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抑郁、双相患者多次治疗无果,我竟靠这一招建立起初步的信任!

0
分享至

本文字数约:7048 字

阅读时间约:9 分钟

本文章节:

01、16岁女孩觉得自己被抛弃,情绪失控

02、她被诊断为抑郁、双相,一直疗效不佳

03、痛骂杨永信,成为她对我信任的转折点

04、为何她在洗澡时突然出现了恐惧感?

05、孩子想自杀,父母要谨防悲剧发生

01、16岁女孩觉得自己被抛弃,情绪失控

6年前,林溪第一次跟母亲来找我面诊时,她才16岁,正在读高二。

在2个小时的面诊中,她和妈妈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和患病经过。

林溪是家中长女,她有一个妹妹,还有一个刚满3岁的弟弟。她的父母虽然因为工作聚少离多,但感情还算稳定。

从林溪3岁起,母亲就刻意训练她独自睡觉,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独立自主。

她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操之过急了。林溪那时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这种训练方法来得太早了。

年幼的她独自面对黑暗时,内心非常恐惧,但又不敢表达,更不敢违抗妈妈的命令,只能用咬指甲、抠指甲来缓解负性情绪。

到了4、5岁的时候,林溪的爸爸到外地工作,长期不在她身边。林溪非常失落,心里就像缺了一角,那个属于父亲的位置一直空着。

而且,她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不懂得真正理解、尊重孩子,这导致林溪更加孤独了。



此图为AI生成

步入青春期后,林溪对父爱的渴望愈加强烈。她多么希望父亲能在家里多待一会儿,能多陪她一会儿,可现实一次次让她失望。

渐渐地,她失望久了,产生了“我被父亲抛弃了”的感觉,并且开始用冷漠来伪装自己。

更让她难过的是,她觉得妈妈更偏爱妹妹。这种不公平感让她对妹妹产生了敌意,姐妹间经常争吵,甚至还会打起来。

因为这个问题,林溪的妈妈没少批评她。可越批评,她越不服气,越是认定了妈妈就是更爱妹妹。

上面这些成长经历,对林溪造成了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唯独在学习上,林溪几乎从不让父母操心。

她每天自觉地完成作业,考试成绩总是数一数二,老师总是夸她,同学们也很羡慕她。

优秀的学习成绩,几乎是她全部的自信和快乐来源,所以她愈发努力学习,不断自我施压,拼了命地想保持优异成绩,保持“优秀学生”的人设。

一方面是父母在无意中带来的心理伤害,一方面是她不断自我施压,在她成绩优秀的背后,其实是日益沉重的情绪负担。

当心理问题和负性情绪越积越多,从量变到质变时,林溪就逐渐出现精神心理症状了。

从初二就开始,林溪就意识到自己出现情绪问题了,整天整夜地感到压抑,总是开心不起来。

但她的父母没当一回事,只觉得孩子就是进入了“青春叛逆期”。

到了初三,林溪的班主任是一位很温和、很关爱学生的男教师,完美契合了她心目中“父亲”的形象。

林溪甚至鼓起勇气,想喊他一声“爸爸”,却被老师刻意回避。这一下激活了父亲长期不陪伴她的心理创伤,她觉得自己“又被抛弃”了。

上了高中,林溪面临文理分科。她其实一直想学理科,希望将来从事生物技术与制药的工作,但她偏科得严重,数学成绩是个大短板,这对学理科可不太友好。

她纠结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文科。但她心里面其实并不接受,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是个失败者”。

分科之后,她上课时频繁发呆,必须用力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但很快又走神了。可想而知,她的成绩持续下滑,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林溪意识到,这种压力已经大到她难以承受了。高一下学期,她主动向妈妈提出想去看心理医生。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寻求帮助。

她妈妈开始慌了,带她找精神科医生,医生开了药,但她不想服用。

就这么拖了一阵,林溪的情绪问题持续恶化,她自己去找学校的心理老师,寻求帮助。

这位心理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大姐姐,她用认知行为疗法(CBT2.0)和精神分析疗法对她做了几次咨询。

林溪很信任她,甚至有些依赖对方,虽然这种心理咨询不能解决她心理根源上的问题,但每次她难受时,都会去找这位大姐姐聊聊天,适当地释放压力。

可不久,这位心理老师要调离学校,这意味着,林溪好不容易找到的“倾诉出口”要消失了。

她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被大量激活,极端地认为“我爸抛弃我,我的班主任抛弃我,现在我的心理老师也要抛弃我了”。

她一度情绪失控,崩溃地自残,甚至想过跳楼自杀!

