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直以为小鹏只造汽车,卖汽车,其实人家早就在下一盘大棋。
上周四,也就是11月6日,小鹏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IRON,技惊四座,登上了科技圈头条。
因为太太太像真人了!
首先,看看这轻盈的猫步,哪里还是春晚上和撒贝宁“邯郸学步”的样子,感觉就是包了一个活人。

图片

图片
然后就是网友提到的耳朵形状,机器人还需要耳朵吗?
![]()
图片
另外还有肩上的透气孔,网友解读为这是为了给里面的活人透气的,怕憋坏了。
![]()
图片
最后,甚至判断里面就是一个女性,因为内衣带子都露出来了...
![]()
图片
看到这些,老板何小鹏在后台发笑,因为他的目的达到了。
随后他也不卖关子,现场扒开机器人的内部,露出了机械骨架,的确是机器人,不是真人。
至于体态那么像真人是因为有专门的材料填充肌肉,耳朵形状的是收音器,
这种强烈的反转,带来了惊人的传播效果,大家在惊呼自己被骗的同时马上又对小鹏这家公司竖起了大拇指,了不起!
都说造车圈雷军玩营销有一套,何小鹏也不弱啊,这一波真是赢麻了。
有意思的是,刚开始都以为小鹏要搞砸,会被打假,资本市场前一天应声大跌,视频澄清后第二天又火速飙升近10个点。
这一来二去,很容易被怀疑如果有人掌握消息,提前埋伏,要收割多少呢?
炒短线的各位看看,你怎么玩得过庄家...
小鹏做机器人的想法可以追溯到5年前,那时小鹏正在准备美股IPO,虽然主业是汽车,也卖的不错,但是何小鹏已经在想未来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了。
两个方向:一个飞行汽车,一个智能四足机器人。
为此,他收购了深圳的一家机器狗创业公司,叫多够机器人。
这家公司很牛,创始人赵同阳带领团队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代机器狗的研发。
何小鹏正是看中了他们的研发能力。随后,鹏行智能应运而生,这正是小鹏机器人的起点。
部门有了,开始招兵买马,何小鹏下了重注,甚至开出400万元年薪的薪酬挖人才,现在为IRON惊艳登场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都是那几年加入的。
其中有:
米良川,2021年加盟小鹏,现任小鹏汽车机器人副总裁、AI技术委员会负责人,曾在英伟达服务了15年,是小鹏智能战略的核心人物之一。
刘先明,哈工大计算机学博士,2024年3月加入小鹏,任AI团队负责人。
陈杰,哈佛博士,2025年7月加入小鹏机器人团队,负责强化学习,他是个具身智能大牛,之前在字节跳动的seed团队当负责人。
等等。
这些高管不仅学历高,能力强,在各自的领域都相当有建树和积累,而且都是机器人身上需要用到的,算是被何小鹏集体收编了,战力当然强劲。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里,最像特斯拉的就是小鹏汽车了,不管是产品还是战略上,都像。
比如在2020年,小鹏的P7正式交付后,就有车主在采访中调侃道:P7简直就是小一号的Model 3。
这几年,特斯拉在搞无人出租车,还有巨量的Ai投入,小鹏也开始转向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和全力押注Robotaxi,都是同样的方向。
随着现在IRON机器人的横空出世,围绕在小鹏身上“中国版的特斯拉”的声浪也越来越大了。
在11月6日,何小鹏宣布2026年将要实现小鹏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了。
![]()
图片
基于IRON优良的表现,外加何小鹏这种豪情壮语,也赢得了马斯克本人的肯定,他说:
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在人形机器人市场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的欧美公司都能赶上,他们太弱鸡了!我很敬佩中国的同行,他们中有很多聪明且勤奋的人才。
![]()
图片
写到这里,快讯榜里弹出一则消息,中概股大爆发,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超2.2%,小鹏汽车更是大涨超13%,看来机器人的利好进一步发酵了。
不过,比一比,吓一跳。目前小鹏的市值为237亿美元,而特斯拉是1.49万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63倍。
小时候畅想的未来机器人时代已经叩开了大门,也就那么二十几年的光景,但是好像并没有那么激动,因为很多普通人或许真的就要在新的技术浪潮里被替代,失去工作价值。
人类就是这样,机器你笨拙一点,不那么像真人,我们会被逗得大笑起来,但是真的有一天,它越来越像真人了,我们就笑不出来了,甚至会感到恐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