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乱了套,特朗普被一脚踢开,美国高官独自来参会,什么是所谓的自主外交?白宫外墙被拆,82岁的拜登带病出山,断言美国宪法全面被毁!
特朗普虽然是美国总统,但美国国内不服他的人越来越多,许多美国官员踢开特朗普政府,玩起了“自主外交”。
![]()
说白了,美国现在的乱局就是利益掰扯不清,联邦和地方各打各的算盘。2025年11月的上海进博会上,华盛顿州商务厅厅长阮卓的一番话把这层窗户纸捅得明明白白。
这位带着微软、波音、星巴克企业期望的官员直言不讳:"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华盛顿州跟华盛顿特区不一样,前者更友好一些。"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再折腾,我们州的饭碗不能砸。
要知道,华盛顿州每七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和国际贸易相关,而中国市场占了该州农产品出口的三成以上,波音飞机近四分之一的订单也来自中国。
当联邦政府忙着加征关税、搞技术封锁时,西雅图的港口起重机还在昼夜不停地装卸运往中国的樱桃和大豆,这种现实利益的反差,让地方官员不得不搞起"自主外交"。
阮卓绝非孤例。就在他赴沪参会的同一周,俄勒冈州州长也悄悄带着农业代表团访华,忙着续签苹果和葡萄酒出口协议。
这些地方官员心里跟明镜似的,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更多是政治表演,而地方经济却要为这种表演买单。
2024年以来,美国中西部农业州因对华关税损失超过47亿美元,华盛顿州的半导体企业更是因为出口管制眼睁睁看着12亿美元的订单流失。
用爱达荷州农场主汤姆的话说:"白宫里的人只关心选票,我们却要关心粮仓里的玉米能卖多少钱。"这种联邦与地方的利益撕裂,让所谓的"自主外交"成了各州的生存本能,毕竟在选票和饭碗之间,老百姓分得清孰轻孰重。
这边地方政府忙着"曲线救国",那边白宫却上演着更荒诞的戏码。2025年10月,特朗普突然宣布启动白宫东翼扩建工程,声称要建一个8300平方米的豪华宴会厅,能容纳1000人就餐,全部由私人资助。
可当初承诺"不影响现有建筑"的保证刚过一个月,挖掘机就拆毁了东翼的百年外墙,砖块和钢筋散落一地的画面被媒体曝光后,全美国都炸了锅。
要知道,白宫东翼始建于1902年,不仅是第一夫人办公室所在地,更承载着美国近代政治史的记忆。
历史学家戴维·麦卡洛痛心疾首地说:"这不是装修,是对国家记忆的亵渎。"更讽刺的是,所谓的"私人资助"后来被曝出大部分来自与特朗普家族有生意往来的企业,这种"公器私用"的操作,让本就深陷信任危机的特朗普政府雪上加霜。
就在特朗普忙着给白宫"换脸"时,82岁的拜登拖着病体出山了。刚完成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他,在奥马哈的民主党集会上用拐杖支撑着身体,指着大屏幕上白宫废墟的照片怒斥:"我知道特朗普会带来一个拆除球,但没想到他真的用它砸向了白宫!"
这番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美国社会的情绪。拜登口中的"拆除球"不仅指物理上的拆建,更暗讽特朗普对美国制度的破坏。
要知道,特朗普任内已经三次试图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两次因"滥用职权"被众议院弹劾,如今连象征国家权力的白宫都敢随意拆改,难怪拜登会断言"他毁掉的不仅是白宫,还有宪法、法制和我们的民主制度"。
拜登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早已突破宪政底线:先是绕过国会直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挪用军费修建边境墙;
接着又试图限制媒体报道权,将批评他的记者列入"黑名单";最离谱的是在中期选举期间,公然要求司法部调查所谓的"选举欺诈",被联邦法官痛斥为"干涉司法独立"。
政治学家福山曾警告:"美国正处于民主衰退的危险边缘。"而白宫东翼的拆除,不过是这种衰退的具象化表现——当总统可以像装修自家别墅一样对待国家象征,当宪法原则让位于个人意志,所谓的"美式民主"确实已经岌岌可危。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社会的反应。在特朗普宣布扩建白宫后,超过20万民众在白宫网站联署请愿要求停工,国会众议院甚至启动了调查程序,但特朗普却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推进工程,还嘲讽反对者是"被历史淘汰的失败者"。
这种对民意和国会的漠视,让两党之争愈发激烈。佩洛西直言:"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总统,而是一个无视规则的独裁者。"
而共和党内部也出现分裂,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公开表示"白宫的做法越过了红线"。这种前所未有的政治分裂,让美国陷入了自南北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宪政危机。
把视线拉回上海进博会的现场,阮卓在签约仪式后的一句话颇具深意:"贸易不是零和游戏,合作才能让双方都受益。
"这句话恰恰戳中了美国当前困境的核心——当联邦政府沉迷于"大国对抗"的迷梦时,地方政府却在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最朴素的经济逻辑;
当特朗普忙着用拆除球改造白宫时,美国民众更关心的是工资能不能涨、物价能不能降。这种现实与虚幻的错位,让所谓的"超级大国"看起来有些滑稽。
说到底,美国的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对华强硬",也不是"白宫该怎么装修",而是如何平衡政治私利与国家利益,如何在制度框架内解决分歧。
当拜登顶着癌症的病痛站上演讲台,当地方官员冒着被联邦追责的风险访华,当普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怒斥白宫的荒唐,这些细节都在说明:一个国家的根基从来不是靠口号和拆建维系的,而是靠对规则的敬畏、对民生的重视和对合作的包容。
从上海进博会的签约台到白宫的施工工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或许正是当下美国的真实写照——一边是务实合作的希望,一边是制度崩塌的危机,而选择权终究在美国人民自己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