02、她被诊断为抑郁、双相,一直疗效不佳

眼看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林溪的妈妈再次带女儿去看精神科。这次,林溪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她终于愿意服用精神科药物了。

刚吃药的时候,林溪有种幸福感,情绪大有好转。

但好景不长,服药2个月后,林溪觉得药物不起效了,她甚至要破罐子破摔,放弃治疗,还跟学校新来的心理老师说,“我想在这几天跳楼自杀。”

林溪父母从老师口中听到这句话时,吓得心跳都快骤停了。他们赶紧把女儿接回家,送她到精神科医院住院,这一次,林溪被诊断为双相障碍。

住院期间,林溪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还接受了8次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

她还接受医院提供的心理治疗,但效果一般。

出院后,林溪的情绪平稳了很多,也不总喊着要自杀了,但整体上还是情绪低落,意志低沉。

而且,因为药物和电休克的副作用,她变得反应迟钝、记忆力差,身体发胖、肠胃紊乱。

而且,住院治疗的效果只维持了几个月,林溪又开始压抑、痛苦,控制不住地划手、自残,甚至哭着跟妈妈说想回去住院,“我在医院的时候,反而更加开心。”

她的父母带她去过好多家权威的医院,诊断始终是双相障碍,换过不同的药,但她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从未真正康复。

她第一次跟我见面时,用非常害怕的眼神看着我。我当时以为她只是内向,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是把我当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大魔头”。这个下文再揭晓。

而且,多次疗效不佳的求医之路,导致她已经对康复失去了信心,对我们的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充满了怀疑。

经过2个小时的面诊,我发现林溪根本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她没有出现过狂妄自大、情绪兴高采烈的轻躁狂/躁狂发作。

当时,我认为,按照主流精神医学的诊断标准,她可以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伴激越状态,还有偏执型人格改变和学习障碍。

如果根据当时理解的精准心理学,她其实符合病因学诊断——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虽然林溪对我们的信任有限,但她的母亲坚信我们能帮助女儿走向康复,她做通了女儿的工作,决定接受我们的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也就是3PT。

03、痛骂杨永信,成为她对我信任的转折点

那年夏天,林溪经过了半年的等待,终于跟父母前来正式接受系统化、精准化的临床心理干预。

她父母说,自从上次面诊之后,女儿跟父亲的关系有明显改善,但情绪波动还是挺大的,一度严重到只好再次住院治疗。

出院后,林溪尚能坚持上学,但服用的药物不少,包括曲莱、碳酸锂、奥氮平等等。



此图为AI生成

学校的心理老师非常关心她,还鼓励她跑步,她的情绪有所改善。可是一运动,她就吃得多,体重自然就增加。林溪很焦虑,开始节食。

再加上,她的学习成绩一直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徘徊在年级中下游,她很自卑。“这孩子有时实在痛苦得受不了了,会偷偷自残,用刀划自己”,父母叹了口气。

不过,林溪父母觉得,女儿的自残可能也是为了引起班主任的关注,她非常渴望这个老师能关心自己。

“那她对于要接受我们的精准化干预,有什么看法?”我问。

林溪的父母皱了皱眉头,说女儿有点抵触,她甚至担心我会不会跟杨永信那样,对她使用电击,逼她就范,她心里挺害怕的。

我一听就忍不住笑了,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面诊时,她看着我的眼神那么害怕了。我让林溪父母放心,我会亲自打消这孩子的顾虑。

我跟林溪单独见面的时候(进行“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CBT4.0)时,她神情紧绷,缩在椅子上,不敢看我的眼睛。

我知道她很害怕我,她把我当成了第二个杨永信;

她害怕我也会用电休克那样的暴力手段来“治疗”她,就像杨永信对待那些所谓“网瘾青少年”一样。

看着她无助的样子,一股强烈的愤怒涌上我心头——不是对林溪,而是对那个打着“治疗”之名、行虐待之实的杨永信!

