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业
在消费观念的转变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安徽省医美行业于2025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根据卫健委公示大数据,医美现象公众号整理,2025年中国专科医美机构的总数约为21000家,比2024年的18600家增加了2400家,整体平均增幅为13%。其中,安徽省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增幅达到了20%~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拼房杀套路”等现象也暗流涌动,给消费者和市场秩序带来了诸多问题。
所谓“拼房剧本杀”,实质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诱导消费陷阱,其核心在于通过美容院等前端渠道,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花费巨资,叫苦不迭。消费者们不仅遭受着身体上的伤害,还有不小的经济损失。
近期,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也因拼房杀套路、手术水平不佳以及高利医美贷的问题被诸多消费者声讨控诉。
![]()
图源:高德地图
高利医美贷、拼房杀套路频发
10月23日,有消费者于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据消费者描述,2023年,该消费者在该机构做双眼皮时,机构工作人员让其分期付款,但当时未告知利率情况。
该消费者表示,该笔款项本金为9800元,而该消费者需要还款的金额在12500元左右,该消费者认为这属于高利贷。
![]()
图源:黑猫投诉
今年4月,有消费者于黑猫投诉平台发起关于合肥美特尔医疗美容违法行为的投诉。该消费者认为关于医美机构存在的多项违规违法行为,要求该机构进行退费,总金额38470元。
据该消费者描述,2024年11月28日该医院通过内部名额的体验卡诱导购卡消费,之前该消费者在美容院偶遇一个同意做项目的顾客,通过内部名额的形式诱导消费购买1580元体验卡,通过预约到店。
该消费者表示,2024年11月30日该消费者到店后,工作人员安排医托“剧本杀”诱导全脸项目的效果进行诱导。由接待人员安排其和其他客户进入一个接待房间。期间,有客户介绍自己的做过项目以及效果,并提供了未做项目前的照片进行展示,通过相关话术对该消费者进行洗脑。随后经过总监进行面诊,期间给该消费者制造容貌焦虑,说其法令纹、苹果肌凹陷、脸部下垂等。
该消费者提到,该机构将线雕包装为7D逆龄术,通过全脸的筋膜悬吊提升、固定,即可实现7D逆龄,无痛无伤口,效果保持3-5年。且消费价格不透明,消费价格通过用内部体验卡进行抵扣1万元的方式,抬高项目价格。该消费者刷花呗和信用卡消费36000元,但项目单中并无项目价格。
该消费者强调称,在术中局部麻醉疼痛难忍,要求医生停止,但医生并未停止。医生多次强调需要在术中进行筋膜分离和筋膜固定手术操作,所以不能停止手术,但在病历中并未体现,存在病历造假或其他欺诈行为。
此外,该消费者认为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无证经营,未查询到相关资质备案。她说,合肥市高新区美特尔美容咨询服务部,2024年11月25日已注销,存在违法经营的情况。该医院于医生,存在无证行医情况,备案机构合肥高新区美特尔医疗美容门诊部于2024年11月25日已注销。而该消费者是在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做的手术,未能查询到相关备案信息。该医院相关护士人员也未查询到护士职业资格备案信息。该医院收款公司主体与开票公司主体不一致,存在偷税漏税、涉嫌虚开普通发票情况。
![]()
图源:黑猫投诉
以上过程为该消费者单方描述,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安徽美特尔未予该问题的直接回应,事实尚待证实。
关于该机构拼房杀套路的投诉远非个例。3月6日,还有消费者投诉称该机构项目使其脸部凹陷。据消费者描述,2015年1月18日,该消费者去美甲店做美甲美睫项目,在做美甲的过程中进来一位女子,通过聊天了解到她做了医美项目。店里另一位客人和美甲师都对该女子做得项目很感兴趣,一再追问在哪里做的,花了多少钱。该女子犹豫后告知她们是在老公哥哥的医院做的,并称当时有内部优惠名额,只花了1380元。于是,在美甲师和另外一位客人一度的热情请求下,该女子帮她们也申请了3个优惠名额。
该消费者表示,当时不准备去的,另外一位客人和美甲师邀请该消费者一起去。在看到该女子未做项目时脸部状态对比后,该消费者便也支付了1380元,期间,该女子还承诺1380元的优惠可以抵一万元折扣。后来,该女子开车带她们一起去了医院,在等候过程中碰见了其他做项目的顾客。此间,该消费者被她们制造容貌焦虑,面诊师还用优惠价格套路和洗脑该消费者,加上还有一起同行的两个人的劝说,该消费者又支付了一万元,打了两针。
该消费者提到,因为该消费者没有做过任何医美项目,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全权听工作人员的。在该消费者回家细想后发觉自己被套路了,单单做这两个项目的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关于该消费者做的产品,面诊师只告知说是清秀针,并没有告诉该消费者具体打的什么品牌,在打针的同时医生也没有告知该消费者打的是什么产品,也没有扫码查询真伪。
