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红来中国旅游,看到大家都用手机扫码,批评此行为不为穷人着想,近日,一位来自印度的网红博主在中国旅游期间拍摄了一段地铁体验视频,意外引发热议,视频中,这位博主看到中国乘客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通过扫码轻松进站后,竟批评这种方式“不考虑穷人感受”,认为“许多人买不起智能手机,这种制度会让他们被拒之门外”。
![]()
他的一番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却让不少中国网友哭笑不得,事实上,这位印度博主的观点不仅片面,甚至暴露出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严重误解,任何一个真正体验过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人都清楚,扫码进站只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
![]()
几乎所有地铁站都设有自助售票机、人工服务窗口以及交通卡充值点,现金购票、刷卡进站依然畅通无阻,对于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老人、外地旅客或行动不便者,各地地铁也早已配备了志愿者与工作人员进行协助,换句话说,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早已实现了“数字便利”与“传统兜底”的并行,不存在所谓“数字鸿沟排斥穷人”的问题。
![]()
更讽刺的是,这位印度博主本身来自印度的高种姓阶层,却在批评“技术对穷人的不公”,在印度,的确存在社会阶层固化、数字化普及率低等问题,许多贫民窟居民甚至无法稳定获得电力,更别提智能手机与。
移动支付
![]()
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新技术往往会加剧贫富差距,使底层民众被迫“边缘化”,这可能是他将本国现实“套”在中国身上所导致的误判,但问题在于,他的批评并非出于善意探讨,而是基于刻板印象与主观臆断。
![]()
如果他真正观察过中国社会,就会发现中国的“数字化普及”与“公共服务包容性”其实是世界领先的,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县级小城,扫码支付、电子乘车已极为普及,但与此同时,现金仍被广泛接受,服务设施也始终保留传统功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恰恰在于“让便利惠及所有人”,而不是让科技成为新的壁垒。
![]()
有网友调侃,这位印度博主“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才会把方便误认为歧视,也有人更直接地指出,他或许是刻意炒作、博取关注,无论他的动机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说明:不了解一个国家,就没有资格去评判它,中国的科技发展并非冷漠的机器化,而是有温度、有考量的社会进步,这种“科技向善”的理念,才是许多国家真正值得学习的地方,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