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究竟有多大?

0
分享至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究竟有多大?

作 者:许 平

讲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下新疆的简要历史。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

新疆古称西域(意为西部疆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

中国古代史中对于西域地理历史的具体记载始于西汉。西汉王朝征服西域之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匈奴是秦汉之际中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度非常强悍,经常南下中原、扰我边境,对中原王朝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

汉武帝刘彻为了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为此,他先派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加强同西域诸地的联系,共同对付匈奴。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又命李广利三年之内两伐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使西域的许多城国相继臣服于汉。前102年,汉军攻破大宛城(今费尔干纳),汉朝在西域各国中的威望大增。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面再来讲讲晚清收复新疆的大功臣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历史上有左宗棠抬棺收新疆的佳话。著名历史学家缪凤林讲:“自唐太宗后,左宗棠是对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第一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收复新疆的意义何在呢?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劳和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01

收复难度之大

我们先来看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简要过程:

19世纪中叶,正是西方老牌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趋于白日化时期。英、俄两大殖民帝国疯狂地蚕食中亚各国,并且逐渐靠近清朝边境。

“历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认为这样的好像不负责任,错了。在中国社会,只要你的立场太分明,你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连我明明不喜欢的都先说,好,没有关係,然后在想办法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我们不会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不可以。

所以外国人老看不懂中国人,因为他脑筋很简单,它对就对错就错。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小孩子一做错事情,做爸爸的一定要问谁对谁错,他只骂错的,他不骂对的。中国人没有,我两个男孩子,一吵架,统统罚站,我首先教他对是没有用的,对有什么用,你不要以为你对就好了,然后站了五分钟以后,我会把弟弟叫来,我说今天你没有错,就是哥哥一个人错。那既然你没有错,我为什么罚你站。他说这样比较好,我说你拍爸爸马屁,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他说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错我罚你站,你还说你没有不高兴。他说真的,有一次不晓得你为什么只罚哥哥没有罚我,结果我被哥哥打得很惨。我说哥哥打你,你就告诉我好了。他说不告还好,告打得更惨。我说那我要怎么样呢?它说就这样好了,不管我有没有错,罚我站,我就没事了。

外国人一辈子想不通这种道理,然后我又把哥哥叫来,我说今天谁错。他说我错。我说弟弟有没有错,他说他没有错。我说你知道得很清楚。他说我当然了。我总是知道是非的。中国人是表面没有是非,心裡一清二楚心知肚明,佳偶哦心中有数。我说那我问你,为什么我要罚弟弟站。他说你是给我面子。我说我干嘛给你面子,他说不是,你要以后更加爱护弟弟,我说你知道这样就好了。中国人考虑事情是考虑得很长远的。

很多正直的人都认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应该一致才对,但是当我们懂得了《易经》中的道理,就会明白,什么叫”难得煳涂”,其实煳涂的是表面,清楚的是内心。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得很快,我们到底要不要变,又该怎么变呢

要怎么变?这是对中国人来讲,一生一世都要面对的难题,我们提出三个原则,我相信你照这三个原则去做的话,你就可以应付的非常妥当。

第一个,叫做权不离经。权就是权变的意思,经就是经常的守则,不可以变的规矩。你怎么变,不能超越这个规矩,用现代的话来讲,叫有原则地应变,不可以没有原则地乱变。一个变来变去,变到没有原则了,那谁都怕你了。一个死守原则,不知道变通,那谁也怕你。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讲外圆内方了。这外圆内方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你再怎么变,那个规矩不能变掉。我们用现代话来讲,每一个人都可以变通,但是不能变得太离谱,就这么一句而已。这样就叫做权不离经。每一种改变都应该看它合理不合理,合理是检验的标准,你变得合理,我们就同意,你变得不合理,我们就摇头。

第二个原则,叫做权不损人。所有的权变不可以损害别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叫变通。使既得利益者受到很大的伤害是不公平的。我来举一个实实在在的桉例。有一家公司,有一位朱小姐,她在甲单位希望掉到乙单位去,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事单位就首先徵求朱小姐的直属上司,你同意朱小姐离开你的单位吗?他说没有问题啊,我尊重她的选择,我们都是同一家公司。人事单位又去问朱小姐要去的那个单位,你同不同意朱小姐调过来,他说欢迎啊,我们也很熟。然后总经理一批准,公布,就生效了。可是偏偏公布了以后,本来要接受朱小姐去的那个单位,就跟人事单位讲,我不接受朱小姐。人事单位说,你不能这样,我事先徵求你同意的,我才签准的,现在命令发布了,你又说不同意。他说,你不要问我理由,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你真的要她来,那我辞职。他是个很好的经理,你把他逼走对你没有好处,可是他就是反悔了,你说谁不对。我不觉得谁不对。所以那个人事单位的主任就问我,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看唐朝有一个人,姓程,叫程咬金,这裡面一定有个系统叫程咬金系统,他是半路杀出来的。

外国人很少有什么程咬金系统,中国人到处都是,无端端杀出一个人来,就叫程咬金。我说我告诉你,我们想事情要这样想,这位原来要接受朱小姐的新单位的主管,是个太极,他有阴有阳,他平常是讲信用还是不讲信用的。他说他平常很讲信用。我说那就好了,他答应的事情,他会不会反悔。他说从来不反悔。我说那就好了,这次是例外,这不是通例。那一定有他说不出的苦衷。我说我的判断是很清楚的,是他太太不同意,而不是他不同意。他说他跟他太太有什么关係?我说你去问问好了。他就去问这位主管说,是不是你太太不同意?他说你怎么知道?

