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俄乌之间的能源设施互击彻底升级,俄罗斯的一波大规模空袭直接把乌克兰逼到了绝境,而这背后其实是双方拉扯已久的“以牙还牙”,受伤最深的终究是普通老百姓。
事情要从11月7日夜间说起,俄军从当天晚上到8日凌晨,发动了俄乌冲突以来强度空前的空袭,一口气甩出503枚无人机和导弹,其中包括7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大杀器,专门盯着乌克兰的能源设施打。结果就是,乌克兰所有国有火力发电厂全停了,发电能力直接“归零”,这可是战争爆发以来头一回出现这么严重的瘫痪,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25个城市都遭了殃,4个人当场遇难,多地直接紧急停电,9号更是搞起了8到16小时的轮流停电,连为核电站供电的变电站都被击中,核安全风险都跟着飙升。
![]()
可能有人会问,俄罗斯为啥突然下这么重的手?其实这根本不是突然袭击,而是早有前因。乌克兰这些年也没闲着,一直在主动袭击俄罗斯的能源设施,还经常高调宣传。就说2025年2月,乌克兰无人机一个月内三次袭击俄罗斯的梁赞炼油厂,这可是俄罗斯四大炼油厂之一,年产1370万吨石油,直接引发了火灾。
到了8月底,乌军又空袭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和塞兹兰的两座炼油厂,前者年产300万吨成品油,后者更是高达850万吨,当时都发生了多次爆炸和火灾。就在俄军空袭乌克兰的第二天,11月9日凌晨,乌克兰又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沃罗涅日州的能源设施,导致当地电力和供暖系统瘫痪,老百姓在寒夜里断了暖。俄罗斯国防部也明确说了,这次空袭就是对乌克兰袭击俄境内民用设施的回应,目标就是那些支撑乌军运转的能源配套设施。
这边乌克兰能源系统彻底乱了套,泽连斯基赶紧行动起来,11月9号签署了新的制裁法令,把8名俄罗斯高官和5家出版机构列入黑名单,还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俄施压,赶紧把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拿出来用,帮乌克兰渡过能源危机。可话说回来,乌克兰之前频繁袭击俄罗斯的炼油厂、发电设施时,就该想到会有反击的一天。
现在冲突进入寒冬,双方都把能源设施当成了施压工具,俄罗斯想通过断电断暖制造恐慌,乌克兰则想用无人机袭俄逼俄方让步,但最终买单的都是普通人:乌克兰老百姓在零度左右的气温里没水没电没暖气,维修人员冒着炮火抢修电网却难敌轮番打击;俄罗斯边境城市的居民也遭遇断电停暖,生活被战争搅得一团糟。
在我看来,这种“互相拆台”的打法真的太伤民生了。能源设施是老百姓的生存底线,不管是俄军的饱和空袭,还是乌军的无人机反击,最后受苦的都是想安稳过日子的普通人。乌克兰损失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发电能力,冬天的供暖和供电都成了大问题;俄罗斯的炼油厂、发电设施反复遭袭,也影响着国内的能源稳定。战争打到这份上,再纠结谁先动手已经没意义,真正该关注的是怎么停止这种伤及无辜的攻击,让双方回到谈判桌前。毕竟,再强大的武器、再严厉的制裁,也换不来老百姓想要的温暖和安宁。
你觉得这场能源设施的互击会让俄乌冲突走向何方?国际社会该如何平衡各方诉求,才能避免更多平民遭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信息来源:
1. 新华网+2025年11月8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 乌多地能源和交通设施受损》
2. 央视新闻+2025年11月9日+《俄称空袭乌多地军工企业和能源设施》
3. 中国网+2025年8月31日+《俄对乌多地发动大规模袭击 乌军打击俄两座炼油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