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荷兰首相斯霍夫突然公开表态,说中国已经点头同意恢复安世半导体的出口,还特意补充针对张学政的相关程序仍在推进。
![]()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还以为这事尘埃落定了,结果没等热度降下来,咱们商务部直接出来辟谣,明确表示压根没这回事,双方还在磋商阶段,所谓的“协议”纯属子虚乌有。
荷兰这波操作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没跟中方确认清楚就公开喊话,本想给自己挣点政治分数,没想到被当场打脸,直接陷入了被动。
![]()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中方态度明确,这件事不再是中荷双边的小摩擦,反而牵扯出了欧盟内部的分歧、中美博弈的影响,甚至让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都跟着动了起来。
荷兰“舆论碰瓷”遭打脸,主动挑事反陷被动
斯霍夫的那番言论,明眼人都能看出几分蹊跷,作为一国首相,发布如此重要的经贸消息,按理说该先跟相关方核实清楚。
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没等中方确认就急于公布“好消息”,背后的心思其实不难猜。
![]()
大概率是荷兰国内对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关注度很高,斯霍夫想借此给民众一个交代,彰显自己的执政能力。
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商务部会如此干脆地否认,直接让他陷入了尴尬境地。
荷兰媒体很快就提出质疑,怀疑首相是不是在说谎,国内的舆论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斯霍夫想平息事态,结果越解释越被动。
![]()
其实安世半导体的问题由来已久,荷兰这边一直想通过这件事拿捏中国,却没看清自己的处境。
安世半导体的技术确实有过人之处,但要说为了这一家企业,就让中国放弃自身原则,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中国商务部的辟谣不仅是澄清事实,更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想靠舆论施压达成目的,根本行不通。
![]()
更有意思的是,斯霍夫提到的“针对张学政的程序还在走”,这话其实说了等于没说。
本来相关程序就是按部就班推进的,特意拿出来强调,无非是想显得事情有进展,可在中方的明确否认面前,这番补充反而显得更加苍白。
中国借力打力,欧盟内部陷入“分裂漩涡”
中方辟谣之后,并没有停留在澄清事实的层面,而是直接把欧盟拉进了这场博弈。
![]()
商务部的声明虽然没说硬话,但态度很鲜明:这事不是中荷两国能私下解决的,既然荷兰要闹大,那就让整个欧盟来评评理。
中国这步棋走得确实高明,欧盟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各国的利益诉求天差地别。
有些国家比如德国、法国,跟中国的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中国市场对他们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国家可不想为了荷兰一家的事情,把自己的生意搭进去,所以私下里都在呼吁保持冷静,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
但也有一些东欧国家,一直跟着美国的步伐走,在对华问题上态度强硬,自然站在荷兰这边说话,这一下,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可就为难了。
作为欧盟的掌门人,她既不能忽视德国、法国这些大国的诉求,也不能得罪跟着美国的成员国,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观望,暂时不表态。
毕竟这个时候谁先站出来,谁就要承担后续的责任,冯德莱恩可不傻。
荷兰本来想把这事当成双边问题,自己掌握主动权,没想到中国直接把它变成了多边问题,这样一来,荷兰的话语权被大大稀释,原本的优势荡然无存。
![]()
毕竟在欧盟内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没人愿意为了荷兰的利益牺牲自己,荷兰想靠欧盟撑腰的想法,显然是落空了。
中美会晤打破僵局,荷兰内外交困难收场
就在各方僵持不下的时候,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消息传了出来,本来这事跟欧洲没直接关系,可没想到却给欧盟各国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
不少国家突然意识到,完全跟中国脱钩根本不现实,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潜力摆在那里,谁也不想轻易放弃。
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国家,开始私下琢磨,要不要趁这个机会缓和跟中国的关系,毕竟荷兰是荷兰,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德国的汽车企业尤其着急,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对他们来说不可或缺,要是断供持续下去,很多车企都面临停产风险,这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
而荷兰政府内部,此刻也乱成了一锅粥,之前一直主张对华强硬的鹰派,还想继续施压,觉得这是向中国要价的好机会。
但务实派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他们很清楚,荷兰作为一个中等国家,根本没有资本跟中国叫板。
之所以敢这么强硬,无非是背后有美国撑腰,可真要是把跟中国的关系搞僵,荷兰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怎么办?因小失大的买卖,显然不划算。
![]()
无奈之下,荷兰政府紧急召开了内部会议,两派吵得不可开交,最终也没拿出个明确的解决方案。
而中国这边,始终保持着冷静,商务部的表态已经很清楚:该说的话都说了,该表的态度也表了,接下来就看荷兰和欧盟怎么选择。
安世半导体的问题表面上是一家企业的出口问题,实际上是中欧贸易关系的一个缩影。
![]()
中国之所以态度坚决,不轻易妥协,并不是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如果在这件事上退让了,后面类似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其他国家也会跟着效仿,到时候中国的合法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
荷兰背后有美国撑腰,就想在科技问题上给中国卡脖子,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切实际,中国不怕事情闹大,因为道理站在我们这边。
![]()
安世半导体的技术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别人要挟中国的筹码,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也给大家提了个醒。
现在的供应链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个国家想单方面搞封锁、搞对抗,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荷兰想通过限制安世半导体的出口施压中国,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
欧盟的“战略自主”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这件事上却暴露了真实处境。
受制于美国的影响,又要兼顾内部各国的利益,欧盟很难在对华问题上形成统一立场,而中国通过这波反制,不仅维护了自身权益,也让更多国家看清了单边主义的危害。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核心还是利益,中国用了一招釜底抽薪,把荷兰想要单挑的局面变成了多边博弈,既分化了欧盟内部的立场,又占据了道义和法理的制高点。
![]()
荷兰和欧盟接下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还需要持续关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想在科技问题上卡中国的脖子,就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后果。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也愿意和各国开展公平公正的合作,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如果对方执意要搞对抗、搞封锁,中国也绝不退缩,安世半导体事件只是一个缩影,未来的全球科技博弈还会继续,但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绝不会有丝毫动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