我太清楚杨永信对那些网瘾青少年做了什么!他对至少7千名孩子使用了恐怖的电击,这些孩子痛不欲生,所谓的“治疗效果”,不过是恐惧下的屈服!

这种粗暴的“酷刑”对这些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杨永信以一己之力,至少制造了7000多个C-PTSD患者!

他是精神心理领域臭名昭著的“毒瘤”!

像林溪这样的青少年,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杨永信的电击,也活在对“杨永信”的恐惧中,甚至因此抗拒就医!

也就是说,杨永信所残害的,远远不止7000名孩子!

一想到这些,我的情绪就上来了,我也不想掩饰我对杨永信的愤怒!

我激动地、直白地、甚至是带脏字地把杨永信臭骂了一顿。我告诉林溪,我是国内第一个站出来批判杨永信的精神科大夫,而且独自坚持了10年!

她完全不用担心我会像杨永信那样对她,因为,我是一名坚定的“反杨永信”分子!

林溪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浮现难以置信的表情,但没吭声。

后来,她妈妈才跟我说,林溪当时心里很惊讶,说完全没想到我是这么直率、有血性的人,完全颠覆了她对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的刻板印象。

她打心底里相信,我不是杨永信那类人,对我开始有了信任。

不过,林溪对康复还是没啥信心。她去过很多大医院看病,吃过很多药,住院都住几回了,也接受过心理咨询甚至心理治疗,但效果还是不好。

虽然她觉得我很特别、很真诚,但她还是不太相信我们能治好她。她甚至跟我说了个秘密——她计划在第二年高考后就自杀!

她觉得,参加高考是自己的夙愿,这是一定要完成的。但她又担心考不好,并笃定地认为自己肯定会考不好,面对不了考砸的结果,所以想自杀。

“何医生,实话告诉您,我可能等不到高考就会自杀了,因为我真的太痛苦了”,林溪声音低沉地说。

面对这种万念俱寂的患者,反对他们、说教他们是没用的,反而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诚可贵吗?他们是因为太痛苦了!

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是看到这种痛苦能被解除的希望,这样他们才会燃起更多对活下去的向往。

所以,我没有跟她说“要珍惜生命”那种大道理,我反而说,我非常理解她有这种想法和计划,因为她遭受过太多太多折磨着她的事了。

用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她的成长经历里,有太多太多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了,这是痛苦的源头。

但我告诉她,这些心理创伤是可以被高效修复的,这种痛苦也是可以被消除的。

我跟她说起一些真实的临床案例,尤其是患者小虹,她被诊断为双相障碍,也曾经说高考完就要自杀。

但后来,她接受了多次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主要的心理创伤得到了精准、深入、高效的修复。她不但不痛苦了,还康复得很好。

而且,有些心理创伤发生得很早,有一名患者的心理创伤甚至发生在出生未满月时。

我举的这些例子,都让林溪非常惊讶!她意识到,她对我们机构的临床心理干预其实非常不了解,所以才产生了那么大的抵触和害怕。

我还跟她讲解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的科学原理;

还讲了她特别、特别在意的学习——我曾用10次心理干预,帮助一个初中生从班级倒数第三、四名,冲进班级前10名,学渣“逆袭”成学霸!

这个话题让林溪的眼睛里燃起了光。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要求特别高,可现在成绩不好,这是她的痛苦来源之一。

她猛然发现,原来学习难题是可以通过精准化心理干预来解决的!我相信,这是令林溪恢复求治愿望、康复信心的一大动力!

04、为何她在洗澡时突然出现了恐惧感?

在患者的主要心理创伤得到真正修复之前,他们都有一个特点:

他们在接受我的高维度认知行为治疗(CBT4.0)时,会变得更理性、积极,也会恢复康复信心;

可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创伤还没被修复,当他们回到原来的生活情景时,创伤还是容易被激活,强烈的负性情绪、不理性的认知又会冒出来。

林溪的妈妈就告诉我,女儿接受了4次CBT4.0之后,本来情绪挺好的,但回家之后又有波动,有时候难过得浑身发抖,还划自己的手。

“她几次跟心理老师聊怎么自杀,还让心理老师杀了她!”可想而知,她作为母亲,听到女儿说这些话时有多心痛!

