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很多客户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截齿越来越贵?是不是厂家在提价?”其实,截齿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并不在厂家,而在整个产业链的原材料、能源与制造成本的持续攀升。尤其是——硬质合金价格的暴涨,几乎成为影响截齿成本的第一要素。
![]()
原材料端:合金价格一路上扬
在截齿的制造成本中,合金头的成本占比可高达40%–60%。因此,只要合金价格一动,产品价格就不得不跟着波动。
根据多方权威渠道数据:
上海有色网:截至2025年11月10日,国产碳化钨粉报价约700元/公斤;
![]()
东方财富网:在11月4日时,碳化钨粉已突破680元/公斤;相比年初的 360元/公斤均价,涨幅超过 90%;而在10月的市场均价仍为611.67元/公斤,可见近期涨势仍在加速。
![]()
这意味着,任何使用碳化钨合金的企业(如截齿、刀具、钻头、模具等),都面临着原料端的巨大成本压力。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上游钨精矿供应紧张:部分矿山检修停产,库存下降。
2、新能源与模具行业需求暴涨:全球电池、汽车、机械领域对碳化钨需求激增。
3、国际运输与能源价格上升:整体生产与冶炼成本抬高。
![]()
制造端:不仅贵,还“烧能耗”
截齿并非普通机械件。
其制造过程包括冷锻成型、热处理、高温钎焊与精密焊接等多个高能耗环节。
以目前国内能耗核算标准计算:
热处理与钎焊环节能耗占比已超过30%;
受电价与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制造成本平均上升8%–12%。
此外,高精度模具、焊接机器人、检测设备的折旧与维护,也在不断推高固定成本。 这意味着,想保持稳定品质的厂家,即使不涨价,也早已在“被成本逼着跑”。
![]()
市场端:价格不是比低,而是比“成本效益”
不少买家仍然以单价评估截齿成本。
但事实是,在材料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便宜齿”未必真便宜。
平均寿命下降,更换频率提升
如果使用低价截齿,平均寿命下降50%,更换频率提升一倍;
![]()
人工成本、停机时间、齿座磨损成本
这会导致人工成本、停机时间、齿座磨损成本全面增加;
![]()
最终的单位掘进成本反而更高。
在当前行情下,价格竞争逐渐让位于性能竞争与寿命竞争。
能帮客户在高成本周期下保持施工稳定、延长换齿周期的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信达观点:从“单价”思维转向“吨岩成本”思维
信达科技长期跟踪全球硬质合金与掘进工况数据,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截齿行业的竞争,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能让客户掘得更快、更久、更省”。
信达在高韧性超粗晶粒合金、冷锻一体齿体与钎焊焊接工艺上持续投入,即使在碳化钨价格上涨的周期,也能保证产品在高冲击、高磨蚀、高温等复杂工况下保持稳定表现。
![]()
实际案例显示,在新疆某F12级硬岩项目中,客户采用信达超耐磨高韧性截齿后,截齿消耗量降低60%,掘进效率提升40%以上。
![]()
结语
截齿价格上涨,是整个产业链成本传导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厂家的定价行为。
在原材料价格仍高位震荡的背景下,企业应从“单价思维”转向“系统成本思维”,选对合金、选对工艺、选对合作伙伴,才能在新一轮周期中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信达科技将继续以专业的研发和制造实力,助力全球矿山与隧道客户,在高成本周期下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的掘进生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