所以为什么说读《易经》的会算,其实是推理。他说那你太太为什么不让朱小姐进来?他说我太太不是对朱小姐有意见,她根本不认识她,是三年前,我担任主管的时候,我太太就跟我讲一句话,我不许没有结婚的女同事到你的单位里来,你给我记住,我以为三年过去了已经解禁了,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想到她还记得。所以那个人就给我打电话,问题是出在他太太,任何未婚的女同事都不同意到他单位。他就问我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你现在几条路可走,第一个,请总经理收回成命,行吗?不行,朝令夕改,整个公信力都没有了。第二个,勉强那个新的单位要接受她,那你逼走一个好人才。你两条路都走不通,你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你带着一篮子苹果去见他的太太,说我们事先不知道你有这个规矩,如果知道,怎么样也不会让朱小姐到你先生的单位裡去,现在已经弄错了,所以,总经理叫我带一篮子苹果来特别拜托你帮他一件事,就是他命令已经出来了,马上收回不对,但是最起码维持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再把她调走。这两个月,好好看管你的先生,不要让他出事了。她说这个可以商量,两个月可以商量。两个月以后,人事主管再去的时候说,要不要把朱小姐调走。她说也没有怎么样,让她留下来就好了。就解决了。这个才叫做化。不是解决,而是化解。《易经》是讲“化”的,中国这个“化”它是一切都化到最后没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到没有事。

《易经》曾经被称为《变经》,因为宇宙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易经》所表示的就是变化的规律。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变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权不离经,第二个是权不损人,那么第三个原则是什么?而这些变化的原则和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第三个原则,权不多用。常常变就表示你这个规矩有问题。我们今天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讲求新求变。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我讲几句话各位就了解了,常常变就表示很不成熟,才会常常变。一个人摸索一阵子以后就知道你穿什么衣服最合适,你就穿那种衣服就好了,一会穿这样一会穿那样就是表示你根本穿哪种都不合适,这很幼稚的。

求新求变要记住,变有百分之八十是错误的,天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规矩,不要乱变,你看水龙头你就这样开好了,他不行,用压的,各式各样的。所以你一住到旅馆裡面去,这样开也不出来,那样开也不出来,踢它,它喷得你全身都是,这算什么设计嘛,这很可笑的事情。他就是基本的规律不懂。中国人设计房子,先设计裡面,每个房间方方正正,然后在设计外面。风水是非常科学的东西,我讲一句很正经的话,不懂的人就是迷信,懂得人就是讲道理,完全根据科学的道理,只是现在很多人他不懂他乱讲,乱讲你把它当迷信,那也是真的那也不是假的,有内行一定有外行,这个我们承认,但是外行比内行还多,那人家就不服气了。内行比较少,外行比较多,经常这样办,偶尔这样。

一个人不知道常规,不知道常则,你就开始乱变,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字,凶。你变得最后你不知道你连立锥之地都变掉了,那是多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对父母孝可以变吗?对朋友信可以变吗?这不能变的。编导最后彼此信任感没有了,然后人间就有疏离感。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原则,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权不损人,所有的应变你不可以损害人家的利益;权不多用,你偶尔用,大家没有话讲,那根本就是你的规矩要改,你改规矩改原则改方法。一个人变得连根本都变掉的人是最可怕的。我们既然谈到这裡,我就知道大家心裡头会想,那《易经》到底能不能占卜?这是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你躲来躲去不是办法,你要面对这个问题,它本来是很正经的问题。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谈孔子为什么说不占?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认为这样的好像不负责任,错了。在中国社会,只要你的立场太分明,你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连我明明不喜欢的都先说,好,没有关係,然后在想办法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我们不会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不可以。

所以外国人老看不懂中国人,因为他脑筋很简单,它对就对错就错。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小孩子一做错事情,做爸爸的一定要问谁对谁错,他只骂错的,他不骂对的。中国人没有,我两个男孩子,一吵架,统统罚站,我首先教他对是没有用的,对有什么用,你不要以为你对就好了,然后站了五分钟以后,我会把弟弟叫来,我说今天你没有错,就是哥哥一个人错。那既然你没有错,我为什么罚你站。他说这样比较好,我说你拍爸爸马屁,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他说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错我罚你站,你还说你没有不高兴。

同治四年(1865),中亚洁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在英国的支持与怂恿下,非法侵占南疆,建立了“哲德莎尔”伪政权,并发兵北进。此举令沙俄陷入恐荒,担心英国将新疆尽收囊中,影响它从西边蚕食中国领土,从而扩大在清势力范围。1871年,沙俄举兵南下占领了时为新疆军政中心的伊犁,与英国南北相望,留下一条缓冲带,防止直接冲突。而此时的清政府,忙于应对列强从南方的侵犯和收拾西北混乱的残局,无暇顾及西部边境。