该消费者还提到,在打完针后就发现其面部泛红,但客服回复称是天气原因。该消费者说,最严重的是把她的脸部打凹陷了,开始发现问题的时候,该消费者以为会慢慢好,结果一个多月了依然没有好转。客服也是各种推诿拖延,说要找专业的医生鉴定。为此,该消费者也前往公立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后也表示是打针打的。随后该消费者再次去协商,该机构仍然表示不是他们的责任。她说,花这么多钱本来想变好看的,结果还搞成这样,都不敢出门,即使出去也是戴口罩,对该消费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影响,脸部凹陷特别明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该消费者要求全额退费,但遭该机构拒绝,该消费者只能通过平台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过程为该消费者单方描述,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机构未就此作出回应,事实仍待核实。
![]()
图源:黑猫投诉
类似问题在消费保平台上也同样存在。9月16日,一位消费者投诉称其于9月10日在肥东本草小蛮腰做皮肤护理项目。期间,一自称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内部员工的人员以“内部价格,做皮肤仅需1800元,平常要大几千”为由,将该消费者带至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到院后面诊专家在该消费者未充分知晓项目内容的情况下,诱导其进行了“钻石精雕”下巴项目,该项目与该消费者只想改善皮肤的需求完全不符,且术前无任何说明。同时,该机构还诱导该消费者办理贷款支付费用,贷款金额达2万余元,日利息225元,该消费者发现后进行了提前还款,共花费26600元。
此外,该消费者还提到,该机构未向该消费者提供合同、收据、医疗记录、发票等任何相关凭证。同时该消费者发现术后自己的脸部左右脸不对称,鼻子也有点歪。该消费者认为该机构存在诱导消费、违规开展医疗美容手术、违规协助贷款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其合法权益,故提出投诉,恳请相关部门调查处理。以上过程为该消费者单方描述,截至深度美业发稿前,该机构未对该问题直接回应,事实尚待证实。
![]()
图源:消费保
据搜狐网报道显示,美特尔整形美容医院创始人及院长张某,是医美连锁机构形象顾问专家,中国美业领军人物。她于2004年进入医美行业,曾就职于深圳知名医美连锁品牌,多次获奖且有海外学习机会,还为网红、明星定制美学方案。2011年创立独立美容设计院,开启私人美丽定制。2019-2020年,张某整合多方资源,在经济下滑和疫情的大环境下逆势打造安徽美特尔整形,还创建了美特尔商学院,联合创业者构建行业生态,推动中国医美发展 。
但是,安徽美特尔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令人忧心忡忡。消费者的口诛笔伐已然让机构口碑一落千丈,而相关监管部门的罚单,则正中眉心。
![]()
图源:搜狐网
短短三个月,十三万元的监管重罚
据天眼查显示,10月17日,安徽美特尔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因在广告中违规使用患者或医护人员形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被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2045元的罚款。
![]()
图源:天眼查
9月25日,该机构因“未从具有药品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被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罚6万元人民币。
![]()
图源:天眼查
8月13日,该机构因麻醉医师缪某道在患者刘某桃手术中未按规定在安全核查表签字,以及法定代表人张某路擅自启封与患者孙某梅纠纷病历(原应封存至患者到场确认)两项行为,被合肥市卫健委认定违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规定,最终受到警告以及7万元罚款的双重处罚。
![]()
图源:天眼查
医美剧本杀维权利好信号
在尚未明确存在医疗损害的情况下,仅从消费过程来看,消费者对“医美拼房剧本杀”这类项目维权难度极大,这就要求所有消费者时刻保持警惕,做到理性消费。
庆幸的是,2024年11月,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柏荟医疗美容门诊部处以百万元罚款,以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为由对渠道医托进行了行政处罚,这为全国范围内针对“医美拼房剧本杀”等依赖渠道诱导消费行为的维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治理模板。
2月27日,人民网发表的《人民热评:应以完善术前制度来杜绝美托》一文中提到,应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并加强监管力度,明确“美托”“医托”的认定标准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随着对美托、医托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医美剧本杀”这种乱象最终会在无序的狂欢中走向终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