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阳县外郎乡基层治理指挥中心,“141”基层智治平台的电子屏上实时滚动着网格员巡查轨迹、重点人员服务信息、KPI指标进度……这里是基层治理的“智慧大脑”。它通过11个基础网格、34个微网格感知着社情民意,有序指挥27名“一长三员”合奏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数字交响”。
![]()
外郎乡五峰村网格员排查防汛地灾点风险隐患。外郎乡供图
以智除险 奏响“平安前奏曲”
面对林区防火与场镇防汛的双重压力,外郎乡网格员快速响应“141”排险指令,实现险情预警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
在2466公顷林区里, 62个风险点精准标注在“141”平台的L2实景地图上。“现在我们网格员的日常巡护已离不开平台的‘火眼金睛’。” 外郎村支书邱耀林介绍道,平台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前端感知设备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热源,预警信息即刻直达指挥中心与他的手机。指挥中心依据火情等级一键推送处置指令,就近调度护林员与无人机核查除险。这套“人工巡查+智能识别”双预警机制,今年以来已累计处置明火预警100余条,“千人火灾发生率”实现零目标。
在磨刀溪沿岸,114个感知设备和 AI算法摄像头是防汛的“千里眼”。水位一旦触及预警阈值,系统自动生成告警,指挥中心自动分拨至对应网格,启动“智能感知—平台派单—联动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流程。“现在汛情还没到眼前,指挥中心的指令和处置方案就先到了。” 金竹沟社区网格员邓辉感叹,AI赋能让风险防范跑在了时间前面。
以智促享 演绎“服务协奏曲”
外郎乡通过构建“网格感知+平台赋能”的治理模式,不断推动民生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以前是我们满村找问题,现在是平台带着问题找我们,服务更精准了。” 五峰村二网格网格长凌敏对此深有体会。指挥中心通过智能分析事件数据,精准识别该网格“农产品病虫害防治”“一老一小送药托管”等81个高频需求,生成“帮代办”任务,派送至网格员手机终端。
指挥中心根据分析结果,不仅向网格员派单,还统筹调度6支“助农服务队”资源,精准对接64户种养殖户,开展农技培训24场,解决生产难题78个。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956名重点人员,平台构建“人防+技防”守护网,网格员依据平台推送的预警信息开展精准走访,累计处置风险事件1146起,提供紧急送医、生活代办等服务200余次,实现了“群众有呼、网格有应、平台智处”。
![]()
外郎乡大花蔬菜基地全景图。外郎乡供图
以智兴业 高歌“产业进行曲”
网格体系与指挥中心的协同,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网格穿线,中心统筹,助力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转向“多方共赢”。
“141”平台监测多家企业集中反映融资难题,一条精准的助企任务便从指挥中心发出,16名驻企服务专员据此开展精准走访,今年共协助3家企业获贷70万元。“没想到反映给网格员的问题,这么快就通过乡里的指挥平台解决了。” 外郎乡大花蔬菜基地负责人表示。平台还赋能网格员,成为惠企政策的“快递员”。根据平台“群体画像”AI组件开展智能解读,生成分析报告精准匹配并推送政策,帮助2家企业申领技改补贴43.1万元,切实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企业,有效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在更大的产业布局中,网格成为串联资源的“红线”。指挥中心依托平台数据,统筹谋划全乡5个特色产业园、14个重点产业项目,并通过网格推广“村集体领办+企业经营+农户参与”等三种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70余万元,5个产业基地带动500户户均增收3000元。
外郎乡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乡将持续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迭代升级,以提升实战能力为核心,做优“一中心”枢纽,做强“四板块”协同,做精“一网格”末梢,加快形成基本能力,让数字赋能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李中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