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年时,法国人口接近3000万,是英国的3倍,普鲁士的15倍。凭借着人口优势,拿破仑能轻松动员百万大军横扫欧洲,路易十四的“太阳王”霸业也得以稳固,人口成了法国主宰欧洲的最硬底牌。
140年后的1940年,德军铁蹄踏过马奇诺防线,巴黎沦陷。此时法国人口刚过4100万,而德国已经增加到了7000万。
曾经靠人口碾压对手的欧洲霸主,因为兵源、劳动力、工业产能全面落后,仅仅象征性的抵抗了六个礼拜就宣布投降了。
![]()
法国掌控欧洲百年的霸权之所以会崩塌,根源上就因为法国人停下了生育的脚步,当邻居们在工业革命中扩张人口时,法国人为啥连娃都不愿意生了?
人口为王:3000万撑起欧洲霸主
19世纪前的欧洲,人口直接等同于国力。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赋税、一个士兵、一双开垦的手、一个消费市场。
法国靠着肥沃的巴黎盆地和温和气候,粮食产量常年稳居欧洲第一,得以养活庞大人口,是当时的欧洲人口王。
《欧洲近代人口统计史》记载,1700年法国人口1900万,同期英国只有850万,普鲁士200万。1811年拿破仑帝国鼎盛时期,法国人口增加到了2800万,占欧洲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
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起了欧洲最庞大的常备军,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维持着40万常备军,是英国军队的5倍,靠着这支人口堆出来的军队,法国控制了欧洲三分之一的领土。
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能动员的兵力占全国人口37%,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法军27万兵力对阵俄奥联军23万,人口带来的兵力是胜利的关键。
当时欧洲流传着“法兰西的强大,始于每一位母亲的子宫”的说法,庞大人口还支撑起了法国的工业和经济,里昂的纺织厂、马赛的造船厂靠着充足劳动力,产能稳居欧洲第一,法郎也因为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了欧洲通用货币。
![]()
生育刹车:三大因素致少生
19世纪初,法国生育率突然踩了脚急刹车,从1800年的5.0骤降到了1850年的3.5,1900年更是跌到2.8。同期英国生育率稳定在4.5以上,德国高达4.8,这个变化是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法国知识分子中风靡,这套“人口增长会超过粮食产量,引发饥荒和革命”的理论,精准击中了刚刚经历过法国大革命动荡的法国人的痛点。
巴黎的贵族、学者在咖啡馆八卦,觉得少生才是理性选择,这种思潮迅速蔓延。《法国社会史》记载,1830年巴黎中产家庭中,“两个孩子刚刚好”的观念普及率高达70%,多生就是“没有远见”。
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法典》规定“子女均分遗产”,这个政策的本意是想打破封建继承制,可让农民出现了“多生=土地碎片化”的问题。
![]()
1820年普罗旺斯的农村调查显示,一个拥有30公顷土地的农民,如果生5个孩子,土地会被分成5份,三代后可能细分为25块,每块还不到2公顷,连温饱都成问题。
于是农民就主动节育,1840年法国农村25岁以上未婚男性占比高达30%,很多家庭选择晚婚晚育、只生一个,诺曼底的农民普遍认为,与其让孩子长大后饿肚子,不如少生几个集中资源培养。
随着里昂、马赛的工厂兴起,“机器替代人力”的趋势让法国人对生育失去信心。一台蒸汽机一天能完成10个女工的工作量,工厂主不再依赖人力,女性进入工厂后实现经济独立,1848年巴黎女工组织发表宣言,主张女性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不再是生育机器。城市家庭不再把孩子视为劳动力,反而看作负担,生育率进一步下滑。
![]()
差距拉大:德国反超霸权动摇
法国生育率停滞的同时,邻居德国在疯狂扩张人口。1866年,法国人口3700万,德国首次反超达到了4000万。
1900年,法国人口4070万,德国飙升到了5600万。1939年二战爆发前,德国已经拥有7000万人口了,是法国的1.7倍。
人口差距直接转化成了国力差距,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动员60万兵力,德国轻松集结100万,兵力差距让法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普法战争史料汇编》记载,法军阵亡士兵中近20%是未满18岁的少年兵,而德军士兵多为20-30岁的青壮年。最终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洛林,赔款50亿法郎,这是法国霸权衰落的开始。
![]()
人口不足导致劳动力短缺,1900年法国工业劳动力只有700万,德国已经达到了1500万。德国鲁尔区的钢铁厂产能是法国洛林地区的3倍,汽车、化工等新兴产业,德国凭借着人口红利快速赶超。
1913年德国工业产值占世界16%,法国只占6%。庞大的人口是消费市场的基础,1930年德国国内市场规模是法国的2倍,跨国公司更愿意投资德国,法国企业因为市场狭小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差距进一步拉大。
法国政府也不是傻子,当时也发现问题了,并在1913年推出了“生育奖励政策”,给生3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发放补贴,可此时生育观念早已固化,政策效果甚微。
当时的法国官员在奏折里提到,农民不愿多生是因为土地不够,城市居民不愿多生是因为负担太重,政策难以改变人心。
![]()
霸权易主:二战六周投降
1939年二战爆发,人口差距带来的后果彻底爆发。法国全国人口4100万,扣除老弱妇孺,适龄兵力只有500万,而德国7000万人口能支撑起1400万兵力,还能保留充足劳动力发展军工。
德军进攻法国时采用闪电战战术,而法国兵力不足,只能把主力集中在马奇诺防线,后方防守空虚。
《二战法国战役史料》记载,法军防线的薄弱环节,每个据点只部署了10-20名士兵,面对德军的装甲集群根本无力抵抗。
1940年6月,德军进入巴黎,法国只抵抗了六周便宣布投降。曾经横扫欧洲的霸主,此刻彻底成了德国的附庸国,这一幕震惊了世界。
![]()
德国当时确实强,可法国也不是泥捏的,它之所以这么快就玩完了,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百年间积累的人口差距。
结语
二战后,法国虽然是战胜国,可再也难回到欧洲中心。1950年,法国人口4170万,德国5070万,英国4880万,曾经的人口王成了欧洲第三。
在北约和欧共体中,法国只能跟着德国的节奏起舞,彻底从霸主变成了欧洲配角。
为了扭转人口颓势,法国政府推出了“英雄母亲”奖励政策,给多子女家庭提供补贴、住房优先等福利,二战后生育率短暂回升到了2.8,但很快在1970年代又跌到了1.7,人口增长几乎停滞。
![]()
无奈之下,法国只能依靠移民维持人口规模,如今法国6700万人口中,移民占比超过了12%,巴黎新生儿中半数有移民背景。曾经靠人口崛起的法兰西,如今依赖移民填补劳动力缺口,可又开始面临文化融合的新难题。
从1800年的3000万人口霸主,到1940年的六周投降,再到如今的移民依赖,法国用300年证明了人口即命运。
没有足够的人口,再强大的文化、再先进的技术,也难以支撑起长久的霸权。法国的欧洲霸权,终究随着生育率的下滑,彻底成为了过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