此时,左宗棠已充分认识到新疆的重大战略地位,他觉得一旦失去新疆,清廷将失去西部广阔的屏障,使中原各地处于列强夹击而十分被动的境地。1875年,左宗棠急谏清廷出兵新疆。

同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根据敌我双方情报以及新疆地理特点制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一进新疆便势如破竹,仅数月激战便赶走了白彦虎等回叛头目,收复北疆失地。一年后逼死阿古柏,破坏其长子在喀什称王的计谋,粉碎了英俄肢解西部地区的阴谋。

通过左宗棠近六年的经营和苦战,1881年,沙俄迫于中亚势力范围吃紧和左宗棠的军事战略布局,同意与清和谈,于是清廷收回伊犁。至此,新疆军务基本全胜而终。

清政府收复新疆是在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之后,经过两次赔款(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银元总计2700万元,第二次赔款银元2200万元)清政府积贫积弱的时代,在与两个列强的较量中“火中取栗”而获得胜利是极为不易的,充分体现了左宗棠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晚清近百年,与列强的战争唯有这一次取得了胜利。



02

意义之深远

收复新疆的意义怎么讲都不过分,为什么呢?

首先,收复新疆,中国的西北部乃至整个西部就有了战略屏障。

新疆是中国领土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以喀什为例,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喀什(新疆五个地区之一,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到新疆省会乌鲁木齐直线距离大约是1000公里,与上海到北京距离相差无几(上海到北京飞行距离1088公里)。喀什在中亚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如果我们从喀什出发,走上800公里可以到达阿富汗境内,走上1100公里可以到印度新德里,走上1400公里就可以到伊朗边境。

“历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认为这样的好像不负责任,错了。在中国社会,只要你的立场太分明,你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连我明明不喜欢的都先说,好,没有关係,然后在想办法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我们不会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不可以。

所以外国人老看不懂中国人,因为他脑筋很简单,它对就对错就错。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小孩子一做错事情,做爸爸的一定要问谁对谁错,他只骂错的,他不骂对的。中国人没有,我两个男孩子,一吵架,统统罚站,我首先教他对是没有用的,对有什么用,你不要以为你对就好了,然后站了五分钟以后,我会把弟弟叫来,我说今天你没有错,就是哥哥一个人错。那既然你没有错,我为什么罚你站。他说这样比较好,我说你拍爸爸马屁,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他说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错我罚你站,你还说你没有不高兴。他说真的,有一次不晓得你为什么只罚哥哥没有罚我,结果我被哥哥打得很惨。我说哥哥打你,你就告诉我好了。他说不告还好,告打得更惨。我说那我要怎么样呢?它说就这样好了,不管我有没有错,罚我站,我就没事了。

外国人一辈子想不通这种道理,然后我又把哥哥叫来,我说今天谁错。他说我错。我说弟弟有没有错,他说他没有错。我说你知道得很清楚。他说我当然了。我总是知道是非的。中国人是表面没有是非,心裡一清二楚心知肚明,佳偶哦心中有数。我说那我问你,为什么我要罚弟弟站。他说你是给我面子。我说我干嘛给你面子,他说不是,你要以后更加爱护弟弟,我说你知道这样就好了。中国人考虑事情是考虑得很长远的。

很多正直的人都认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应该一致才对,但是当我们懂得了《易经》中的道理,就会明白,什么叫”难得煳涂”,其实煳涂的是表面,清楚的是内心。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得很快,我们到底要不要变,又该怎么变呢

要怎么变?这是对中国人来讲,一生一世都要面对的难题,我们提出三个原则,我相信你照这三个原则去做的话,你就可以应付的非常妥当。

第一个,叫做权不离经。权就是权变的意思,经就是经常的守则,不可以变的规矩。你怎么变,不能超越这个规矩,用现代的话来讲,叫有原则地应变,不可以没有原则地乱变。一个变来变去,变到没有原则了,那谁都怕你了。一个死守原则,不知道变通,那谁也怕你。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讲外圆内方了。这外圆内方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你再怎么变,那个规矩不能变掉。我们用现代话来讲,每一个人都可以变通,但是不能变得太离谱,就这么一句而已。这样就叫做权不离经。每一种改变都应该看它合理不合理,合理是检验的标准,你变得合理,我们就同意,你变得不合理,我们就摇头。

第二个原则,叫做权不损人。所有的权变不可以损害别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叫变通。使既得利益者受到很大的伤害是不公平的。我来举一个实实在在的桉例。有一家公司,有一位朱小姐,她在甲单位希望掉到乙单位去,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事单位就首先徵求朱小姐的直属上司,你同意朱小姐离开你的单位吗?他说没有问题啊,我尊重她的选择,我们都是同一家公司。人事单位又去问朱小姐要去的那个单位,你同不同意朱小姐调过来,他说欢迎啊,我们也很熟。然后总经理一批准,公布,就生效了。可是偏偏公布了以后,本来要接受朱小姐去的那个单位,就跟人事单位讲,我不接受朱小姐。人事单位说,你不能这样,我事先徵求你同意的,我才签准的,现在命令发布了,你又说不同意。他说,你不要问我理由,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你真的要她来,那我辞职。他是个很好的经理,你把他逼走对你没有好处,可是他就是反悔了,你说谁不对。我不觉得谁不对。所以那个人事单位的主任就问我,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看唐朝有一个人,姓程,叫程咬金,这裡面一定有个系统叫程咬金系统,他是半路杀出来的。

