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林敏 通讯员 胡文佳) “节假日从早9点忙到次日凌晨三四点是常态,来客有大学生、骑行跑步爱好者,还有不少外地年轻人。”11月10日,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沿江的“sunset(日落)”小店内,店主小徐一边调试咖啡一边介绍,闹中取静的江景与唯美的落日,让他这家“日咖夜酒”小店成了网红打卡点。
“村庄旁边这片信安湖最宽阔的水域,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沙湾村一位村干部说,以前村集体收入微乎其微,还欠了10万元债款,村民以打鱼为生,常要靠打工补贴家用,根本谈不上发展产业。加上沿岸垃圾倾倒,水质变差,村庄毫无风景可言。
变化始于水环境的改善。2006年年底,下游塔底水利枢纽建成蓄水,衢江城区段变身常年水位稳定的信安湖,开阔水面成了天然风景。“五水共治”推进,让水面回归清澈。水安全有了保障,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沙湾村1.5公里沿江带已集聚咖啡、农家乐、夜市排档等13家店面,各类创意工作室也陆续入驻,村民出租闲置农房年收入超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至80余万元。
沙湾村的业态繁荣,离不开信安湖系统性的生态提升。“自2020年起,水利部门陆续开展信安湖亲水节点提升改造系列工程,让群众既能享水安全,更能享水之美。”衢州市信安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梦垚介绍,通过系列工程建设,环信安湖已建成57公里绿道、66万平方米露营绿地和6处水文化打卡点,樱花、银杏、水杉等景观树遍植沿岸,在古城核心区形成一条滨水浪漫景观长廊。其中,沙湾村青龙码头沿线成为亲水宝地,数次引来全国马拉松游泳冠军赛、全国公开水域桨板救生比赛等赛事。
沙湾村的变迁,是我市建设幸福河湖持续释放水红利的缩影。作为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幸福河湖创建的城市,衢州已投入100多亿元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建成44条省级美丽河湖,省、市控以上断面水质好于Ⅱ类比例达98%以上,县级以上河道生态岸线比例超70%。从防洪安澜到生态宜居,从亲水惠民到兴水富民,碧水悠悠间,衢州正绘就山水花园城市的幸福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