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马斯发言人拉德万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独家采访时正式公布,其愿意从以色列控制的加沙地带撤出武装人员。这一消息为持续紧张的巴以局势注入了缓和契机。
据拉德万介绍,哈马斯武装人员计划撤离“黄线”分界线所在区域。在双方此前达成停火协议后,以色列方面已率先从该分界线区域的军人撤离,这为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撤离创造了前提条件。
![]()
11月1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领导人伊斯梅尔·拉德万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抛出重磅消息:愿意从加沙地带"黄线"分界线区域撤出武装人员。
这与此前哈马斯驻阿尔及利亚代表"隧道战士绝不投降"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反差,为持续胶着的巴以局势注入了罕见的缓和契机。
而这一反转的背后,是停火协议执行的艰难博弈、人道主义危机的倒逼,以及地区国家协调推动的共同作用。
要理解哈马斯的立场转变,首先得看清"黄线"区域的特殊意义。作为加沙地带内具有军事分界作用的关键区域,这里曾是双方冲突的热点地带。
根据停火协议框架,以色列方面已率先从该区域撤军,这成为哈马斯作出撤离承诺的重要前提。
拉德万在声明中强调,哈马斯重视停火协议的落实,但同时也直指以色列的违约行为,自10月10日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已有241名巴勒斯坦人在以军袭击中遇难,远超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此前公布的226人数据,局势缓和的表象下实则暗流涌动。
人道主义危机的持续恶化,是推动哈马斯作出妥协的现实压力。拉德万披露,按照停火协议约定,每天应允许约600辆人道主义援助卡车进入加沙,但实际进入数量仅为150至200辆,不足协议数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加沙地带正面临严重的饥荒威胁,医疗体系因药品短缺濒临崩溃。这种情况下,哈马斯的决策不仅关乎军事立场,更关乎加沙民众的生存权益。
此前11月3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曾促成双方遗体交换,以色列向加沙移交45具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遗体,哈马斯则移交3具以方遗体,自停火以来双方已完成270具巴方遗体和20具以方遗体的移交。
但以色列仍以遗体移交进度缓慢为由,无限期推迟开放对人道主义援助至关重要的拉法口岸,这成为制约停火进程的关键瓶颈。
哈马斯的撤离方案,实则是在坚守核心立场与寻求局势缓和间寻找平衡。11月9日,就在官宣撤离前一天,哈马斯在拉法市的武装人员曾提出一项折中方案:愿意放下武器,但拒绝向以色列军队投降,以换取前往加沙其他未受以方直接控制区域的通行许可。
这一方案既维护了"不投降"的政治底线,又为军事撤离创造了操作空间,成为此次达成撤兵共识的重要铺垫。
这种"非投降式撤离"的策略,既回应了内部强硬派的诉求,也给足了以色列方面台阶,体现了冲突双方在长期对抗中积累的博弈智慧。
国际社会的持续调解为局势缓和提供了外部推动力。11月3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约旦、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卡塔尔、巴基斯坦七国外长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一致同意维护停火协议,并推动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持久和平进程。
土耳其外长费丹在会后明确指出,以色列仍在持续违反停火协议并阻碍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施压力度。
这一地区国家协调机制的形成,既向以色列传递了明确信号,也为哈马斯提供了重要的外交支持,使得撤离决策具有更广泛的地区合法性。
更深层次看,此次撤离是联合国"两国方案"框架下的重要进展。今年9月12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支持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
该宣言由法国、沙特阿拉伯、中国等40余国共同提出,强调只有政治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巴以持久和平,加沙地带是巴勒斯坦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对此表示反对,但这一决议为巴以问题的政治解决奠定了重要的国际法基础。哈马斯此次撤离行动,正是在这一国际共识背景下,对政治解决路径的积极回应。
不过局势的缓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以色列方面近期接连曝出虐囚丑闻,曾披露内幕的以军前首席法务官于11月2日被逮捕,这一事件不仅引发国际社会对以军人权记录的质疑,也可能影响巴方对停火协议执行的信任度。
同时,哈马斯手中仍据信持有8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遗体移交问题的拖延可能成为新的冲突导火索。
此外,"黄线"区域撤离后的安全管控、人道主义援助通道的常态化开放、以及巴以双方后续政治对话的启动,都是需要逐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隧道战士绝不投降"到"黄线区域武装撤离",哈马斯的立场转变并非妥协退让,而是在现实压力与政治智慧双重作用下的战略调整。这一决策既缓解了加沙的军事紧张局势,也为停火协议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条件。
但要实现巴以局势的持久和平,仍需要双方在国际社会监督下严格履行协议承诺,以人道主义为先,以政治解决为最终目标。
正如联合国《纽约宣言》所强调的,战争与占领不会带来安全,只有坚持"两国方案",才能满足巴以双方的合法愿望,实现地区的持久稳定。
当前的撤离行动只是和平进程中的一小步,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理性与克制,才能让加沙的土地不再燃起战火,让巴以民众真正享受到和平的红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