外国人很少有什么程咬金系统,中国人到处都是,无端端杀出一个人来,就叫程咬金。我说我告诉你,我们想事情要这样想,这位原来要接受朱小姐的新单位的主管,是个太极,他有阴有阳,他平常是讲信用还是不讲信用的。他说他平常很讲信用。我说那就好了,他答应的事情,他会不会反悔。他说从来不反悔。我说那就好了,这次是例外,这不是通例。那一定有他说不出的苦衷。我说我的判断是很清楚的,是他太太不同意,而不是他不同意。他说他跟他太太有什么关係?我说你去问问好了。他就去问这位主管说,是不是你太太不同意?他说你怎么知道?

所以为什么说读《易经》的会算,其实是推理。他说那你太太为什么不让朱小姐进来?他说我太太不是对朱小姐有意见,她根本不认识她,是三年前,我担任主管的时候,我太太就跟我讲一句话,我不许没有结婚的女同事到你的单位里来,你给我记住,我以为三年过去了已经解禁了,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想到她还记得。所以那个人就给我打电话,问题是出在他太太,任何未婚的女同事都不同意到他单位。他就问我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你现在几条路可走,第一个,请总经理收回成命,行吗?不行,朝令夕改,整个公信力都没有了。第二个,勉强那个新的单位要接受她,那你逼走一个好人才。你两条路都走不通,你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你带着一篮子苹果去见他的太太,说我们事先不知道你有这个规矩,如果知道,怎么样也不会让朱小姐到你先生的单位裡去,现在已经弄错了,所以,总经理叫我带一篮子苹果来特别拜托你帮他一件事,就是他命令已经出来了,马上收回不对,但是最起码维持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再把她调走。这两个月,好好看管你的先生,不要让他出事了。她说这个可以商量,两个月可以商量。两个月以后,人事主管再去的时候说,要不要把朱小姐调走。她说也没有怎么样,让她留下来就好了。就解决了。这个才叫做化。不是解决,而是化解。《易经》是讲“化”的,中国这个“化”它是一切都化到最后没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到没有事。

《易经》曾经被称为《变经》,因为宇宙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易经》所表示的就是变化的规律。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变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权不离经,第二个是权不损人,那么第三个原则是什么?而这些变化的原则和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第三个原则,权不多用。常常变就表示你这个规矩有问题。我们今天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讲求新求变。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我讲几句话各位就了解了,常常变就表示很不成熟,才会常常变。一个人摸索一阵子以后就知道你穿什么衣服最合适,你就穿那种衣服就好了,一会穿这样一会穿那样就是表示你根本穿哪种都不合适,这很幼稚的。

求新求变要记住,变有百分之八十是错误的,天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规矩,不要乱变,你看水龙头你就这样开好了,他不行,用压的,各式各样的。所以你一住到旅馆裡面去,这样开也不出来,那样开也不出来,踢它,它喷得你全身都是,这算什么设计嘛,这很可笑的事情。他就是基本的规律不懂。中国人设计房子,先设计裡面,每个房间方方正正,然后在设计外面。风水是非常科学的东西,我讲一句很正经的话,不懂的人就是迷信,懂得人就是讲道理,完全根据科学的道理,只是现在很多人他不懂他乱讲,乱讲你把它当迷信,那也是真的那也不是假的,有内行一定有外行,这个我们承认,但是外行比内行还多,那人家就不服气了。内行比较少,外行比较多,经常这样办,偶尔这样。

一个人不知道常规,不知道常则,你就开始乱变,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字,凶。你变得最后你不知道你连立锥之地都变掉了,那是多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对父母孝可以变吗?对朋友信可以变吗?这不能变的。编导最后彼此信任感没有了,然后人间就有疏离感。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原则,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权不损人,所有的应变你不可以损害人家的利益;权不多用,你偶尔用,大家没有话讲,那根本就是你的规矩要改,你改规矩改原则改方法。一个人变得连根本都变掉的人是最可怕的。我们既然谈到这裡,我就知道大家心裡头会想,那《易经》到底能不能占卜?这是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你躲来躲去不是办法,你要面对这个问题,它本来是很正经的问题。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谈孔子为什么说不占?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认为这样的好像不负责任,错了。在中国社会,只要你的立场太分明,你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连我明明不喜欢的都先说,好,没有关係,然后在想办法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我们不会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不可以。

所以外国人老看不懂中国人,因为他脑筋很简单,它对就对错就错。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小孩子一做错事情,做爸爸的一定要问谁对谁错,他只骂错的,他不骂对的。中国人没有,我两个男孩子,一吵架,统统罚站,我首先教他对是没有用的,对有什么用,你不要以为你对就好了,然后站了五分钟以后,我会把弟弟叫来,我说今天你没有错,就是哥哥一个人错。那既然你没有错,我为什么罚你站。他说这样比较好,我说你拍爸爸马屁,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他说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错我罚你站,你还说你没有不高兴。