我知道林溪的妈妈非常焦虑,我告诉她,我们也会非常重视林溪的心理动态。事实上,她愿意告诉我“自杀秘密”,说明她对我的信任很高,这是好事。

我告诉她,她一方面要确保女儿的安全,但一方面也不要慌张。她要多肯定女儿在学习上的努力,并且告诉她,她现在经历的痛苦,都是心理创伤所导致的。

等到她接受过1、2次3PT之后,部分心理创伤得到真正修复了,她会出现明显的积极变化!

听了我的积极引导,林溪的妈妈淡定了很多。

很快,林溪终于跟创伤修复师Lucy第一次碰面了。

尽管Lucy已经从我这里得知了林溪的病情,但她还是跟林溪更加深入地沟通,了解她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她为什么总是忍不住想自杀?

林溪说出了自己想自杀的原因,简直令人心疼:

“活着的意义应该是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但我根本做不到,那我活着还有啥用?这不是浪费资源吗?”

“而且,我没有未来了,我也不想承担人生里的那些责任,我只想结束痛苦。”

她还说,她几乎每天洗澡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悲伤、恐惧、绝望,被负性情绪笼罩,晚上睡觉还会反复做一样的噩梦。

她还有“商场恐惧症”。逛商场是很多女生的爱好,但她一进商场就感到心跳加速,浑身紧绷,双腿发软,只想赶紧逃离。

她每次感到焦虑或抑郁情绪时,会频繁抠指甲,并喜欢拔玩具或圣诞帽子上的毛。

林溪还对Lucy说,其实她一直有湿疹,试过很多药物都治不好。

Lucy把林溪主要的心理问题都记录了下来,还给了她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林溪在接受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之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一周后,林溪第一次接受3PT,创伤修复师Lucy决定先处理相对简单的心理问题——为什么她在洗澡时会瞬间感到绝望、恐惧,甚至会不由自主地骂出声来?

虽然这种感觉是短暂的,但给林溪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每天晚上洗澡都痛苦一回、崩溃一回,真是太要命了!而且,她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Lucy利用3PT进入她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了1个心理创伤事件。

在林溪4、5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的妈妈不在家,由爸爸给她洗澡。

小小的林溪当时不太配合,爸爸的耐心也有限,洗着洗着,爸爸发火了,一把将她推进了浴室,还狠狠地把洗澡盆摔在地上。

“哐当”,洗澡盆撞击地面发出的巨响、爸爸凶神恶煞的表情、对她的怒吼,这都让她非常非常害怕、委屈。

“我理解不了爸爸的行为,他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呢?”,年幼的林溪心里想。

Lucy将这个心理创伤进行了精准、深入、高效的修复,这次3PT就结束了。

其实,一般来说,某一个心理问题、或者说症状的背后,往往有叠加性心理创伤,也就是多个心理创伤事件。

在内隐记忆层面,这些事件会在患者的脑海里,一个个地浮现出来。

可是,对于林溪洗澡的这个心理问题,Lucy那天只找到一个心理创伤。

Lucy告诉我,这说明林溪对于3PT有抵触情绪,她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配合度也不高,没能进入更深的内隐记忆层面,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就难以完全浮现。

Lucy知道,这部分患者往往不敢对自己的康复抱有期待,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她完全可以理解林溪的抵触情绪。

但是,如果她继续这么消极,不好好配合3PT的话,心理创伤的修复速度就会很慢,效果也会打折扣,这会影响她的康复速度。

Lucy叮嘱我,一定要跟林溪好好讨论这个问题。

05、孩子想自杀,父母要谨防悲剧发生

第二天,林溪接受我的CBT4.0(第四代认知行为疗法)。

我告诉她,她对3PT有所抵触,这其实也是心理创伤导致的,因为她接受过很多治疗,但效果都不好,遭受了二次心理伤害。



此图为AI生成

但是,创伤修复师Lucy不一样,她能够解决患病的真正根源,帮助她真正走向康复。

我引导她一定要真正信任创伤修复师Lucy,放下抵触心理,不管如何,至少要努力尝试,不要留下遗憾!

林溪说,其实前一晚结束3PT之后,她心里挺惊讶的,“我竟然想起了那么小的时候的事情,而且历历在目!”

