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托尔金曾坦言,在创作《指环王》时,有一个场景让他在落笔时热泪盈眶。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这个场景饱含深意、情感浓烈,却最终被彼得·杰克逊的电影版删减,甚至未出现在加长版中。
这个令人动容的戏剧性片段,发生在弗罗多、山姆与咕噜攀爬奇立斯乌苟隘口的险峻石阶时,他们正一步步逼近蜘蛛希洛布的巢穴。
这段情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角色性格的微妙之处,揭示了即便最纯粹的善意,也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这个场景,以及它为何能让托尔金如此动容。
![]()
山姆怀斯·甘姆吉是读者最喜爱的角色之一。他对弗罗多坚定不移的忠诚与无私的爱,既让人敬佩,又惹人怜悯。但托尔金作为一位深谙人性心理的作家,从不会将笔下人物简单化处理。
在《信件第246号》中,托尔金揭示了山姆更复杂的本性:
这段简短的文字极具洞察力。托尔金精准描绘出山姆内心的矛盾:他对弗罗多的爱真实纯粹,却也夹杂着占有与骄傲。在侍奉弗罗多的过程中,山姆将自己视为守护者,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弗罗多,进而保护他免受一切威胁,包括咕噜。
但弗罗多的形象远比山姆眼中的更为深邃。
![]()
随着深入魔多腹地,弗罗多逐渐蜕变。魔戒的重负与无尽的苦难,让他对世界有了更深刻、更悲怆的理解。他眼中不再只有纯粹的邪恶,也看到了那些被黑暗扭曲之人的悲剧。
这正是托尔金所说的“善待不被喜爱之人”——即便面对最可悲、最堕落的生命,也能心怀怜悯。
弗罗多在咕噜身上看到的,并非单纯的怪物,而是一个迷失的灵魂,在那里,昔日斯密戈(咕噜的原名)的微光尚未完全熄灭。
因此,他试图对咕噜展现善意。而这一点,山姆始终无法理解。他的道德观简单而绝对:非善即恶,非友即敌。
由于无法领会其中的微妙,山姆常常嘲笑、辱骂咕噜。
托尔金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最忠诚、最受人爱戴的英雄,也存在缺陷。山姆的爱是真实的,却不完美;他的忠诚是坚定的,却夹杂着私心。
![]()
禁忌之潭的场景在电影与原著中核心情节相似,但后续影响却天壤之别。
警惕而狡诈的咕噜将弗罗多引离水边,随后被当场抓获。尽管弗罗多救了他一命,但咕噜起初以为自己遭到了背叛。
在电影中,这个片段成为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咕噜的怨恨生根发芽,心肠变得愈发冷酷,对弗罗多的最后一丝羁绊也彻底断裂。他自此下定决心背叛两人,将他们引向希洛布的巢穴。
但原著中的走向截然不同。
怨恨虽在,咕噜最终还是明白了弗罗多的救命之恩。他甚至从法拉米尔口中得知,正是因为弗罗多的求情,自己才得以存活。
与法拉米尔分开后,咕噜直言不讳地说:
此刻的咕噜内心充满挣扎。即便在带领弗罗多走向希洛布的巢穴时,他仍在两种本能间摇摆——对魔戒的渴望,与对弗罗多刚刚萌生的依恋。
![]()
托尔金在“沼泽中的内心交锋”场景中,生动刻画了这种内心挣扎:山姆醒来时,听到咕噜正在与自己对话:
每说一句“另一个声音”的台词,咕噜的手就缓缓伸向弗罗多,却在斯密戈的话语响起时猛然缩回。最终,他的手指死死扼住了自己的喉咙。答案显而易见:咕噜内心的善念正在抗拒杀害弗罗多的念头。
山姆打断了这场独白。咕噜始终未能做出最终决定。
正如托尔金所说,他“犹豫不决”。这个迟疑是致命的:它削弱了他的道德意志,当抵达希洛布巢穴的关键时刻,他心中那点刚刚萌芽的善意,轻易就被嫉妒与恶意所压制。
![]()
几小时前,当霍比特人在奇立斯乌苟隘口脚下休息时,咕噜曾一度离开,后来又折返,撞见两人熟睡的模样:弗罗多将头枕在山姆膝上,山姆疲惫地靠在岩石上。
就在这个瞬间,咕噜不再是怪物,而是可悲的、迷失的斯密戈。此刻无人注视,无需伪装,无需狡诈,他的情感无比真挚。他正站在救赎的边缘,几乎就要放弃魔戒,选择忠于弗罗多。
但就在这时,弗罗多在睡梦中动了一下,含糊地说了些什么。山姆立刻惊醒,粗鲁地喝问咕噜:
咕噜吓得后退一步,眼中再次燃起绿色的火焰。契机已逝,永不复返。
托尔金自己承认,正是这个场景让他在创作时潸然泪下。
他落泪,并非单纯因为悲伤,更多是出于对那个“年迈霍比特人”的深切怜悯——那个本可以被拯救的灵魂,却因为山姆的一句粗鲁话语,彻底失去了救赎的可能。
托尔金在《信件第246号》中明确表示:在这个场景发生之前,弗罗多与山姆闯入希洛布的巢穴并非必然。“整个故事中最具悲剧性的时刻,莫过于山姆未能察觉到咕噜的语气与眼神已然彻底改变。咕噜的悔意被扼杀,弗罗多的怜悯也付诸东流。闯入希洛布的巢穴,从此成为了无法避免的宿命。”
同时,托尔金也强调:我们不能责怪山姆。换作任何人处在他的位置,或许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便他的行为部分源于嫉妒与骄傲,其本质仍是出于保护朋友的真诚愿望。
有趣的是,托尔金从未在信件中明确提及自己写这段时哭了。
这句坦白来自一次口头对话。1958年3月,他在鹿特丹出席了一场“霍比特人宴会”(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此类活动),并作为贵宾发言。
席间,兰伯斯教授提到《指环王》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并以魔多边境的那个场景为例——咕噜俯身凝视熟睡的弗罗多,在对魔戒的渴望与对弗罗多的忠诚之间犹豫不决。
“信任被不信任摧毁,”兰伯斯教授说,“善念酿成了恶果。山姆出于对主人的爱出手干预,却因此剥夺了斯密戈重生的机会。他的善意,让咕噜的善意再也无从显现。”
对此,托尔金的回应简单而震撼:
“我写这段时哭了。”
诚然,《指环王》“不过是一个故事”。但这丝毫无损它的价值。恰恰相反,正如托尔金本人所说,伟大的故事从来都不只是消遣。它们是我们最古老、最可靠的指南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