由此可见,中国只要将新疆牢牢掌握在手中,新疆就能形成一个天然的隔离带,那么,中东这个世界上的“火药筒”就与我们没有直接关系。然而,一旦新疆不被我们所掌控,“斯坦化”就近在眼前。所以,新疆是我国的西部屏障,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第二个方面是新疆潜在的经济战略地位。

新疆历来就有“亚欧腹地”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其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总长的三分之一),拥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连接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陆地通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位非常突出。

第三个方面是新疆可以缓解美国能源围堵策略的“马六甲困局”。

我们知道,石油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血液”,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能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半数以上能源依赖从外国进口,被誉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是能源运输的重要通道,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

破解这个局的地方正是我国新疆。预计到2020年,新疆铁路路网将建成四条出疆通道(新疆通往内地的:兰新线、哈临线、青新线、新藏线)和四条出境通道(兰新线西段、精伊霍铁路、中吉铁路、中巴铁路)。向西的四条出境铁路分别通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巴基斯坦,这些铁路可以直通鹿特丹、里海、伊斯坦布尔和卡拉奇。有了这些铁路网络,中国的能源就基本上有了保障。



同时,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路网建设,将中国与中亚及至西亚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就能够有效化解、消融滋生于中亚地区的新疆外部分裂势力,使得新疆成为真正地理上的边疆,“利益区域”意义上的内地,那么新疆分裂势力的图谋就难以得逞。

第四个方面是新疆丰富的资源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新疆煤炭、石油、天燃气以及棉花等资源极其丰富,号称中国未来的资源储备库。近来年,新疆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勘探发现也十分喜人,仅铁矿粉一项,新疆地区新探明储量已超出中国其他地区的增量总和。新疆的资源对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更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

第五个方面,新疆是西藏物资供应的便捷通道,对于捍卫西藏安全,地位突出。

“历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煳涂,不要认为这样的好像不负责任,错了。在中国社会,只要你的立场太分明,你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连我明明不喜欢的都先说,好,没有关係,然后在想办法一个一个把它否定掉。我们不会一开始就说,我不喜欢,不可以。

所以外国人老看不懂中国人,因为他脑筋很简单,它对就对错就错。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小孩子一做错事情,做爸爸的一定要问谁对谁错,他只骂错的,他不骂对的。中国人没有,我两个男孩子,一吵架,统统罚站,我首先教他对是没有用的,对有什么用,你不要以为你对就好了,然后站了五分钟以后,我会把弟弟叫来,我说今天你没有错,就是哥哥一个人错。那既然你没有错,我为什么罚你站。他说这样比较好,我说你拍爸爸马屁,你不高兴就说不高兴。他说我真的没有不高兴。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没有错我罚你站,你还说你没有不高兴。他说真的,有一次不晓得你为什么只罚哥哥没有罚我,结果我被哥哥打得很惨。我说哥哥打你,你就告诉我好了。他说不告还好,告打得更惨。我说那我要怎么样呢?它说就这样好了,不管我有没有错,罚我站,我就没事了。

外国人一辈子想不通这种道理,然后我又把哥哥叫来,我说今天谁错。他说我错。我说弟弟有没有错,他说他没有错。我说你知道得很清楚。他说我当然了。我总是知道是非的。中国人是表面没有是非,心裡一清二楚心知肚明,佳偶哦心中有数。我说那我问你,为什么我要罚弟弟站。他说你是给我面子。我说我干嘛给你面子,他说不是,你要以后更加爱护弟弟,我说你知道这样就好了。中国人考虑事情是考虑得很长远的。

很多正直的人都认为,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应该一致才对,但是当我们懂得了《易经》中的道理,就会明白,什么叫”难得煳涂”,其实煳涂的是表面,清楚的是内心。但是现代社会发展变化得很快,我们到底要不要变,又该怎么变呢

要怎么变?这是对中国人来讲,一生一世都要面对的难题,我们提出三个原则,我相信你照这三个原则去做的话,你就可以应付的非常妥当。

第一个,叫做权不离经。权就是权变的意思,经就是经常的守则,不可以变的规矩。你怎么变,不能超越这个规矩,用现代的话来讲,叫有原则地应变,不可以没有原则地乱变。一个变来变去,变到没有原则了,那谁都怕你了。一个死守原则,不知道变通,那谁也怕你。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讲外圆内方了。这外圆内方是非常有道理的事情,你再怎么变,那个规矩不能变掉。我们用现代话来讲,每一个人都可以变通,但是不能变得太离谱,就这么一句而已。这样就叫做权不离经。每一种改变都应该看它合理不合理,合理是检验的标准,你变得合理,我们就同意,你变得不合理,我们就摇头。

