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现场》栏目
由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
![]()
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黄发有 为《文学现场》栏目题词
![]()
泥火盆里的半世温情
□郑继武
七十年代的冬天,冷得钻骨头。北风裹着雪粒,砸在土坯房的窗纸上“呜呜”吼,屋角的水缸冻得实实的,晨起推开门,哈出的白气没等散,就凝在眉毛上挂着霜。那时候没什么取暖的物件,身上裹着层层叠叠的棉袄棉裤,屋里就靠一只黑黢黢的泥火盆,扛过整冬的寒。
最记牢的,是母亲总比鸡叫还早起身。窗外还是墨黑一片,她就悄没声摸下床,借着灶房里没熄的灶火余烬,往泥火盆里添几块昨晚压好的硬柴,又塞进一把秋收留的玉米芯,再搭几张废纸卷引火。“噼啪”两声,橘红色的火苗慢慢舔着柴头,渐渐腾起暖烘烘的光,把昏暗的屋子映亮半截,一夜的寒气也被赶得退了些。这火盆是父亲用田里的胶泥亲手捏的,边缘还留着当年指压的印子,烧了这些年,盆沿裂了几道细缝,添柴时得小心避开,不然火星容易溅出来,盆壁上积着厚厚的黑灰,是日子磨出来的痕迹。
等火盆里的柴火燃得旺了,母亲就把我和弟弟妹妹的棉袄、棉裤抱过来,往火盆边的铁丝架上一搭。棉袄是母亲前秋亲手缝的,里子絮的是自家种的棉花,蓬松厚实,可经了一夜寒,冰冰凉的,往身上套像裹了层冰壳。架在火上没多大会儿,棉袄就慢慢软下来,棉絮里的寒气被柴火逼出来,化作细细的白汽,混着玉米芯燃烧的烟火气,在屋里慢悠悠飘着。
母亲守在火盆边,手不停歇地翻着棉袄边角,生怕烤得不均,或是不小心烤出个洞。她的手常年泡在冷水里、摸锄头,布满了裂口和老茧,有的裂口还渗着血丝,在火光底下,那些粗糙的纹路里反倒藏着暖意。我裹着薄被趴在被窝里,看母亲的影子被火光射到墙上,印在土墙上像一幅黑白的版画,忽明忽暗。她偶尔回头瞅我一眼,嗓门带着刚起身的沙哑:“别磨蹭,烤热了赶紧穿,待会儿还得拾粪去!”
约莫半个时辰,棉袄棉裤就全烤透了。母亲把它们抱下来,在手里揉了揉,又拍掉上面沾的火星灰,才递到床边。我一伸手钻进去,暖意“腾”地裹住全身,从指尖暖到心口,连被窝都沾了炭火的热乎气。这暖意里,有炭火的燥,更有母亲没说出口的疼,踏踏实实的,让人心里安稳得很。
那时候屋里可不安静。母亲烤棉袄的功夫,父亲已经扛着锄头在院里跺脚热身,嘴里念叨着这天够冷,拾点粪正好冻得结实”;姊妹几个在被窝里滚来滚去,要么抢枕头,要么偷偷拽我的被子,被母亲回头瞪一眼,立马缩成一团,憋笑着不敢出声。柴火噼啪声、母亲的吆喝声、孩子的嬉闹声混在一处,就是一家人过冬的模样。
后来日子渐渐宽裕,家里装了暖气,泥火盆就被撂在屋角,慢慢积了灰。可每逢冬天,我总想起那些清晨,想起母亲守在火盆边翻棉袄的身影,想起烤热的棉袄裹在身上的踏实,想起屋里那股玉米芯混着烟火的味道。
那盆没什么讲究的柴火,烤热的不只是冬日的寒,更是一段清贫却有滋有味的岁月。它像一颗暖乎乎的种子,种在心底,不管过多少年,一想起来,还是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光的热乎气——那是人间最朴素的烟火,也是最珍贵的温情,贫瘠日子里,这点暖就够让人知足又快乐。
![]()
简 介
作者:郑继武
![]()
郑继武,微山人,深耕文学领域,现任《微山湖》文学、编辑,微山县作家协会理事。珍视生活、以生活为灵感源泉,始终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多篇佳作发表于各类报刊。
![]()
精彩呈现
【文学现场】李海杰 : 一杯小酒(外一首)
【文学现场】成岳:天使的秀发
【文学现场】百年颂歌--陈克群
《济宁看点》法律顾问:山东舜翔(济宁)律师事务所
法律问题请拨:13371211587(杜飞律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图片、文字、字体等版权信息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其中的内容与图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请在发现之日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方式QQ:1067959582)联系,我们将在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