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悄然掠过加利福尼亚州欧文斯谷上空,航空摄影师伊恩·雷基奥的镜头捕捉到了不寻常的一幕——机翼下挂载的两枚陌生导弹,带着独特的倒T形尾翼和楔形弹头,在阳光下泛着橙色标记。
![]()
这与美国空军此前公布的AGM-181A核巡航导弹渲染图高度吻合,而这款武器正是美军为替代老式AGM-86B而研发的“大杀器”。
就在这次曝光前一周,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这款导弹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持续飞行15小时、航程1.4万公里,普京特意强调“这还不是极限”。
俄方甚至主动向美国通报了试射细节,挑衅意味十足,美军B-52H的突然亮相,被外界视为对“海燕”的无声回击——核博弈的棋盘上,双方都在同步落子。
AGM-181A的设计堪称“隐形刺客”。它采用全向隐身设计,雷达反射面积仅相当于一只麻雀,搭载的W80-4核弹头当量可在5千吨到15万吨间灵活调节。
![]()
更关键的是,它能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自主导航,打击精度控制在10米内,专为穿透先进防空系统而生。而俄罗斯的“海燕”则走了另一条路:靠核动力实现“无限续航”,以50-100米的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理论上可绕地球多圈后发动突袭。
两款导弹背后是两种战略思维的碰撞。美军追求“精准偷袭”,依托全球侦察网络在防区外发动致命一击;俄军则信奉“蛮力突破”,用近乎无限的航程让对手防不胜防。尽管西方专家质疑“海燕”的核安全性和亚音速弱点,但1.4万公里的实测数据足以让北约警觉。
挂载AGM-181A的B-52H轰炸机本身也是个传奇。这款1952年首飞的“老将”历经多次升级,预计将服役至2050年。
![]()
它不仅是美军现役唯一能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还承担着新型武器测试平台的角色,此次挂弹飞行中,导弹固定在多用途弹射挂架外侧,橙色标记明确显示其处于测试状态,而非实战部署。
这场博弈的下一步已经清晰,美军计划采购1020枚AGM-181A,未来搭配B-21隐身轰炸机形成新一代空基核打击体系,而俄罗斯则加速“海燕”的实战化部署,试图用非对称手段打破北约围堵。当隐形巡航导弹遇上核动力“不死鸟”,美俄的核威慑竞赛正滑向未知深水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