第二个原则,叫做权不损人。所有的权变不可以损害别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叫变通。使既得利益者受到很大的伤害是不公平的。我来举一个实实在在的桉例。有一家公司,有一位朱小姐,她在甲单位希望掉到乙单位去,我想这是很简单的事情。人事单位就首先徵求朱小姐的直属上司,你同意朱小姐离开你的单位吗?他说没有问题啊,我尊重她的选择,我们都是同一家公司。人事单位又去问朱小姐要去的那个单位,你同不同意朱小姐调过来,他说欢迎啊,我们也很熟。然后总经理一批准,公布,就生效了。可是偏偏公布了以后,本来要接受朱小姐去的那个单位,就跟人事单位讲,我不接受朱小姐。人事单位说,你不能这样,我事先徵求你同意的,我才签准的,现在命令发布了,你又说不同意。他说,你不要问我理由,我不同意就是不同意,你真的要她来,那我辞职。他是个很好的经理,你把他逼走对你没有好处,可是他就是反悔了,你说谁不对。我不觉得谁不对。所以那个人事单位的主任就问我,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看唐朝有一个人,姓程,叫程咬金,这裡面一定有个系统叫程咬金系统,他是半路杀出来的。

外国人很少有什么程咬金系统,中国人到处都是,无端端杀出一个人来,就叫程咬金。我说我告诉你,我们想事情要这样想,这位原来要接受朱小姐的新单位的主管,是个太极,他有阴有阳,他平常是讲信用还是不讲信用的。他说他平常很讲信用。我说那就好了,他答应的事情,他会不会反悔。他说从来不反悔。我说那就好了,这次是例外,这不是通例。那一定有他说不出的苦衷。我说我的判断是很清楚的,是他太太不同意,而不是他不同意。他说他跟他太太有什么关係?我说你去问问好了。他就去问这位主管说,是不是你太太不同意?他说你怎么知道?

所以为什么说读《易经》的会算,其实是推理。他说那你太太为什么不让朱小姐进来?他说我太太不是对朱小姐有意见,她根本不认识她,是三年前,我担任主管的时候,我太太就跟我讲一句话,我不许没有结婚的女同事到你的单位里来,你给我记住,我以为三年过去了已经解禁了,我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没想到她还记得。所以那个人就给我打电话,问题是出在他太太,任何未婚的女同事都不同意到他单位。他就问我怎么办。

我说很简单,你现在几条路可走,第一个,请总经理收回成命,行吗?不行,朝令夕改,整个公信力都没有了。第二个,勉强那个新的单位要接受她,那你逼走一个好人才。你两条路都走不通,你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你带着一篮子苹果去见他的太太,说我们事先不知道你有这个规矩,如果知道,怎么样也不会让朱小姐到你先生的单位裡去,现在已经弄错了,所以,总经理叫我带一篮子苹果来特别拜托你帮他一件事,就是他命令已经出来了,马上收回不对,但是最起码维持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再把她调走。这两个月,好好看管你的先生,不要让他出事了。她说这个可以商量,两个月可以商量。两个月以后,人事主管再去的时候说,要不要把朱小姐调走。她说也没有怎么样,让她留下来就好了。就解决了。这个才叫做化。不是解决,而是化解。《易经》是讲“化”的,中国这个“化”它是一切都化到最后没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到没有事。

《易经》曾经被称为《变经》,因为宇宙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而《易经》所表示的就是变化的规律。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变化有三个原则,第一个是权不离经,第二个是权不损人,那么第三个原则是什么?而这些变化的原则和道理,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第三个原则,权不多用。常常变就表示你这个规矩有问题。我们今天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讲求新求变。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我讲几句话各位就了解了,常常变就表示很不成熟,才会常常变。一个人摸索一阵子以后就知道你穿什么衣服最合适,你就穿那种衣服就好了,一会穿这样一会穿那样就是表示你根本穿哪种都不合适,这很幼稚的。

求新求变要记住,变有百分之八十是错误的,天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规矩,不要乱变,你看水龙头你就这样开好了,他不行,用压的,各式各样的。所以你一住到旅馆裡面去,这样开也不出来,那样开也不出来,踢它,它喷得你全身都是,这算什么设计嘛,这很可笑的事情。他就是基本的规律不懂。中国人设计房子,先设计裡面,每个房间方方正正,然后在设计外面。风水是非常科学的东西,我讲一句很正经的话,不懂的人就是迷信,懂得人就是讲道理,完全根据科学的道理,只是现在很多人他不懂他乱讲,乱讲你把它当迷信,那也是真的那也不是假的,有内行一定有外行,这个我们承认,但是外行比内行还多,那人家就不服气了。内行比较少,外行比较多,经常这样办,偶尔这样。

一个人不知道常规,不知道常则,你就开始乱变,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字,凶。你变得最后你不知道你连立锥之地都变掉了,那是多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对父母孝可以变吗?对朋友信可以变吗?这不能变的。编导最后彼此信任感没有了,然后人间就有疏离感。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原则,权不离经,所有的变不能离开规矩;权不损人,所有的应变你不可以损害人家的利益;权不多用,你偶尔用,大家没有话讲,那根本就是你的规矩要改,你改规矩改原则改方法。一个人变得连根本都变掉的人是最可怕的。我们既然谈到这裡,我就知道大家心裡头会想,那《易经》到底能不能占卜?这是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你躲来躲去不是办法,你要面对这个问题,它本来是很正经的问题。所以我们接下来要谈孔子为什么说不占?

《易经》中的易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古以来众说纷纭,曾仕强教授所讲的:“易”有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来自于《易纬?乾凿度》。我们从中国人特有的,筷子和毛笔也可以看出,《易经》的道理看似神秘,但实则简易,那么《易经》中的变易和不易,又该如何理解呢?

