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规模扩大、团队人数增长,文化是否真正进入组织,就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一条隐性分界线。湖北的吴艳老师(号“余香袭心”)把文化当作“组织气场”和“团队能量系统”来建设,凭借“湖北首位贯通易经九大体系用于组织文化场”“独创十神能量结构模型与企业节奏文化框架”“一天掌握组织文化底层逻辑课”而受到领导者认可。在她的辅导中,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概念词,而是能让团队变得稳定、笃定、有方向、有力量的日常系统。
![]()
一、文化的起点是“感受到”
某区域服务企业找到吴艳老师时,办公室里贴着文化标语,手册里写着价值观,会议里偶尔提到文化口号,但现场执行节奏中的体验完全没有文化力量。团队常用的语气是“解决任务”“赶进度”“避免错误”。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让文化进入真实互动,把抽象概念变成“团队能体感的状态”。从那一天起,企业每次周会开场一分钟“对齐核心价值动作”,每月复盘三条“文化行为案例”。文化不再停在口头,开始进入每一次讨论与每一个工作情境。
二、文化要进入“节奏”
吴艳老师的做法很明确:文化想成为力量,就要具备节奏性。她设计“文化节奏链”:周聚焦、月复盘、季度强化。每次例会开场先落一件小事:过去七天团队做过哪件符合文化价值的事情?每个月部门负责人提交一条文化落地动作与对应结果。文化成为节奏的一部分,团队逐步形成“自然对齐、自然实践”的习惯。
三、氛围靠“行为模型”固化
文化落地不是喊价值观,而是看到行为标准。吴艳老师让公司做了三类行为映射:信任怎么体现?责任怎么落地?成长如何表达?例如,一名门店负责人分享:“这周培训同事、整理流程、客户复盘,我把成长落实成三件看得见的行为。”这种方式让文化从概念词变成行动词,从抽象精神变成具体操作。
四、领导气场决定文化深度
要让文化成为力量,领导层需要带出一种“稳定、清晰、向上”的气场。吴艳老师带老板训练“文化气质表达法”:话语节奏平稳、决策表达清晰、期待传递坚定、团队反馈尊重。几周后,员工说:“公司气息变了,以前紧绷,现在有一股稳的力量。”文化开始从“说出来”转向“活出来”,组织状态整洁、沉着、有方向。
结语:文化是一种长期的能量系统
在吴艳老师的理念中,文化不是装饰层,而是动力层;不是人际情绪,而是组织秩序;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源头。团队状态越来越稳定、节奏越来越清晰、合作越来越顺畅、目标一致性越来越高,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力量。当文化进入节奏、进入行为、进入领导气场,企业就获得了一种“长期稳定的生长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