她还说,Lucy修复了这个创伤后,她心里确实轻松了很多,意识到自己真的没必要盲目地抵触3PT。

不过,她说她还是有自杀的念头,心里还是挺沉重的。

我告诉她,这背后其实也是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是大量的创伤。随着3PT的进行,这些心理创伤都会浮现出来,得到精准、深入、高效的修复。

那时,她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自杀念头也会随之消失。

那天,我还单独见了林溪妈妈。

我除了把3PT发现的心理创伤告诉她之外,还叮嘱要继续注意女儿的安全,千万不要以为女儿说“想死”只是为了引起关注。

否则,悲剧可能随时发生!

林溪的妈妈说,她也知道孩子心里很悲观,总是活得很痛苦。她和林溪爸爸现在每天都精神紧绷,生怕孩子说没就没了。

而且,她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总说活着没意义呢?好好学习和努力,好好享受生活里的乐趣,难道这不就是意义吗?”

其实,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现在孩子到底怎么了?动不动就说活着没意义。孩子是不是矫情,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Lucy对林溪进行的第二次3PT,就是处理她对生命的虚无感、她对生命意义的严重怀疑。

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

这背后的心理根源,对于其他患者父母来说有何启发?

下一篇文章继续深入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观察鉴娱
2025-11-10 10:17:17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深圳女子公开寻亲:只要当年我不是被父母遗弃的,有多套房已为他们准备好…

广东活动
2025-11-11 12:13:02
中国国防部发布全球公告:解放军将以更强大行动打击“台独”与外部干预

中国国防部发布全球公告:解放军将以更强大行动打击“台独”与外部干预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08 00:08:15
A股:不用等周三开盘了,若没有意外,明天或将这样变化!

A股:不用等周三开盘了,若没有意外,明天或将这样变化!

财经大拿
2025-11-11 11:35:41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俄加密货币富翁殒命迪拜:夫妇二人遭绑架勒索,被肢解后埋尸沙漠,8名俄公民涉案

红星新闻
2025-11-10 16:09:43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方媛凌晨发文问坐月子,超一周没洗头近视加重,似恢复不佳掉头发

方媛凌晨发文问坐月子,超一周没洗头近视加重,似恢复不佳掉头发

鑫鑫说说
2025-11-11 11:27:31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李兆会的18年复仇路

诗意世界
2025-10-10 14:09:20
900一瓶五粮液,男子找同学要8箱,拆箱后想原价退6箱遭拒,反目

900一瓶五粮液,男子找同学要8箱,拆箱后想原价退6箱遭拒,反目

汉史趣闻
2025-11-10 09:56:57
只卖4.99万!刘强东新车吓了雷军一跳

只卖4.99万!刘强东新车吓了雷军一跳

电商派Pro
2025-11-11 09:36:59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4:10:23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阅识
2025-10-28 15:23:15
回顾:河北一家惨遭灭门,4名女子体内有同一人DNA,牵出两代恩仇

回顾:河北一家惨遭灭门,4名女子体内有同一人DNA,牵出两代恩仇

历来都很现实
2024-10-08 00:12:04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桂系007
2025-11-07 16:23:21
央视透露003型二号舰也在量产,一信号让西方胆寒

央视透露003型二号舰也在量产,一信号让西方胆寒

世家宝
2025-11-10 15:12:13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金与正的婚姻决定震惊朝鲜内外: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成泽!

阿校谈史
2025-07-23 16:33:19
多次光顾同一家店会发生啥?网友:我进去了让我自己盛饭菜

多次光顾同一家店会发生啥?网友:我进去了让我自己盛饭菜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9 00:05:13
合肥一校花美出圈了,貌美迷人,绝世佳人不过如此吧!

合肥一校花美出圈了,貌美迷人,绝世佳人不过如此吧!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1 13:48:31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油箱见底了!打完这个赛季,可能退役的七位球星

球毛鬼胎
2025-11-10 18:50:33
73岁三浦友和现状:不靠儿孙不住豪宅,只想和山口百惠安静老去

73岁三浦友和现状:不靠儿孙不住豪宅,只想和山口百惠安静老去

山河月明史
2025-08-04 13:07:53
2025-11-11 15:27:00
精准心理学何日辉 incentive-icons
精准心理学何日辉
精准精神心理学创始人,高效心理学知识提供者,专注于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等精准化、高效化康复
1295文章数 110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已经结束使命的苹果iPod迎来第24个诞辰

亲子要闻

血脉和冠姓权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