《易经》这本书,最早的时候不叫《易经》,叫《变经》。因为它本来就是研究变化的道理,但是后来,我们很害怕,不敢用《变经》。第一个,它会害死很多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变的话,这个人会变得连根本都没有,变到连父母他都不认得,那你还敢变吗?而且我们也知道,有变必有常,因为它是相对的,变如果是阳常就是阴,它离不开太极。你看很多人说世事无常,然后他就开始抱怨,就开始觉得我掌握不住,那就错了。

变化只是现象,背后一定有不变。宇宙在怎么变,它还是宇宙,它没有变。你想到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不变,你想到不变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变,这才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变与不变两者是合在一起的,是分不开的,没有不变,哪里有变?没有变,哪裡又有不变呢?先拿自己来说,你觉得你自己变了没有?大家肯定会想,我还是我,哪裡变了?实际现代医学证明,人身体里所有的细胞,每七天就全部更新一次。人不变就活不下了。我们再从时间来看,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很明显是不变的,你能改变你的童年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在哪裡出生,一辈子就是那个地方,这是不变的。

过去的事情,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的,所以孔子说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计较,后悔没有用,最重要的是未来。但是,未来是不可测的,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现在呢?现在是变还是不变?答桉只有一个,有的变,有的不变。很多人觉得变的学问挺複杂,其实也没有什么,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有现在,但现在是最麻烦的,因为现在可变可不变,有变有不变,亦变亦不变,变也挨骂,不变也挨骂,变也死,不变也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就是现在。

现在,就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接点。过去的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一切还都在千变万化之中。所以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就是觉得未来非常难以把握,那么《易经》是否能够帮助我们,来看清这变幻莫测的未来世界呢?

很多人都说世事无常。实际上,世事怎么会无常呢?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脉络,有一定的规律,是可经推理的。如果连理都推不通,那人就没法活了。你最起码知道,你今天中午有饭吃,晚上回到家,你的床还在。要不然,你在外面干什么事情都不安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小孩子安心什么?就是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会变。如果小孩子一回家,发现爸爸妈妈都变了,那他就不知所措了。所以,我们不要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这种话听起来好听,但却不堪一击。

家是不会变的,否则你不安定,世道是不会变的,否则人们还努力干什么?人事全非,但是江山依旧在,虽然一直在变,却总是有不变的东西存在。我们现在就是忙于应付这些变,所以搞的自己紧张忙碌,最终却一无所获。

一个人看到变的时候,要去掌握后面那个不变的常则,拿就是自然规律。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规律,谁都变不了,你再怎么创新都没有用;太阳一定从西方落下,用原子弹都阻止不了。人的力量很伟大,但也有局限性。当我们看到变的时候,不要老在变里面打滚,而要学会去掌握那个不变的东西。现在的人,可怜就可怜在老是在变裡面打滚。太极是万事万物,万事万物都是太极。太极是有阴就有阳,阴是不易的,我们把它叫做常,哲学上叫做本体;阳是变易的,就是无常,哲学上叫现象。本体永远不会变,现象是瞬息万变的。但是,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东西,可是我们所看得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而且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东西我们根本看不见。我们怎么能否定自己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呢?

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假象,真相是永远看不见的。假象就是那些变来变去的东西,而真相就是本体,是实质,它内藏于事物之中。所以太极就是有所变有所不变。有人理解太极是有一部分变,有一部分不变,其实不是这样的。太极中变跟不变是同时存在的,你看它变,它好像没有变。你看它没变,好像又在变。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叫做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张桌子,桌面看上去是平的,但是你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它也是凹凸不平的。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平的,直线也是虚拟出来的概念。但我们现在脑海裡总有切割的观念,好坏善恶总喜欢分开来看,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明白,事物是亦好亦坏,人也是亦善亦恶,有时候会变善,有时候又会变恶。我们找不到一个纯善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活不了;我们也找不到一个纯恶的人,因为别人根本容不下他。所以说,纯善容不了自己,纯恶别人容不了你。《道德经》开宗明义讲了六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它告诉我们,宇宙有两个道,一个叫常道,一个叫非常道。常道是不可说的,凡是你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只是非常道而已。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是代表儒家的孔子,还是代表道家的老子,他们的哲学理论都来源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会明白儒道相济的道理。老子认为,所有能说出来的道理,都是非常道,那么那个常道,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什么叫常道?用今天科学的话来讲,叫绝对宇宙,绝对宇宙它是园的。园代表圆满,它是理想状态。月一园你就知道马上缺了,就在园的那一刹那它就开始缺了。所以人求圆满是跟自己过不去,但是你非求不可。所以孔子才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人要有理想,但理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可是你不能放弃,你还是要尽人力,最后听天命。

不懂《易经》,很难了解孔子的话。绝对宇宙就是《易经》裡面所讲的不易,它一点都没有变化,它永远是那样。绝对圆满,绝对自由,绝对平等,绝对光明,可是那种状态我们很难接受,就是你我不分。一个钱在这裡,你会不会去拿,就看你有没有分的观念。如果那个钱摆在哪裡都是一样的,你不会去拿,你拿它干什么?你会伸手去拿,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分的,我据为己有,别人要不到,我就要了。人会伸手去拿东西就是你知道这是可分的,没有人会去抓月亮,你抓月亮干什么,因为那不可能是你私有的。

