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太一 美国克里斯多夫纽波特大学政治科学系副教授
就在几天前,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举手预测政府是否会在十天内重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会”。
他们的理由是:共和党在停摆问题上已经被视为负责任的一方,而民主党在地方选举中的大胜又提升了民众对其执政能力的期待。
若政府继续关门,选民的耐心将迅速转为失望,矛头可能转向民主党。这种心理的微妙变化,最终促成了温和派的倒戈和整体的让步。
而事实似乎也是这样,在经过十五轮投票的僵局与博弈之后,美国参议院终于在程序性投票中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为这场创纪录的政府停摆带来了转机。
按照目前的进度,参议院将在当地时间周一上午11点开始正式投票,预计当天就能通过。
![]()
由于特朗普亲自参与了整个协商过程,这也意味着白宫方面不会再横加阻挠。人们普遍认为,只要众议院不出意外,本周末前美国政府就将重新开门。
然而,虽然短期危机有望告一段落,但长期挑战依旧挥之不去。当前的拨款方案只能为农业部、退伍军人事务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部分军事建设项目和国会机构提供全年资金,其他部门的预算仅能维持到2026年1月30日。
这意味着,所有这次经历的困难和混乱,明年二月很可能会再次上演,尤其是在特朗普和共和党对民主党所作出的口头承诺未能兑现的情况下。
停摆之所以能在这一轮出现转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终于在压力之下做出了各自的权衡。共和党获得了部分政策让步,而民主党中一些温和派参议员则选择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整个民主党的一致行动,而是党内8位较为温和的议员因各自选区的特殊压力而倒戈。比如弗吉尼亚州的资深参议员蒂姆·凯恩(Tim Kaine),他的州内有约15万联邦雇员,在停摆期间,这些人面临巨大经济困境。
昨日的妥协方案中,共和党愿意让所有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在复工后恢复职位,并承诺在明年一月底前不再裁员。这为凯恩提供了一个可以向选民交代的理由,于是即便在医保补贴问题上没有得到保证,他也选择了支持法案。
但这样的妥协也引发了新的党内裂痕。民主党内那些坚持不妥协的议员,认为倒戈者出卖了原则,他们拿到了好处,却让整个党派共同承担政治代价。民主党内部的这场不平衡博弈,正在悄然转变成新的政治矛盾。这也是这次停摆结束后最值得关注的政治余波之一。
![]()
尽管民意的变化同样推动了局势转向,然而,政府重新开门并不意味着一切恢复正常。
外媒估算,停摆每持续一周,就会让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约150亿美元,而这次长达数周的停摆,导致4200万低收入民众失去了政府救济金。
经济上的损失或许能逐步弥补,但制度上的伤痕将更难愈合。正如有人所说,“潮水褪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政府开门之后,才知道谁在撒谎。”过去几周中,特朗普政府反复宣称营养援助计划(SNAP)的停发是“停摆的必然结果”,然而事实上,历次政府停摆都允许动用紧急资金维持低收入家庭基本补助。
特朗普政府却通过司法程序层层上诉,延缓资金发放。这种“人为停摆”式操作暴露出预算被当作政治武器的危险倾向。
今后,当某一党派在国会居于劣势时,以财政拨款为筹码进行政治勒索或许将成为新常态。这不仅损害底层民众的生计,也将长期削弱美国官僚体系的士气与专业性。
越来越多公务员意识到,所谓“铁饭碗”其实随时可能被政治斗争砸碎,留下的往往只是那些找不到更好出路的人。
另外,这场停摆还恰逢地方选举,民主党在多个州取得显著胜利,使其在政治气势上占据上风。但这种胜利并未带来团结,反而让党内的分歧更显尖锐。
部分民主党人认为现在应当顺势妥协,以显示“负责任”的执政形象;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任何退让都是对共和党极限施压的纵容。可以预见,从现在到明年的中期选举,两党的缠斗只会进一步恶化。
停摆虽然可能暂时结束,但预算僵局、医保补贴与移民议题仍将成为新的冲突点。明年一月底的拨款期限到期之际,美国或许又将迎来一次“停摆重演”。
![]()
政治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特朗普本人近期的种种举动上。
就在11月9日,他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给每位美国民众发放“关税分红”2000美元,以“回馈美国纳税人”。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表示对此“完全不知情”。这显然是一场未经讨论的“即兴政治秀”。
特朗普的目的,一方面是试图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则意在展示“共和党直接发钱”的务实形象,与民主党“只会空谈福利”的叙事形成对比。这种做法凸显出特朗普在选举后的焦虑与不安,他深知通胀、停摆和政策僵局正在侵蚀支持基础,必须以新鲜的政治动作重新抓住民众注意力。
与此同时,在中美关系层面,特朗普政府虽然陷入内政动荡,但仍维持了与中国的“战术性停战”。在吉隆坡会议上双方达成的共识从10日起开始全面落实。尽管美国国内充满不确定性,但中美两国似乎都倾向于维持“休战”的现状。
经过过去一年的博弈,双方都摸清了对方的底牌,美方也清楚轻率出牌的代价。美国正在加快稀土供应链重组,中国则加速芯片产业布局,双方都将更多精力转向“内功修炼”。在这一阶段,彼此都不愿在外交上制造新的危机。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重点,尤其在选举年,更倾向于维持外部稳定,以免新的国际波动牵连国内政治。但仍不能排除国会内个别议员为了个人选举筹码,在台海等问题上“造牌”搅局,令中美关系再起波澜。
![]()
可以说,特朗普手中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民主党的“休战书”,背后能折射出很多相似之处。
对于美国两党而言,美国政府这次的重新开门更像是一次“战术休战”,而非真正的“重启”。尽管短期危机暂时缓和,但制度性、政治性与社会性的问题都未消除——这一点和中美关税战何其相似。
政府停摆从一场财政之争演变为政治权力的较量,再进一步转化为体制信任的危机。它揭示出美国政治体系内部的深层失衡:党派分裂日益结构化,协商机制形同虚设,治理共识不断流失。
即便白宫灯火再度亮起,华盛顿依旧弥漫着不安的阴影。真正的问题并非政府何时关门,而是当政府再次开门时,民众是否还相信它值得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