78万元的费用构成,工作人员表示“大多是学费”,但具体明细需咨询相关学院。
02 企业报销门槛,揭示项目真实目标人群
校方回应中一个关键信息是:如果是校企联培项目,相关费用可以报销。这一条件立刻让许多人意识到,这个项目本就不是为普通求职者设计的。
细看招生要求,这些高价专业均面向在职人士开放,采用“申请-考核”制选拔,并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关行业实践经验。例如,工程博士申请者需主持过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或参与重大科研项目。
从校方的精心设计可以看出,这个项目精准定位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企业人才战略的一部分。
03 高价博士并非孤例,市场规律决定教育资源分配
上海交大的高价博士项目并非个例。在2026年的招生简章中,全日制会计博士学费达52万元,非全日制法律博士学费48万元,非全日制工程博士学费为20万元。
这些数字与全日制学术型博士每年约1万元的学费形成鲜明对比。
从国际视角看,欧美顶尖商学院的非全日制MBA项目学费普遍超过10万美元,部分高端EMBA课程甚至突破20万美元。上海交大的会计博士项目作为国内顶尖高校的旗舰专业,其定价策略实际上是与全球高端教育市场接轨。
![]()
有分析认为,78万的定价是基于市场需求与培养成本的综合考量。高端定制化的培养模式、小班授课的顶尖师资、行业案例教学的引入,都推高了教育成本。
04 争议背后,高端教育资源的另一种逻辑
对于78万元学费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担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高端教育项目实际上服务于不同的目标人群。
能负担如此高昂学费的求学者,通常具备以下特征:由企业资助的技术骨干或高管、自身支付能力强的行业精英、职业发展面临瓶颈的资深人士。
对这些人而言,博士学位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获取,更在于顶级的校友网络资源和社会声誉。
一位财经记者分析认为:“这78万背后,其实是高端圈层的入场券、是企业资源的对接平台。”尤其是联培项目能报销这一点,更说明它是企业和高校合作的产物。
![]()
随着舆论持续发酵,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扩招的数据也被广泛讨论。据公开报道,
三年时间,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扩招幅度已超过40%
同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简章要等到明年才会发布,校方建议有意向者先参考去年的招生简章。
高等教育的价值多元化正在成为新趋势。对于78万元学费的讨论,不应仅仅停留在数字表面,而应该看到高端教育市场与普通学历教育正在走向不同的发展路径。
当教育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