只有要绝对状态才有百分之百公有的东西,所以我们一旦生而为人一旦落入这个地球,我们一定要觉悟,我们只能相对的自由只能相对的平等,我们只能享受相对的光明,一定有黑暗面的。你不管什么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好,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现在讲我们可以有绝对的自由,答桉只有一个,除非你死了,死了就绝对自由。人类就被这种很奇怪的名词把自己箍得死死的。

你会盲目去追求这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存在的事情,那不是很冤枉吗?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得到了世界上有变就有不变了,它是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而且变的当中就含有不变,不变的当中就含有变。现在我们看出来了,“易”有变易和不易两种意思,我现在要讲一句,很多人不会相信而且甚至于会很愤怒的话。人类最高的智慧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变的是原则,万变的是现象,我用不变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现象。

一个人裡面一定要有原则,而且要坚持,但是外面你要磨成园的,你才有办法去跟人家妥协协调,最后大道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桉。内圆外圆的人是小人绝对是小人,完全没有理想完全没有目标惟利是图,有好处我就有洞就钻,可耻。所以内方外方不好,内圆外圆更不好。人妥协却不能放弃立场,才能圆通。

现在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很简单,一句话就是,站在不变的立场来变,才不会乱变。中国人有跟没有是合在一起的,它不会分的,要跟不要合在一起,好跟不好合在一起,善跟恶合在一起,一分开你就完了。不要认为这样的人好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男子偷偷潜入女邻居家,躲在床底,竟目睹一场偷情引发的凶杀…

极品小牛肉
2024-07-30 22:47:13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西媒:菲利克斯打破所有预测,成为利雅得胜利的真大腿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11:14:12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0 00:13:34
托蒂:我们那一代水平太高,很难再同时出现如此多的优秀球员

托蒂:我们那一代水平太高,很难再同时出现如此多的优秀球员

懂球帝
2025-11-10 22:33:08
CCTV5直播辽粤大战,黑白矮大战赵继伟,杜锋欲带队复仇,有悬念

CCTV5直播辽粤大战,黑白矮大战赵继伟,杜锋欲带队复仇,有悬念

中国篮坛快讯
2025-11-11 00:03:48
直言Windows糟透了!微软前工程师提议硬核模式:去除所有冗余功能

直言Windows糟透了!微软前工程师提议硬核模式:去除所有冗余功能

快科技
2025-11-10 11:22:04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敢在公众场合说这话,真为李盈莹捏把汗,她是不想回中国女排了吗

敢在公众场合说这话,真为李盈莹捏把汗,她是不想回中国女排了吗

体育快递小哥哥
2025-11-10 18:16:32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正脸曝光,知情人揭更多内幕,12306硬核回应

宝妈高铁堵道后续!正脸曝光,知情人揭更多内幕,12306硬核回应

以茶带书
2025-11-10 20:15:21
武汉红领巾学校老师罗晶去世,仅29岁,学生深夜悼念,儿子才两岁

武汉红领巾学校老师罗晶去世,仅29岁,学生深夜悼念,儿子才两岁

裕丰娱间说
2025-11-11 00:00:40
别被荒野求生节目“骗”了!普通人的荒野生存,撑不过一个月

别被荒野求生节目“骗”了!普通人的荒野生存,撑不过一个月

小欣欣聊体育
2025-11-10 14:58:20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副院长与眼科副主任不雅视频事件:停诊风波背后的真相曝光!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8 03:42:26
中超奇迹在招手?广州豹冲超失败却现惊天转机!

中超奇迹在招手?广州豹冲超失败却现惊天转机!

中山印象体育摄影师
2025-11-10 16:17:29
1.2万手机免费玩7天就退货?上海法院判决向“摸摸党”说“不”

1.2万手机免费玩7天就退货?上海法院判决向“摸摸党”说“不”

上观新闻
2025-11-10 18:49:08
马斯克认错:特斯拉4680电池干电极工艺是"重大失误",竞争对手已领先

马斯克认错:特斯拉4680电池干电极工艺是"重大失误",竞争对手已领先

新浪财经
2025-11-08 12:26:51
60岁巩俐怎么老成这样了?头发花白发量稀疏,不过身材依旧傲娇

60岁巩俐怎么老成这样了?头发花白发量稀疏,不过身材依旧傲娇

娱乐小丸子
2025-11-10 11:25:18
哈尔滨市政府领导班子

哈尔滨市政府领导班子

喜哈生活
2025-11-11 07:33:17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闫树军论评
2025-11-11 09:37:14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4:59:03
乌军绝地反击,俄军被打得晕头转向!

乌军绝地反击,俄军被打得晕头转向!

世界探索者探索
2025-11-08 23:27:45
2025-11-11 11:55: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8095文章数 121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头条要闻

53岁独身女子寻"外包儿女"提供陪伴服务:每次两百元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旅游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旅游业持续“高烧”,日本将上调外国游客签证费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