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口县总工会以“四共协同”模式为引领,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长效机制,有效破解传统工会驿站建设中职工参与度低、供需失衡、服务覆盖不足、数字化水平滞后等难点、痛点,推动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目前累计建成工会驿站19个,其中2个获评全国“户外劳动者港湾示范点”和全国总工会“最美驿站”,另有2个入选重庆市“最美渝工港湾”,实现了“小驿站”到“大服务”的跨越,彰显了工会组织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初心。
针对城区服务阵地供需矛盾及职工群众饮水、热餐、纳凉等需求,县总工会创新开展“头脑风暴”议事机制。组织街道干部、村社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深入研讨,形成“城建规划引导、工会组织统筹、群众深度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路径。专题调研组实地走访21次、覆盖300余户家庭、发放问卷3500余份,收集资源闲置、环境优化、建站诉求等建议155条,为科学选址提供坚实数据支撑,确保驿站布局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
依托县域房屋沿河、沿路立体分布特点,县总工会整合城乡建委、交通运输委既有设施,联动社区商铺、银行网点、商圈物业等资源,以“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策略,将驿站入口花景、墙面文化、站内公约、庭院景观与设施设备融合,构建“双15分钟服务圈”。目前已覆盖5000余名劳动者,实现四季可用、一景一情的城乡融合服务画卷,推动驿站成为兼具休息、文化、应急功能的综合服务载体。
按照“群团强基层·联动促治理”要求,县总工会搭建“群团+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多元解纷联动机制,引入社区网格员驻站服务,依托“141”智治平台实时收集民意。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高频诉求,协调解决民生问题。同时,群众自发制定“驿站自治公约”,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物资捐赠、设施维护,推动驿站从“政府建管”向“群众共治”转变,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共享服务:智慧赋能,打造“全天候一站式”暖心港湾
此外,县总工会构建“市民议事-群众点单-站点接单-联动响应”服务链条,借助驿站人员集聚优势,创新智能扫码开门、全天候自助服务模式。开展“社区议事进驿站”“政策宣讲”“义诊服务”“法律援助”“干部现场答疑”等系列活动30余场,累计收集建议68件,现场解决26件、联动解决38件、县协调解决4件,服务人次超2万人,实现诉求解决率100%、满意度达95%。真正将驿站打造为“服务触手可及、民生响应及时”的暖心枢纽。(谢发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