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8日,“2025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博物馆、民艺博物馆协办。此次会议正值“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创办十周年,主题为“拾色·焕彩”,寓意十年积淀、重拾传统、焕新光彩。
![]()
![]()
开幕式现场
年会开幕式于11月7日上午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年会发起人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杭春晓先后致辞。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敦煌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赵声良、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教授曾启雄、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荒井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玺增、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贺显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红、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越平,以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文博单位和非遗传承领域的代表百余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卢涛主持。
![]()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周庆富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将会持续支持年会的举办,并期待未来十年能够见证东方色彩学派实现理论上的自立与自强,构建起一套融通中外、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色彩话语体系和评价体系。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代读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的致辞。金一斌表示,当前中国传统色彩研究呈现出五大发展特点:文献挖掘与实物考证并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体系化建构、科技赋能研究深化、国际对话能力显著增强;中国传统色彩学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趋势:从色名考辨走向色彩观念史研究、从静态描述转向活态传承、从本土研究迈向全球视野、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在色彩研究领域的四大特色: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坚持艺理兼通、推动工艺复活、倡导色彩赋能。
牛克诚表示,2016年提出与西方色彩学不同的“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这一本质追问,并确认它是一个集观念、制度、技术、审美于一体,既有深刻哲学内核又有丰富物质载体的中华智慧结晶,由此确立了中华色彩体系的主体性与自主性。如今,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的当代价值除了色名辨析之外,还可以从三个维度思考:综合性研究凸显色彩的文化性,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学理性研究强化学术话语结构,助力艺术史学科建设;应用性研究则致力于活化传统色彩智慧,使其从只可意会的经验描述,转型为可现实应用的知识资产。
杭春晓表示,年会成立的十年,是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从学术倡议走向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作为发起与组织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始终致力于将色彩研究纳入中国视觉文化的整体脉络中,推动其从技艺传统向学理体系转型,并成功构建起一个跨领域、多方法的学术对话平台。中国传统色彩并非静默的历史遗产,而是一种“活”的视觉语言与审美体系,是理解中华文明视觉特征的重要维度。
据了解,“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由牛克诚于2016年发起,旨在“阐扬中国传统色彩经验智慧,汇聚研究力量,构筑话语平台”。十年来,年会邀请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专家学者,与内地高校、博物馆等机构的研究者共同开展跨学科交流,涵盖色彩学、美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等多个领域,已连续出版10部《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及《中国传统色彩研究》(上下卷),总字数超400万,形成广泛学术影响。
![]()
![]()
专题研讨现场
本届年会围绕“拾色·焕彩”主题,聚焦传统色彩的理论研究、工艺实践与当代转化。会议设置四场主旨演讲、八场专题研讨和一场圆桌会议。主旨演讲由宋建明、曾启雄、赵声良、荒井经四位专家主讲,分别从色彩体系建构、视觉文化比较、敦煌壁画色彩、日本传统色彩等角度展开深度论述。
八场专题研讨议题涵盖“色彩文化:历史与溯源”“色彩文化:礼制与跨越”“壁画色彩:考古与工艺”“染织色彩:技术与辨析”“服饰色彩:制度与技艺”“绘画色彩:传承与实践”“器物色彩:伦理与创新”“色彩应用:实践与转译”。44位中外学者从文献考证、制度分析、材料工艺、图像研究等多维度,探讨传统色彩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价值,展现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
圆桌会议现场
圆桌会议以“中国传统色彩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由汕头大学陈彦青主持。程民生、庞学元、黄荣华、贾玺增、黄斌斌五位专家结合历史、收藏、非遗、服饰、教学等实践,分享研究心得,探讨传统色彩在理论建构、技艺传承、跨学科合作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激发思想碰撞。
![]()
“色彩之夜”主题活动大合影
11月7日晚,年会特别策划“色彩之夜”主题活动,运用AI数智艺术技术,呈现一场融合科技与传统的视听盛宴,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展现传统色彩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表达。
年会于11月8日正式闭幕。闭幕式上,牛克诚作会议总结,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宋建明随后致闭幕词。闭幕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孔德平主持。本次学术年会成果结集为《2025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下卷),目前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
《2025中国传统色彩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下卷)
编辑 | 刘 晶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马子雷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